徐學駒 林開亮 李宗浩 指導老師:王子坪
(廣東省陽東縣人民醫(yī)院,529931)
?
丹參注射液聯(lián)合中藥辨證分型治療高脂血癥98例臨床觀察※
徐學駒 林開亮 李宗浩 指導老師:王子坪
(廣東省陽東縣人民醫(yī)院,529931)
高脂血癥是由于各種原因?qū)е碌难獫{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過低的一種全身性代謝異常性疾病[1]。其病因繁多,病機復雜,多與飲食、情志、運動、心理等因素密切相關(guān)。是動脈硬化的首要危險因素,也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隨著人們膳食結(jié)構(gòu)及生活方式、精神壓力的改變,高脂血癥的發(fā)病率有明顯升高,極大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們使用丹參注射液靜脈點滴和辨證分型用藥治療高脂血癥,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采用前瞻性設(shè)計方法,在我院選擇門診、中醫(yī)科、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部高脂血癥患者98例,方案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全程跟蹤。
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脂血癥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辨證分型:痰濁中阻、肝郁脾虛、肝腎虧虛、氣滯血瘀。③患者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器質(zhì)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②伴有可能影響效應(yīng)指標觀察、判斷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狀況。③嚴重的肝、腎損害影響藥物代謝。④特殊人群(如精神病、病情危重或疾病晚期)。
退出標準:①未按規(guī)定服藥無法判定療效。②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安全性。③嚴重不良反應(yīng)、并發(fā)癥、特殊生理變化等,難以繼續(xù)治療(不良反應(yīng)納入不良反應(yīng)統(tǒng)計)。④使用影響療效的藥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時療效納入療效判定。
西醫(yī)診斷標準[2]:在正常飲食情況下,2周內(nèi)如2次測血清膽固醇(TC)≥6.0 mmoL/L(230 mg/dl),或甘油三酯(TG)≥1.54 mmoL/L(140 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1.04 mmoL/L(40 mg/dl),女性≤1.17 mmoL/L(45 mg/dl)者,即可確診。
中醫(yī)診斷標準:①痰濁中阻型:形體肥胖、心悸目眩、胸脘痞滿、腹脹納呆、乏力倦怠、惡心吐涎、口渴欲飲,舌質(zhì)淡,舌體胖,有齒痕,苔膩,脈濡。②肝郁脾虛型: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健忘失眠、口干不思飲食、納谷不香、四肢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弦細。③肝腎虧虛型:頭暈?zāi)垦?、耳鳴健忘、失眠多夢、咽干口燥、腰膝酸軟、脅痛、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④氣滯血瘀型:胸脅脹悶走竄、痞痛或憋悶不適、性情急躁、脅下痞塊刺痛拒按,舌質(zhì)紫黯或見瘀斑,脈沉澀。
納入樣本98例均為我院門診、中醫(yī)科、神經(jīng)內(nèi)科2012年5月—2015年3月高脂血癥患者,年齡35~62歲,平均50.2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21個月。
丹參注射液20 mL,靜脈點滴,每天1次。配合辨證分型用藥:①痰濁中阻型:治則為燥濕化痰、健脾和胃。運用二陳湯加減,可加萊菔子、瓜蔞、昆布增化痰祛濕之力。②肝郁脾虛型:治則為疏肝解郁。運用逍遙散加減。③肝腎虧虛型:治則為滋腎養(yǎng)肝,內(nèi)清虛熱。運用杞菊地黃丸加減。④氣滯血瘀型:治則為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運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可加山楂增加降脂作用。每日1劑,水煎服。一律不用西藥降脂藥。15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30 d)判定療效。
觀測指標:臨床癥狀、實驗室血脂檢驗、不良反應(yīng)、副作用。
療效判定標準[3]。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血脂檢測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C-C上升≥0.26mmoL/L(10mg/dl),TC-HDC-C/HDC-C下降≥20%;有效:血脂監(jiān)測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10%但<20%,TG≥20%但<40%,HDC-C上升≥0.104 mmoL/L(4 mg/dl)但<0.26 mmoL/L(10 mg/dl),TC-HDC-C/HDC-C下降≥10%但<20%;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與血脂檢測無明顯改善。
結(jié)果:觀察期間無退出病例,無脫落病例。治療2個療程,臨床控制4例,顯效54例,有效3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1.84%。
不良反應(yīng):觀察過程中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
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首要危險因素,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西藥降脂藥種類繁多,但具有一定副作用,特別是對肝、腎及消化道的損害,不宜久服,且價格昂貴,易于反彈。高脂血癥就癥狀而言歸屬于中醫(yī)學“痰濕”“血瘀”“眩暈”“胸痹”范疇,涉及面廣,病機復雜,虛實錯綜,以肝腎虛為本,痰濁瘀血為標。臨床多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胸悶、嗜睡、氣短、乏力、肢體麻木,舌質(zhì)淡黯,有瘀點,苔白膩,脈弦滑等。我們予丹參注射液靜脈點滴,其組成為丹參、降香,活血化瘀,改善循環(huán),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保護心、腦、腎,從而起降脂作用。配合中醫(yī)辨證論治,貫穿高脂血癥的治療始終。以活血化瘀治療大法為基礎(chǔ),又不失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扶正固本,祛邪治標,標本同治,攻補兼施,療效可靠。從而避免了西藥降脂藥的不良反應(yīng),拓寬了治療高脂血癥的中醫(yī)治療。
[1]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nèi)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089-1090,1094-1095.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2015-12-01)
※此為陽江市工信局2014年科研立項結(jié)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