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yè)學生學習結果歸因訓練效果研究
閆瑞芹
摘要:[目的]了解歸因訓練對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歸因方式與學習成績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護理專業(yè)三年級學生兩個班為研究對象,對照班不進行歸因干預訓練,試驗班學生進行為期3個月的歸因干預訓練,干預結束后進行學習結果歸因方式問卷調查,將調查結果及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試驗班歸因訓練后在成功運氣歸因和失敗運氣歸因方面與對照班存在差異(P<0.05),在學業(yè)失敗歸因方面也存在差異(P<0.05),試驗班3門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成績平均分均高于對照班,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規(guī)范的歸因訓練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歸因風格,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就。
關鍵詞:歸因訓練;護理專業(yè)學生;成功;失?。粚W習成績
中圖分類號:G642.4
基金項目:2013年度北京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院級科研課題,編號:GR2013-07。
作者簡介:閆瑞芹,高級講師,碩士研究生,單位:100053,北京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收稿日期:(2014-06-26;修回日期:2014-12-13)
Study on attribution training effect of nursing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Yan Ruiqin(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know about the influence of attribution training on attribution way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Methods:The students in two classes of three grade of nursing specialty in our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students in control class didn’t receive attributable intervention training,the students in test class received a period of 3 months of attribution intervention training.After the end of intervention,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on learning results attribution style,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survey results and nursing professional exam course in final exam.Results:After attribution training,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ccess and failure of luck attribution between test class and control class(P<0.05),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aspects of learning failure attribution between both classes(P<0.05),the final grade average score of 3 nursing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curriculums in test clas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lass,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normative attribution training is helpful to promote students to form the positive attribution style and improve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Key wordsattribution training;nursing students;success;failure;learning achievement
社會心理學家韋納等的歸因研究發(fā)現,學業(yè)上的成功和失敗是學校中最常見的行為結果,學生對于這些結果總要做出歸因,而不同的歸因會對個體今后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產生重要影響[1]。本研究于2014年3月—5月對我院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學習結果歸因訓練,旨在了解歸因訓練對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歸因方式與學習成績的影響,為護理專業(yè)教學和學生指導提供一定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依據我院護理專業(yè)三年級學生學習結果歸因量表的問卷調查結果,參考前一學期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從中選取學業(yè)成就歸因及考試成績均無顯著差異的2個自然班共87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擇1個班為試驗班,另一個班為對照班。87名學生年齡18歲~20歲,平均19.2歲,均為女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研究者對試驗班42名學生進行為期3個月的歸因干預訓練。干預過程中,學生需每天填寫反思日記,反思日記本由研究者設計,并統(tǒng)一發(fā)放,要求學生對當天的努力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和判斷,并對自己當天學習成敗的原因進行分析,盤點自己完成了哪些學習任務,所有內容均要求學生從預設的選項中畫鉤,以對學生的歸因傾向進行引導。研究者每周五放學前收回日記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書寫評語,對干預過程進行控制,周一發(fā)還給學生。對照班45名學生不進行歸因干預訓練。試驗班和對照班的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均由相同任課教師授課,授課內容、方法及期末考試試卷均完全相同。干預結束后,對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學習結果歸因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將調查結果及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對比,觀察干預效果。
