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深圳市龍崗區(qū)坂田街道文體服務中心 518129)
淺談如何做好社區(qū)群眾合唱文化建設
陳珊珊 (深圳市龍崗區(qū)坂田街道文體服務中心 518129)
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深圳是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90%以上的深圳市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形成了獨特的移民文化;如何讓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深圳得到融合、扎根、發(fā)展?本文將結合作者自身工作實際情況,圍繞如何做好社會群眾合唱文化建設主題與大家進行探討。
移民城市;群眾合唱;文化建設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30多年來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小漁村成為了國際化的大都市。深圳是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90%以上的深圳市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形成了獨特的移民文化。如何讓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深圳得到融合、扎根、發(fā)展?如何通過積極向上的文化,熏陶提高市民的素質,增進社會和諧?這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結合作者自身工作實際情況,圍繞如何做好社會群眾合唱文化建設主題與大家進行探討。
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
1.群眾合唱可以有效弘揚先進文化
群眾合唱是一項集體參與高尚藝術文化的活動,不需要大的資金投入,不需要各種各樣的樂器,只需要一塊空地,排好隊形,想唱就唱,而且還唱得響亮。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各種語言交錯,但合唱基本上是以普通話為準,發(fā)揚群眾歌唱藝術,也能夠擴大普通話的推廣與普及。另外,深圳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人們容易受各類不良文化的侵襲,廣泛開展群眾合唱文化,可以弘揚社會先進文化。
2.群眾合唱可以有效提高人文素質
合唱過程中,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就接受了一場文化、人格的培養(yǎng)和教育??梢哉f,群眾合唱所特有的藝術感染力、震撼力和召喚力是任何形式所無法比擬的。比如,合唱作品《黃河大合唱》,唱完讓人熱血沸騰、激動萬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奉獻主義等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深圳市交響樂團創(chuàng)作的合唱作品《人文頌》,展示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仁義禮智信,傳播和諧文化,從思想和行為兩個層面潛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質,獲得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音樂中融合,主旋律被人們異口同聲地詠唱,在耳濡目染中自身的素質也在逐漸提升。
3.群眾合唱可以有效增進社會和諧
合唱是一項群體性藝術活動,不僅分男聲、女聲、混合聲,并分高音、中音、低音等聲部,追求的是“聲合、人合、心合”。合唱表演中,必須按照指揮的手勢,做到異口同聲,每個人、每個聲部之間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唱出美妙的和聲,完美地演繹作品。
在日常排練和演唱的過程中,大家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配合默契,日久生情,長此以往,可以形成和諧與共的人際關系和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在筆者工作的深圳市龍崗區(qū)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qū)合唱隊,就有不少隊員說,我們合唱隊的所有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一日不見真有如隔三秋的感覺。
此外,群眾合唱參與主體廣泛,合唱歌曲一般都是中外膾炙人口的名曲,在表演的過程中“歌聲嘹亮,斗志昂揚”,是宣傳思想、鼓舞群眾、唱響社會主旋律的重要工具,起到促進社會和諧、增強社會凝聚力的作用。
1.合唱曲目相對較少
近些年來,由于各種原因,適合合唱的曲目創(chuàng)作相對較少。老年人以唱紅歌為主,比如《黃河大合唱》《南泥灣》《游擊隊之歌》等,這里面有老年人對革命歌曲充滿感情的原因,也是因為革命歌曲瑯瑯上口,易于排練合唱。但由于革命歌曲年代久遠,一些聽眾往往興趣不大,特別是目前90后、00后受新潮文化的影響,難以引起強烈共鳴。
少年兒童以少兒歌曲為主,比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世上只有媽媽好》等,但少兒歌曲近些年創(chuàng)造量減少,合唱團體選擇的余地狹小。由此可見,合唱曲目的匱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合唱的發(fā)展。
2.人員素質有待增強
