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錕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以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損傷性疾病[1]。該病患者的病情常呈漸進性發(fā)展,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運動耐力下降、咳嗽及呼吸困難等,可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2]。人性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對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提高其生活質量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老年COPD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間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84例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我們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A組(42例)和B組(42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分會制定的關于COPD的臨床診斷標準。在A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8例,他們的年齡為61~88歲,平均年齡為(65.8±2.9)歲,他們的病程為1~12年,平均病程為(6.3±1.8)年;在B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0例,他們的年齡為62~80歲,平均年齡為(66.2±3.2)歲,他們的病程為1~13年,平均病程為(6.5±2.0)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①具備聽、讀、寫的能力,并且意識清醒的患者。②年齡>60歲的患者。③能正確理解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內容的患者。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存在精神疾病患病史的患者。②存在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的患者。④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
為A組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相關知識講解、生活指導、用藥護理及對癥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為B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人性化護理的具體方法是:①營造人性化的住院環(huán)境:病房設計應盡可能體現(xiàn)溫馨、舒適,同時可在環(huán)境中放置空氣凈化裝置,調節(jié)室內溫濕度,衛(wèi)生間設置扶手,避免室內環(huán)境嘈雜、擁擠,同時限制家屬探視人次及數(shù)量,確?;颊吣艹浞中菹?。②人性化護理: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熱情招待患者,責任護士主動向患者介紹主管醫(yī)師、病區(qū)環(huán)境、住院須知及探視制度。在晨晚間交接班時,護士長耐心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身體狀況,以便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出院當天向患者講解出院注意事項,并囑咐患者定期回院復查。③氧療期間的護理:對患者做好基礎護理,重點加強患者對氧療的護理,通過向患者發(fā)放科室宣傳資料、健康教育卡等方式,讓患者了解氧療的意義、目的,提高患者對氧療治療的依從性。④營養(yǎng)指導:向患者講解營養(yǎng)知識對患者康復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增強患者氧療期間營養(yǎng)。⑤心理護理:不良情緒可增加患者機體營養(yǎng)消耗,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應用疏導、支持、鼓勵及放松的方法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康復信心。
采用簡易健康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入院時及護理6個月后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生理健康領域(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生理職能)和心理健康領域(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精力)共8個維度和36個條目,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較高。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在生理功能評分、生理職能評分、情感職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身體疼痛評分、活動評分、精神健康評分及總體健康評分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過6個月的護理,兩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的改善,且B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X±S)
COPD是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COPD患者需要長期接受系統(tǒng)化的治療,因此,該病患者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其生存質量大幅下降。人性化護理是一種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方法能夠為患者提供創(chuàng)造性、個體性的護理服務[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6個月的護理,兩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的改善,且B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老年COPD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此護理方法不僅能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還能大幅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張健美.人性化護理對 COPD 患者氧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5):83-84.
[2] 胡建花,陸華東.人性化護理對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16):145-147,151.
[3] 盧丹.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1164-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