1.2.2調查問卷學習結果歸因量表[2]為Lefcourt等于1979年編制的《多維度-多歸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學業(yè)成就歸因量表》,共24個條目,分為4組,每組6個條目測試4種歸因傾向,分別是能力、努力、情境和運氣,其中有關成功和有關失敗的結果歸因各12個條目。量表采用5點計分,完全不同意計0分,完全同意計4分,中間程度的分別計1分、2分、3分,無論傾向于哪種歸因方式,分數越高,說明越具有該方面的歸因特點。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09。試驗前后共發(fā)放問卷174份,回收174份,問卷有效率100%。
1.2.3干預方法試驗班歸因干預訓練內容包括集體和個別干預[3,4]。①集體干預:首先進行歸因理論和學習方法講座,使學生了解歸因的基礎理論知識,明確學習成功或失敗時恰當的歸因方式,樹立正確的歸因觀,強調努力程度對于學習成功的重要性,并指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研究者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6人為一小組),討論的問題為“影響學習成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自信心、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與學習成敗的關系?”及“學習方法對學習成績的作用?”。隨后請歸因正確且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進行榜樣示范,介紹自己對待學習成敗的態(tài)度和看法以及自己的學習方法,其他同學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反思,與榜樣同學進行對比,明確正確的歸因方式,改善自身的學習方法。同時組織學生觀看勵志視頻,研究者與學生一起對視頻內容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對成功和失敗進行歸因。最后進行強化矯正,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并讓其對完成任務的情況做出歸因,要求學生在預先設定的歸因因素中做出選擇,歸因正確者進行鼓勵和贊許,進行正強化,對不恰當歸因者給予矯正。②個別干預:與集體干預同步進行。對干預過程中出現問題或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及歸因狀況,加強學習及歸因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定向訓練,適當降低起點,給予難度較低的學習和訓練任務,多表揚,少批評,幫助其發(fā)現優(yōu)點和正確歸因,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學習動機。
1.2.4統(tǒng)計學方法將所得有效數據輸入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歸因訓練后兩班學生學習結果歸因情況試驗班經為期3個月的歸因訓練后,學習結果歸因情況見表1。按照歸因理論[1],學生將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排在成功歸因的前兩位者為積極歸因,將任務容易等情境因素和運氣好排在成功歸因前兩位者為消極歸因;學生將自身的努力和運氣不佳排在失敗歸因的前兩位者為積極歸因,將自身能力低和任務難等情境因素排在失敗歸因前兩位者為消極歸因。兩個班學生學習結果積極歸因與消極歸因狀況見表2。
表1 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學習結果歸因情況 ±s) 分
表2 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學習結果
2.2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干預后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比較(見表3)
表3 歸因訓練后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
3討論
3.1學生經過歸因訓練后學習結果歸因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歸因訓練后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均將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因素排在學業(yè)成功歸因的前2位,這是積極的歸因方式,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對學業(yè)成就進行歸因時,往往樂于對學業(yè)成功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通過對學業(yè)成功的反思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自身的能力強和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新的學習動機,因此,無論是試驗班還是對照班學生都容易對學業(yè)成功進行積極歸因。但相對于成功而言,學業(yè)失敗的原因更為復雜,對失敗的思考會帶來痛苦和不愉快的體驗,因而學生對學業(yè)失敗的反思往往不夠深刻,歸因時常逃避責任,簡單地歸因為客觀因素,或者認為自身能力不足,不擅長該方面的學習。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盡管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將自身的努力因素排在學業(yè)失敗歸因的首位,是積極的歸因方式,利于學生今后繼續(xù)努力,提高學業(yè)成就,但試驗班學生也將學習的情境因素排在學業(yè)失敗歸因的第2位,這是穩(wěn)定、不可控因素,為消極的歸因方式,會使學生認為學業(yè)失敗是客觀因素造成的,自己不必對學業(yè)失敗的結果負責任,從而導致今后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不足,而對照班學生除將學習的情境因素排在學業(yè)失敗歸因的第2位外,還將自身能力不足并列排在第2位,這也是消極的歸因方式,會使學生感到學業(yè)的失敗是由于自身能力低造成的,認為自己對學習無能為力,從而使學習的自信心降低,學習動機減弱,表現出消極態(tài)度,易產生習得性無助感。可見,歸因干預訓練學生和未訓練學生在學業(yè)成功歸因方面差別不大,而在學業(yè)失敗歸因方面試驗班學生要好于對照班,這是由于護理專業(yè)學生基本能對學業(yè)成功進行積極歸因,從而歸因干預訓練對其影響不大,但歸因干預訓練可鼓勵學生勇于面對自己學業(yè)失敗的結果,冷靜地分析導致學業(yè)失敗的真正原因,引導學生從自身可控的因素去思考和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不回避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責任感,改變學生對自身的不恰當認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促使試驗班學生的學業(yè)失敗歸因逐步向積極的方向轉化,使其對學習的自信心強于對照班。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成功運氣歸因和失敗運氣歸因方面存在差異(P<0.05),對照班比試驗班學生更傾向于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運氣好,這是一種消極的歸因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忽視努力在學業(yè)成功中的作用,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缺乏堅持性。而試驗班比對照班學生更傾向于將學業(yè)失敗歸因于運氣不佳,這是一種積極的歸因方式,學生會認為學業(yè)失敗只是偶然,不會懷疑自身的能力,相信只要加強努力,將來一定會成功??