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磨蝕與語言習得不可分割,它是外語學習的逆過程,也是制約外語學習者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英語磨蝕的主要原因,并針對造成其英語磨蝕的因素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yè)學生 英語磨蝕 影響因素
Abstract: Language attrition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it is a reverse pro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s well a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which restricts learning abi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lead to English attrition among senior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proposes relevant coping strategies.
Keywords: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
English attrition; influence factor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01
語言磨蝕與語言習得密不可分,它是語言習得的逆過程。正如我們具有強大語言習得能力一樣,語言也可以磨蝕、僵化、退化、忘卻。語言磨蝕現(xiàn)象的研究于20世紀80年代在歐美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出現(xiàn)。最早將語言磨蝕概念引入語言學研究的是Lambert,他在1980年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召開的首屆語言磨蝕研討會上使用了attrition一詞。隨后國際學術界廣泛開展了有關語言磨蝕理論的實踐的研究,確立了語言磨蝕研究在語言習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獨立二級學院是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高校連續(xù)擴招而興起的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它的學生群體有著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殊性。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底子薄,從而導致英語學習主動性不強。對于大多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他們學習英語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大學四年學習時間,根據課程設置的特點,英語學習主要集中在頭兩年。Van Els把語言磨蝕分為四種,其中一種是母語環(huán)境下的二語磨蝕,即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因長期不接觸或者不使用外語所產生的語言磨蝕。從這一點上看,英語課程結束后,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減少,語言環(huán)境輸入較少,從而導致英語磨蝕,這也是學生英語學習能力退化的重要因素。
正如上文所提及,非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的英語磨蝕主要與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有直接的聯(lián)系,但同時,其他因素也起著影響作用。
一、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是主因。獨立院校一直很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大部分院校都把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衡量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標桿,因此課程設置也將英語教學放在了四年本科教學階段的頭一兩年,從而達到進一步鞏固學生英語基礎,逐步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目的。在大三、大四高年級學習階段,課程設置以專業(yè)課和實踐課為主,英語課程所占比例大大下降。在這一段時間內,學生平時所處的環(huán)境是母語環(huán)境,課上課下接觸英語的機會大大減少,也缺少進一步英語語言輸入的機會。由于長時間較少接觸英語,該語言運用能力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磨蝕。部分學生到畢業(yè)前夕,大部分所學內容已遺忘,外語能力退步很快,甚至連英語交流都不能順利進行。
二、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方式
作為最主要的非智力因素,學習動機決定著學習效果的好壞。Crandner和Lamber認為學習動機分為工具性動機和結合性動機。工具性動機指把英語學習當做一種有目的的工具,例如通過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為將來找個好工作。結合性動機則更強調學習興趣,通過學習英語達到一種內心的滿足感。就目前高等教育體制而言,大部分學生的外語教育仍然沒有擺脫考試的束縛,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一個:通過外語考試。在許多大學中,英語都是必修科目,很多學生為拿到畢業(yè)文憑不得不被動地學習英語。為了通過英語考試,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詞匯記憶、語法知識和篇章理解上面,做得多,說得少。他們忽略了英語本身的交際功能,一旦考試過關,英語學習就放置一邊,為其英語磨蝕提供了誘因。
三、學生英語水平
磨蝕前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習者,其受磨蝕的速度與程度較高;而英語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習者,其受磨蝕的速度與程度較低(彭菲,2011)。也就是說,磨蝕前的英語水平與磨蝕率成反比關系。整體而言,獨立學院的學生高考分數不高,總體上英語水平較低,不高的英語水平疏于練習,就會出現(xiàn)英語能力降低或減退的現(xiàn)象。
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學生自身英語水平的差異,學習方式等因素都會引起的英語能力降低或減退,作為獨立院校非英語專業(yè)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我們應有目的、有計劃地調整相關學習或教學策略,把英語磨蝕的程度降到最低。
一、學生方面:勤于練習,自身努力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在本科的高年級學習階段,隨著英語課程的減少,學生應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有目的、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互聯(lián)網、在線課堂、英語公開課、微博、微信的普及,都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方便快捷接觸英語語言方方面面的機會。許多院校也開設了英語角或英語沙龍,為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學習環(huán)境。學生應多多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鍛煉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隨著英語語言的不斷輸入,英語磨蝕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將會慢慢減退。
二、教師方面: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教學方式應多樣化
教師的教學方式、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本科英語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應承擔起導演的角色,學生是演員,教師與學生是平等、尊重、理解和信任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手段,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學生與英語接觸的機會,讓學生自然愉悅地參與課堂教學,從而給予學生更多用英語表達交流的機會。在課外,給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英語原聲電視劇、綜藝節(jié)目、電影等,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的有機結合,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正確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的學習動機,為學生的后續(xù)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學院方面:開設后續(xù)英語課程
大部分獨立學院的英語課程集中在教學階段的頭兩年,很多大學生在完成相應的考試和英語必修課程之后,就逐漸停止了英語的學習,導致英語水平大幅度下降,這也是英語磨蝕的最快階段。出現(xiàn)英語磨蝕現(xiàn)象,除了學生個人和教師的努力外,學院有必要在高年級階段開設后續(xù)的英語課程,如專業(yè)英語類課程、英語語言文化類課程或英語應試類課程,達到鞏固前期英語學習成果的目的。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英語磨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針對學習者出現(xiàn)磨蝕問題,學生、教師、學院應共同配合、努力,將磨蝕對英語學習的損耗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Lambert, R. and B. Freed. 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2.
[2] Van Els. Fifty Year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atic Research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6).
[3]倪傳斌,延俊榮.外語“磨蝕”的影響因素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
[4]彭菲.從外語磨蝕看大學英語教與學[J].文學教育,2011.
作者簡介:
方筱婧(1980- ),女,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外國語系教師,中級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