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醫(yī)院 內蒙古 包頭 014030)
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發(fā)生子宮收縮乏力的患者約占70%[1]??s宮素、米索前列醇都是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傳統(tǒng)藥物,但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來,卡前列素氮丁三醇在治療此病方面顯現(xiàn)出理想的效果。為了分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我院將80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為治療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卡前列素氮丁三醇進行治療,然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80例患者均為2012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2],均未患胃潰瘍、消化道出血及過敏性疾病,其凝血功能正常,均排除了發(fā)生嚴重心、肝、腎等器官病變的可能。這些患者在參加本次研究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年齡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6.7±1.6)歲,其中有剖宮產產婦39例,自然分娩產婦41例。隨機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應用縮宮素及米索前列醇進行治療,其用法是:為行自然分娩后的患者肌肉注射20μg的縮宮素,為行剖宮產后的患者在其子宮體上注射20μg的縮宮素。患者在用藥后若仍發(fā)生子宮出血,可對其進行子宮按摩治療,并使用600μg的米索前列醇對其進行肛門給藥治療。為治療組患者在采取上述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卡前列素氮丁三醇進行治療,其用法是:為行自然分娩后的患者在臀部肌肉深部注射250μg的此藥,為行剖宮產后的患者在其子宮體上注射250μg的此藥,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為其多次用藥,每隔15min用藥一次,但總用藥量不可超過2mg。
顯效:在用藥15min后,患者的宮縮明顯,陰道的出血量明顯減少。有效:在用藥15min后,患者的宮縮不顯著,需再次進行藥物治療,在用藥30min后其子宮良好收縮,其陰道的出血量明顯減少。無效:對患者進行多次用藥治療無效,其子宮出血量進一步增多,需采用其他療法進行止血治療[4]。采用容積法、面積法和稱重法相結合的方法計算患者的子宮出血量[3]。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進行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產后2h的出血量為(280.7±58.4)mL ,其產后24h的出血量為(328.5±51.7)mL。對照組患者產后2h的出血量為(394.5±67.2)mL ,其產后24h的出血量為(467.4±71.3)mL。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產后2h、產后24h的出血量較少,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療效的分析(例)
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7.5%(3/40),其中有2例患者發(fā)生腹瀉,有1例患者發(fā)生面色潮紅。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20%(8/40),其中有3例患者發(fā)生腹瀉,有2例患者發(fā)生惡心嘔吐,有2例患者發(fā)生面色潮紅,有1例患者發(fā)生血壓升高。治療組患者均未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治療。在對照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占7.5%)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治療。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接受子宮切除治療的幾率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常見因素,也是導致產婦在產后被切除子宮及發(fā)生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實踐證實,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迅速有效地進行止血治療可保障其生命安全及生育能力。在臨床上,縮宮素、米索前列醇等藥物是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主要方法??s宮素具有加強宮縮的作用,但在用藥量較大時可引起較多的不良反應。米索前列醇具有顯著的止血效果,其副作用也較多??ㄇ傲兴匕倍∪际且环N甲基前列腺素,具有半衰期長、生物活性高的特點,可持久穩(wěn)定地發(fā)揮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調節(jié)細胞內游離Ca2+的濃度、提高子宮平滑肌群的興奮性、促使宮腔開放血竇和血管的閉合、快速排出宮腔內的殘留物質等作用。在對此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無效時,應酌情為其采用宮腔填塞法、B-Lynch縫合術、髂內動脈結扎術及切除子宮法進行治療。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產后2h、產后24h的出血量較少,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接受子宮切除治療的幾率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見,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顯著減少患者的子宮出血量,而且安全性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韋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3):382-383.
[2] 周文勇,趙占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113-114.
[3] 譚曼霞,倪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lián)合縮宮素在產后出血的應用價值[J].西部醫(yī)學,2014,26(5):591-592.
[4] 楊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觀察和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