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快訊
跟骨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的功能療效和患者滿意度
——切開復位、經皮手術和非手術治療對比研究
對于跟骨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約60%的工薪階層患者會選擇切開復位內固定術(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療,術后恢復工作通常需要5~10個月,相當一部分患者1年內無法恢復工作;而對于保守治療患者,骨折癥狀通常會持續(xù)1~2年,高達16%的患者需行關節(jié)內固定手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較3種跟骨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治療方案——ORIF、經皮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差異。
將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荷蘭一級創(chuàng)傷中心收治的連續(xù)169例跟骨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患者納入回顧性隊列研究,ORIF49例、經皮手術61例、非手術治療59例。其中56例(33%)出現不良反應(包括16例感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在非手術組最低(n=14,24%),在經皮手術組最高(n=28,46%,P= 0.026)。ORIF和經皮手術組間在感染發(fā)生率方面無顯著差異(16%vs 13%,P=0.315)。32例患者施行了二次手術治療(不含內固定物取出),經皮手術組(n=18,30%)明顯高于ORIF組(n=6,12%)及非手術組(n=8,14%,P=0.030);其在取出植入物方面(n=40,66%)也高于ORIF組(n=19,39%,P= 0.007);ORIF組植入物體內存留時間在(平均55周)長于經皮手術組(平均22周,P<0.001)。
78例患者完成問卷調查,包括27例ORIF、33例經皮手術和18例非手術治療患者。3組間足部功能指數評分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非手術治療組報道了最高的致殘率(平均總分為40分),明顯高于ORIF組(16分,P=0.010)及經皮手術組(21分,P=0.034);美國足踝矯形外科學會功能評分在非手術組為61分、ORIF組76分、經皮手術組81分,3組比較雖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手術組有評分增加的趨勢;比較3組患者SF-36、歐洲五維健康調查問卷和視覺模擬量表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ORIF組96%的患者恢復工作,高于經皮手術組(75%;P=0.045)及非手術組(72%);3組患者在恢復運動情況及足部外觀形狀變化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提示,對于跟骨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而言,手術治療(即ORIF和經皮手術)相較于非手術治療通常表現出更好的功能療效,其中ORIF更具優(yōu)勢。
(摘自 De Boer AS,Van Lieshout EM,Den Hartog D,et al.Functional outcom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displaced intro-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a comparison among open,percutaneous,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J Foot Ankle Surg,2015,54(3):298-305.葉翔凌摘譯,夏遠軍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