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賀
摘 要:機器人教學是老師們又愛又“怕”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學生要學會編程的原理、軟件模塊應用技巧,要會動手搭建機器人……時間緊,任務重。從生物特征開展導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分組、預習、比賽、微課例等形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推動機器人教學。
關鍵詞: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堂效率;精講多練
初一下學期的信息技術課,教材內容是諾寶機器人,學生不僅要學會編程的原理、諾寶軟件的模塊應用技巧,更要學會動手搭建機器人、能反復調試機器人的程序和身體結構配合一致至順利完成任務。這本教材是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集大成體現——手腦結合、技術與理論結合、協(xié)同工作、任務驅動……信息課每周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時間緊,任務重,是所有信息技術老師的心聲。如何講好這本教材,在有限的時間內既完成教學任務,又吸引學生的興趣,使機器人教學扎扎實實地開展呢?我從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方法,吸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動機器人教學。
一、注重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以生物話題完成導入工作
為了使我的教學形成一定的模式和一貫性,也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機器人配件的工作原理,每節(jié)課我都以小小的生物話題開展導入工作。如第一章介紹機器人基本知識,我統(tǒng)一以介紹動物機器人的圖片、小視頻導入;第二章機器人程序設計,介紹紅外避障傳感器、聲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時,我分別用人類身體的器官眼睛、耳朵、大腦神經、蒼蠅的眼睛、蝙蝠的“耳朵”、狗的鼻子等功能介紹來引入新課。這些生物小知識,學生平時非常熟悉,由它們引入新課,既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開展課堂教學內容。紅外避障傳感器是本教材的重點,因為用蝙蝠的“耳朵”和人類的眼睛等生物知識導入,學生迅速理解了該傳感器的性能特點和使用方法,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師生的課堂氣氛融洽順利。
二、提高課堂效率,精講多練,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嘗試
1.多給學生時間,讓他們多接觸器材,多練習搭建,多練習創(chuàng)意編程
每節(jié)機器人編程課后,我都會及時安排一節(jié)器材搭建課,把器材按小組發(fā)下去,讓學生都有機會動手搭建、拆裝、調試,甚至可以小組間競賽。學生在完成基礎學習任務的前提下,都能得到自由設計機器人的機會。他們利用這段時間了解各傳感器的功能結構,嘗試編寫與教材不同的程序結構,互相探討傳感器之間的差異,動手設計不同的機器人身體。例如,有的學生用溫度傳感器搭建了測量物體溫度的機器人,當物體溫度超過37度時,機器人會鳴叫并瘋狂地后退;學生還為樓道燈編寫了不同的程序結構,互相比賽哪個機器人反應更靈敏……這些工作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機器人的興趣。
2.分小組合作,細致分工
每個班分6到7組,每組安排組長一人,組長負責組織任務活動。組內指定程序員、搭建機器人身體的學生、負責檢查測試的學生,以上工作由組員輪流任職,這個輪流的過程由老師安排。這有利于督促學生參與機器人設計的全過程,而且讓全部學生都參與到機器人設計的工作中,防止個別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
在上課前老師就明確分工,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力求實現高效課堂。
3.布置預習內容,節(jié)約課堂時間
布置預習內容是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并且使機器人的教學有延續(xù)性和吸引力。每次下課前,我都及時布置預習內容。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督促學生完成預習內容,我的布置形式比較多樣化:如播放機器人走迷宮的視頻,引導學生預習左手法則;用父親為高考的孩子開樓道燈的數字故事,引導學生預習樓道燈的程序原理;也有時就用一個Word文檔布置:生活中你怎么畫五角星……
4.增加綜合練習的時間
形式不拘:各組進行機器人創(chuàng)意賽、小測,重點是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時間可以靈活安排,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落實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得到反饋。既讓學生體會到設計機器人的樂趣,同時確保他們掌握了軟件、硬件的知識要點,能獨立完成任務。
5.適當擴充學習內容,多提供輔助資料
教學生運用編程的小技巧:初始化傳感器、畫簡易流程圖等。教學生搭建時,介紹物理原理:重心位置、摩擦力、日光中的紅外線對光感的影響等。
這些工作能幫助學生快速解決疑難問題,幫助他們迅速地搭建機器人身體,以最少的時間體驗完整的機器人設計過程,獲得關于設計機器人的完整經驗,收獲最多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探究機器人設計的熱情。
后記:
現在,機器人課程已告一段落,用完整的一學期進行教學嘗試,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教學經歷,機器人教學是信息技術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將是我教學生涯中的一段重要經歷。我在小組合作、微課教學、布置預習內容等方面積累了很多心得。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仍然延用其中的一些經驗……為期一學期的機器人教學嘗試,讓我深深體會到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手段,不論采用何種教學形式,信息技術課的重點都在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技能。這是我以往教學經驗中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我在這方面才剛剛起步,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