群眾合唱的絕大多數(shù)參與者只是音樂愛好者,老年人主要是退休群體,抱著消磨時間的目的;少兒主要是因為家長希望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才能,強制報名參加。平時,大家獨唱一些通俗歌曲或者革命歌曲都還可以,但對合唱并不太了解,演唱技巧也沒有掌握到位,有的甚至連譜子都識別不了,再加上要分聲部演唱,因此在合唱過程中,音不準和節(jié)奏跟不上的情況常有發(fā)生,只有在對其進行一段時間嚴格的訓練之后,他們的合唱水平才能逐漸好轉,要上較高層次水平仍然有很大難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合唱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這樣的合唱也只能是豐富社區(qū)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
3.資金投入有待增加
當前,群眾合唱團體的資金投入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政府資金投入,這主要是針對一些較大的優(yōu)秀團體,比如深圳市每年都會給深圳交響樂團合唱團下?lián)苜Y金,支持其發(fā)展;在社區(qū)群眾合唱團體方面,主要由區(qū)、街道進行資金投入,但每年數(shù)額較少。二是合唱隊員集資,因為共同的愛好,大家一起組建合唱團隊,在政府資金不足時,一些團隊則采取隊員集資方式采購服裝、外出培訓、比賽等,但這部分資金也不是每個隊員都愿意投入,有些隊員因此還退出了合唱團體。
1.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群眾合唱
群眾合唱要納入市、區(qū)、街道、社區(qū)文化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綜合考慮到如何配備相應的文化設施,如鋼琴、音響、排練場地、師資力量等。
2.建立多渠道資金投入體系
群眾合唱團體建設的資金來源需要通過多種渠道解決。首先,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政府部門要在年度預算中把對合唱團體建設投入的相關費用納入政府預算。其次,街道社區(qū)要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通過企業(yè)贊助的方式支持群眾合唱團體建設;第三,合唱團體隊員要充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從其他渠道給予資金支持,同時,合唱團體也可以采取商演的方式,實施有償服務自籌資金。
3.壯大群眾合唱教員隊伍
群眾合唱的發(fā)展離不開作曲、作詞、指揮等藝術教員的日常教學,而藝術教員一般是由街道文體中心管理,而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合唱隊伍的發(fā)展。因此,市、區(qū)、街道必須加強藝術教員隊伍建設,注重在音樂專業(yè)院校定向培養(yǎng)人才,及時解決藝術教員的編制和待遇問題。
在群眾合唱當中,培養(yǎng)發(fā)掘演唱人才,以點帶面,以師帶徒,提高合唱參與者的整體水平,也是群眾合唱發(fā)展的關鍵。只有培養(yǎng)出更多的具有職業(yè)精神的合唱專門人才,才能推動群眾合唱蓬勃發(fā)展。為此,街道文體中心也可以從每個社區(qū)挑選專業(yè)能力較好的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合格后,頒發(fā)培訓證書,并將這些人員聘為社區(qū)合唱小教員,每周除了街道藝術教員到社區(qū)授課組織排練外,其余時間可由合唱小教員組織教學和排練,特別要加強基礎素質訓練,包括樂理、視唱練耳、欣賞等課程。通過扎實的基礎訓練,力求合唱時能正確體現(xiàn)發(fā)音的準確性、節(jié)奏的準確性、速度的統(tǒng)一性、和聲的統(tǒng)一性,從而提高合唱的整體水平。
4.增進群眾合唱交流切磋
在比賽中交流,在比賽中進步,全方位、多層面地開展表演交流對發(fā)展群眾合唱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群眾合唱在發(fā)展過程中,特別要重視團隊與團隊的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提高,除了在小范圍內進行交流外,也可參加地區(qū)、國家的合唱交流比賽,既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又學習新的知識,獲得新的啟發(fā)。
在合唱曲目的選擇上,既要注重歌曲的歷史性、時代性和政治性標準,又對歌曲的藝術性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到傳承和創(chuàng)新并舉,尤其要多排練演唱對推進建設和諧社會起積極作用的合唱曲目,如《保衛(wèi)黃河》《歌唱祖國》《團結就是力量》《愛我中華》《國家》等,以這些奮進、激昂的主旋律歌曲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另外,政府要鼓勵合唱團體結合自身實際,創(chuàng)作出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的相關合唱作品。例如,深圳市在全市范圍內每兩年開展一次鵬城金秋文化展演活動和合唱藝術節(jié),深圳市龍崗區(qū)每年開展一次原創(chuàng)歌曲大賽,筆者所在的坂田街道每年也會開展一次音樂專場文藝演出,為社區(qū)合唱團體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這既促進了群眾合唱團體相互學習提高,激發(fā)有才藝的人才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合唱作品,還可以事半功倍地發(fā)揮群眾合唱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推進作用。
[1]俞嵐.淺談群眾合唱與和諧文化建設.中國校外教育, 2012(6):164—164.
[2]吳曉燕.淺談群眾合唱的不足與發(fā)展對策.大眾文藝, 2014(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