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彬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我國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在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差異多加重視,要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找到每個學生的差異,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進行調整,從而使學生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成績。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差異性教學模式,利用這種模式引導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中所應用的差異教學模式進行幾點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差異教學;構建應用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我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快,逐漸應用到各行各業(yè),尤其是教學。如今大多數學校都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信息技術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還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使學生掌握一些基礎、必要的技能,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采用差異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同時要時刻關注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表現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找到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異,從而使學生學習更有動力,提高學習成績。
一、差異教學
差異教學就是在班集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來促進個別學習,從而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fā)展,并使學生有更大進步的教學。差異教學不再僅僅局限于班級授課,它使得教師增加對班級個別學生的關注,這就可以促進更多學生發(fā)展,使更多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更大成就,從而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教師教學。
二、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1.教學目標的制訂
教師在教學時要在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下讓全體學生達到所制訂的集體目標,然后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制定合適的差異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給學生不同的學習任務,并時常驅動學生學習,讓他們完成自己的任務,使各階段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2.教學內容的確立
在對教學內容進行確立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量、范圍、深度、難度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態(tài)度進行適度的調整,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確立不同的差距適度,讓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完成自己的任務。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來擴展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對于中等學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提高自學能力;而對于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方法、習慣,讓他們夯實基礎知識。
3.教學方法的選擇
(1)小組協作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任務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要認真觀察每個小組的情況,讓小組的每個人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
(2)伙伴教學
教師可以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組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也可以讓優(yōu)勢互補的學生進行組合,使他們都有更大的進步。但是教師要對這些學生的行為及態(tài)度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有更好的學習習慣。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差異教學模式可以使老師對學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教學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同時也要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重視,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而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樊麗.談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教學[J].新課程教學,2013(2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