梢?,通過歸因干預訓練,試驗班學生較對照班更能正確分析運氣與學習成就之間的關系,清楚地認識到運氣是不穩(wěn)定因素,運氣好或運氣不佳只是暫時的,依靠運氣不能取得長久的成功,只有平時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成績才能不斷提高,而非消極地等待好運的到來。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試驗班與對照班均有70%以上的學生能對學習成功進行積極歸因,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表1結果一致。但表2結果也顯示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在學業(yè)失敗歸因的積極性方面存在差異(P<0.05),試驗班33.3%的學生能對學習失敗進行積極歸因,而對照班學生能對學習失敗進行積極歸因者僅為13.3%,盡管試驗班學生對失敗進行積極歸因的結果也不夠理想,但明顯好于對照班,提示歸因干預訓練可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學業(yè)失敗的原因,恰當地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正確分析學習任務的難度,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勇于從自身尋找原因,相信失敗的結果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完全能夠達到學習的相應要求,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歸因風格,增強學生今后學習的積極性和進取心。
3.2歸因訓練后學生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3個月的歸因訓練后,試驗班3門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分別高于對照班4.9分、3.4分和8.9分??梢?,歸因訓練確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歸因干預訓練可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業(yè)成敗歸因,而恰當積極的成敗歸因又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相信自己能夠應付學業(yè)中的挑戰(zhàn),意識到學業(yè)成績的好壞關鍵在于自己,改變以往對待學習困難的態(tài)度,主動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和教訓,增強學習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就。
3.3本研究的不足與啟示本研究結果顯示歸因干預訓練可促使護理專業(yè)學生形成積極的歸因風格,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就,但表1結果也顯示,無論是對學業(yè)成功還是對學業(yè)失敗的歸因,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能力、努力和情境3個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門護理專業(yè)考試課程期末考試成績也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歸因訓練的時間不足,這與蘇麗敏[5]對大學生外語學習歸因訓練的結果一致,說明短短數月的歸因干預訓練不足以對學生的歸因傾向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在足夠的時間內,學生才能得到不斷的激勵,進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引發(fā)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改變其錯誤的歸因傾向,形成積極穩(wěn)定的歸因風格,最終提高學業(yè)成就。因此,今后在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時,適當延長歸因訓練的時間,甚至進行經常性的歸因訓練,可使歸因訓練效果更明顯。此外,歸因訓練時還要注意對歸因訓練效果的保持和遷移,使短期歸因訓練取得的效果持之以恒,并將實驗情境中的歸因訓練效果很好地遷移到課堂情境中[6,7]。
本研究表2結果顯示,試驗班與對照班均有70%以上的學生能對學習成功進行積極歸因,試驗班30%以上的學生能對學習失敗進行積極歸因,而對照班學生能對學習失敗進行積極歸因者僅為13%左右。提示今后在進行歸因訓練時,重點加強學生學業(yè)失敗時的歸因訓練,鼓勵學生正確分析學業(yè)失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自身、可控的因素中尋找學習受挫的原因,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習挫折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自身所做努力不夠,學習策略不當,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習慣沒有很好地養(yǎng)成等,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所啟發(fā),調整自我心理和行為反應,不再怨天尤人強調各種客觀因素,而是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增強自身能動性,保持對未來成功的期望和信心,提高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行為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成功。
總之,規(guī)范的歸因訓練可促使護理專業(yè)學生形成積極的歸因風格,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增強學習效果,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業(yè)務素質,促使其順利成為合格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文彬,趙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5-78.
[2]王瑾.師范大學生學業(yè)成就歸因方式與元認知能力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6):746-748.
[3]韓仁生.韋納的歸因訓練理論模式及其實施[J].齊魯學刊,2003(1):56-58.
[4]張曉宏.建立大學生積極學業(yè)成就歸因模式的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1):119-121.
[5]蘇麗敏.大學生外語學習歸因傾向及訓練[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8):182-183.
[6]滿力,姜世昌,譚冬梅.歸因訓練對護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學業(yè)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11B):2992-2993.
[7]肖巧萍.歸因訓練對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歸因方式和英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干預研究[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院報,2012,5(1):33-35.
(本文編輯李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