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璇
(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yī)院新醫(yī)院耳鼻喉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進行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是耳鼻喉科的主要檢查項目之一。進行該項檢查的患者其情緒狀態(tài)及對檢查的依從性對檢查效果的影響較大。因此,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改善其對檢查的依從性有助于提高其進行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的效果[1]。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對接受耳鼻喉鏡檢查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不錯[2]。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耳鼻喉鏡檢查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我們對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的患者。我們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人文關懷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他們的年齡在3~62歲,平均年齡為(42.34+8.12)歲。他們中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的患者43例,有高中(中專)學歷的患者34例,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患者23例。在這些患者中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嚴重肝腎疾病患者及精神障礙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我們對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是: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檢查前的準備。在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檢查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擦凈口鼻內(nèi)的分泌物。對人文關懷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文關懷護理。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檢查前人文關懷護理 進行檢查前,患者普遍存在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緩解其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讓患者與醫(yī)護人員之間形成和諧良的互動關系[3],進而提高患者對檢查的依從性,使其用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檢查。護理人員應禮貌親切地稱呼患者,切忌用病案號稱呼患者。護理人員應主動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并向其介紹檢查醫(yī)師的資質(zhì)、檢查儀器及流程等相關信息,消除患者對檢查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護理人員應提前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并針對其精神狀態(tài)制定應對方案,以便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進而提高其對檢查的依從性,節(jié)省檢查的時間。護理人員應營造良好的檢查環(huán)境,保證檢查室內(nèi)的舒適、干凈和整潔,可在室內(nèi)配置電視或音響設備,適時播放新聞或輕音樂,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1.2.2 進行檢查中人文關懷護理 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患者的情緒已轉為平靜,但其仍處于心理敏感期,情緒容易產(chǎn)生波動,影響檢查的正常進行。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調(diào)整好體位,同時可播放輕音樂以使其放松身心,定時詢問其是否有不適感,并指導其進行自我調(diào)整,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親切關懷。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動作應輕柔嫻熟,讓患者有安全感。護理人員應適時鼓勵患者,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而提高其對檢查的依從性。
1.2.3 進行檢查結束后人文關懷護理 在檢查結束后,患者的情緒已趨于穩(wěn)定。護理人員應以使用“檢查很順利,您辛苦了,謝謝您的配合”等安慰性語言向患者告知檢查已結束。如果患者的檢查結果不理想,護理人員應委婉地向其說明檢查結果,鼓勵患者不要放棄治療,用積極的語言鼓勵患者面對自身的疾病。在患者離開檢查室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向其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以加強其自我保健的意識。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評分量表(HAMA)評估兩組患者焦慮的程度。該量表各項評估分值在1~10分之間,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調(diào)查問卷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 “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倽M意率=(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我們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癥狀得分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結束后,人文關懷組患者的焦慮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人文關懷組患者焦慮癥狀評分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前后焦慮癥狀評分的比較(± s )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前后焦慮癥狀評分的比較(± s )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常規(guī)護理組同期對比,▲P<0.01
指標 人文關懷組(n=50) 常規(guī)護理組(n=50)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 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焦慮癥狀評分 7.55+1.67 3.47+1.32*▲ 7.51+1.63 4.79+1.2
護理結束后,人文關懷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體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人文關懷組患者對服務態(tài)度、溝通程度、護理操作和檢查環(huán)境4項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兩組患者對各項護理服務滿意率的比較(%)
人文關懷又叫人性關懷。人文關懷是對人類生命和生存質(zhì)量的關注,是對人格、尊嚴和精神需求的肯定。護理上的人文關懷是指護理人員用人道主義精神對患者進行護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滿足患者的精神需求。人文關懷護理的核心是以患者為中心,把對患者的關懷作為一切護理工作的目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時,既要注重對其健康方面的護理,也要注重對其心理方面的護理[4]。進行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的患者其情緒狀態(tài)和對檢查的依從性對檢查結果的影響較大。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改善其對檢查的依從性有助于提高進行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人文關懷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這表明在進行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對檢查的依從性,減少其在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感,緩解其焦慮的情緒,提高其進行檢查的效果[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進行耳鼻喉鏡檢查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顯著,可以緩解該類患者焦慮的情緒,提升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張秀偉,姜安麗.護理人文關懷概念的研究現(xiàn)狀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3 (3):540-543
[2] 童云娣.人文關懷在耳鼻喉內(nèi)窺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2005-2006
[3] 成霞,王月.淺談人文關懷在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2):424—425.
[4] 賈小莉,張子婧.人文關懷在耳鼻喉內(nèi)窺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 (18):1640-1641.
[5] 婁青,吳樹琴,袁賢鳳,朱力.人文關懷在耳鼻喉內(nèi)鏡檢查中的護理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2):2378-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