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張 東 陳延平 包雅琴 衛(wèi) 毅 孟永潔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2012~2014年高血壓1 877例的團隊式疾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評價
李晶張東陳延平包雅琴衛(wèi)毅孟永潔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甘肅蘭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討團隊式疾病管理對高血壓病人的干預效果。方法2012~2014年該院心內科就診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進一步分為一般人群、高?;颊呒案哐獕夯颊?,并進行綜合干預。對一般人群及高?;颊咭越】到逃案淖儾涣忌罘绞綖橹?。對高血壓患者定期隨訪,采取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干預隨訪3年。結果高血壓患病率由19.98%下降至18.74%,治療率由31.35%上升至45.87%,控制率由21.22%上升至49.65%,知曉率由32.45%上升至78.62%,隨訪率由34.78%上升至77.21%,不良生活方式改變率由31.33%上升至46.23%,體重指數(shù)達標率由38.76%上升至41.23%。結論對高血壓病人進行團隊式疾病管理效果明顯,是一種有效的慢性病干預及管理模式。
關鍵詞〔〕高血壓;團隊式管理
第一作者:李晶(1982-),男,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常見病的診斷及治療。
高血壓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易合并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腦病、高血壓性腎病等多種并發(fā)癥,控制高血壓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關鍵〔1〕。目前,高血壓在我國尤其是城市的流行特點是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病死率高、檢出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本文在人群中采取團隊式疾病管理,努力提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為本地區(qū)的高血壓防控提供經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來我院心內科就診的患者及親屬、陪員共9 953例,其中共檢出1 989例高血壓患者,入選患者均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并除外有高血壓性腦病、腦卒中、糖尿病等疾病。其中,觀察組中男1 124例,女865例,年齡39 ~88歲,病程3個月~41年,高血壓患者及具有相關危險因素的重點人群為干預、隨訪對象。高血壓人群分類:(1)一般人群:血壓<140/90 mmHg,不伴有任何危險因素。(2)高危人群:血壓正常高值,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3)高血壓人群:血壓>140/90 mmHg,或既往高血壓病史,現(xiàn)正在規(guī)范服藥,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1.2方法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包括膳食指導、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用藥干預等措施,包括:(1)膳食指導干預:合理膳食重點是限制鈉鹽攝入〔3〕、限制總熱量和營養(yǎng)均衡〔4〕;(2)規(guī)律運動〔5〕,控制體重〔6〕;(3)禁煙〔7〕限酒〔8〕;(4)心理輔導:心理平衡及注重睡眠;(5)用藥干預〔9〕:通過隨訪的方式監(jiān)督患者的依從性,督促患者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按時、按量進行服藥,干預時間定為3年,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控制情況進行隨訪及統(tǒng)計,同時對一般人群、高?;颊咧獣月?、隨訪率、不良生活方式改變率、體重指數(shù)達標率等進行統(tǒng)計。
1.3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1.5軟件行χ2檢驗。
2結果
因未按時服藥、復診及其他原因,退出試驗112例。932例患者的血壓得到了良好控制,總有效率為49.65%(P=0.026)實施綜合干預后,高血壓患病率由19.98%下降至18.74%(P=0.127),體重指數(shù)達標率由38.76%上升至41.23%(P=0.092),但無在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綜合干預及團隊化管理并不能明顯降低高血壓患病率,亦不能在短期內明顯提高體重指數(shù)達標率。但患者知曉率、治療率、隨訪率、不良行為改變率等均明顯提高,而血壓控制率亦明顯改善(P=0.026),見表1。
表1干預前后相關指標變化情況(%)
年份n知曉率治療率隨訪率不良行為改變率控制率2012198932.4531.3534.7831.3321.222014187778.6245.8777.2146.2349.65χ2值27.0618.7425.3319.5722.06P值0.0240.0360.0290.0410.026
3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除遺傳因素外,還受飲食、體重、吸煙、飲酒、心理社會因素及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10〕。對高血壓病人進行系統(tǒng)的疾病管理非常重要。高血壓流行是一個群體現(xiàn)象,人群高血壓危險因素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壓干預研究的重要參數(shù)〔11〕,對人群采取適當干預可降低高血壓的發(fā)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12〕。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2年綜合干預,隨訪人群高血壓病知曉率、治療率、隨訪率、體檢率、不良行為改變率均明顯提高,基本達到了提高高血壓知曉率、降低血壓水平、減少危險因素等目標。
綜上所述,高血壓防治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目前高血壓管理還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和方法可以借鑒,也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本研究為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參考文獻4
1He J,Gn D,Wu X,etal.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05;353(11):1124-34.
2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7-24.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多重心血管病危險綜合防治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12):1061-71.
4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5Tudor-Locke C,Craig CL,Brown WJ,etal.How many steps/ day are enough? For adults〔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1;8(1):79.
6武陽豐,馬冠生,胡永華,等.中國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現(xiàn)狀〔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39(5):316-20.
7Wilson K,Gibson N,Willan A,etal.Effect of smoking cessation on mortalit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J〕.Arch Intern Med,2000;160(7):939-44.
8Cushman WC,Cutler JA,Hanna E,etal.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study(PATHS):effects of an alcohol treatment program on blood pressure〔J〕.Arch Intern Med,1998;158(11):1197-207.
9中華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撰寫組.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54-60.
10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51-2.
11陸再英.高血壓治療的規(guī)范化和個體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1):92-4.
12王順銓.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干預的前瞻性對照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02;41(3):168-71.
〔2015-01-09修回〕
(編輯袁左鳴)
通訊作者:孟永潔(1961-),女,碩士,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消化內科、肝病、慢性病管理、醫(yī)療信息化管理、智能化醫(yī)療程控及審計。
基金項目:甘肅省衛(wèi)生行業(yè)科研計劃(No.GWGL2011-02)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4-717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