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觀武
韓國是中國的近鄰,歷史上,中韓兩國人民相處友好。韓國的文字中也有不少中國漢字,名勝古跡也多以中國漢字命名,如青瓦臺、景福宮、光化門、大漢門等。首爾新羅觀景臺還專設(shè)接待中國賓客的迎賓館,“迎賓館”三個漢字氣勢宏偉。在迎賓館的圍墻上,中國漢字“囍”字格外醒目。
《大長今》、《來自星星的你》等韓劇在中國的熱播,國人對韓國的風土人情有了進一步了解。韓國也成為國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許多旅行社都把《來自星星的你》的拍攝地首爾南山公園、南山塔作為必去的參觀景點。
韓國料理一般以四人為一桌,有的餐館要求客人脫鞋進入,餐廳系木地板鋪設(shè),小桌兩邊各坐兩人,有棉座墊供客人坐用,類似日式榻榻米。韓國餐飲主要品種有海鮮火鍋、石鍋拌飯、燒烤、參雞湯等。海鮮火鍋內(nèi)有蝦、蛤蜊、海魚等,配以大白菜、黃豆芽、海帶、豆腐、粉絲、胡蘿卜等蔬菜,整個火鍋葷素搭配,賞心悅目,鮮活的海鮮,經(jīng)火鍋燒煮后,湯汁鮮美可口。除火鍋外,一般還配有泡菜,醬黃瓜、醬蘿卜丁、豆干、小魚干之類的小碟6~8碟。
至于石鍋拌飯,實則是石頭制成的碗。石碗在火上燒熱,將米飯、肉片、葉菜、粉絲、海帶等放入碗中,再加入一個生雞蛋拌而食之。石碗在燒熱后溫度較高,服務(wù)員連底盆帶碗一起端上桌,客人用餐時,手不能碰到碗,用筷子把米飯和菜拌勻,拌的過程中,石碗的滋滋聲與菜肴的香味融匯交織,令人食欲大開。石鍋拌飯是韓國傳統(tǒng)美食,也是韓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韓國飲食文化的驕傲??此坪唵尉碌陌栾垼瑓s蘊含了豐富的飲食原理。石鍋拌飯把營養(yǎng)和美味拌在一起,不僅韓國人愛吃,來自各國的游客的眼睛、鼻子、嘴巴也都感受到了來自韓國美食的愉悅感。
韓國燒烤的主菜是一片片切得薄薄的五花肉,也有羊排、海蝦、魷魚……這些食物放在鐵板中加少許食用油兩面煎烤后食之,十分誘人。其余佐菜也多為泡菜、水果色拉、黃瓜、小魚干之類。參雞湯有專門餐館供應(yīng),選用散養(yǎng)童子草雞,加上高麗參一起文火慢煨。打開鍋蓋,一股雞香味頓時撲面而來。參雞湯在韓國是一道比較高檔的菜品。據(jù)介紹,韓國民眾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很少有油膩菜肴,這也符合飲食健康之道。
說到韓國的餐飲,有必要講一下韓國的名片——泡菜。在6天的行程中,一日三餐,每餐必有泡菜。據(jù)說韓國人每家都會制作泡菜,而制作泡菜十分講究,有專用壇子,有多道工序,原料新鮮干凈,這樣泡制而成的泡菜,味道鮮爽,因其富含乳酸菌,對胃腸道健康十分有益。泡菜與高麗參、海苔并稱為韓國的“三寶”。韓國各大食品超市、免稅商店均有各種包裝的泡菜供應(yīng)。
在韓國,無論是首都首爾還是海濱城市釜山、大邱等城市,主要街道上除了品牌時裝專賣店外,均以餐館飯店居多。入夜,餐館酒肆霓虹閃爍,店家派專人手持彩色菜單在店門口招徠過往行人。韓國本地人、各國游客也接踵而至,各取所需。在街道兩邊的支馬路上,一個個紅色小棚路邊攤(類似國內(nèi)的大排檔)呈一字形排開,長達數(shù)百米。
在這路邊攤棚內(nèi),最吸引食客、奪人眼球的非燒烤牛排、炸雞和米腸莫屬。牛排是用牛脊部位帶骨肉,各種蔬菜再加入調(diào)料腌制而成,然后放在木炭暗火上燒烤,待到滋滋冒油時,便可品嘗。那種鮮嫩噴香的美味真是令人欲罷不能。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上演了吃炸雞鏡頭后,韓國炸雞的熱度立馬飆升。在各個炸雞排檔前,都有排隊等候的人。韓國的炸雞大多是整只童子雞在鐵鍋中油炸,炸好后鮮香酥脆,外焦里嫩,口感非同一般。
還有各式腸粉,配上特殊的調(diào)味料,口感滑韌,鮮香細嫩,品嘗者眾多,人氣甚旺。此外,炒面、炸肉串、壽司、煎餅、烤魷魚、甜品、韓式麻辣燙等應(yīng)有盡有,攤主的吆喝聲、兩邊商店的音樂聲、攤棚內(nèi)食客的交談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且一直延續(xù)到深夜。
在釜山海邊,有一個叫“札嘎其”的海鮮市場,它是韓國最大的水產(chǎn)品批發(fā)市場,韓國的海鮮、干魚或有一半皆由此市場流通至韓國各地。這里有多種鮮活的魚、蝦、蟹,更有琳瑯滿目的各種貝類海產(chǎn)品。游客們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好鮮活海產(chǎn)品,然后到附近的餐館付點加工費,頃刻便可品嘗到地道、新鮮的韓式海鮮大餐。“札嘎其”海鮮市場位于釜山東海岸,附近沒有工廠,加之海鮮產(chǎn)品來自深海,沒有污染,故海鮮新鮮肥美,讓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