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青
(邢臺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 河北 邢臺 054001)
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呼吸內(nèi)科的常見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打噴嚏、流鼻涕、咽痛、乏力、低熱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因此,對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1]。相關(guān)的臨床實踐證實,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可取得很好的效果[2]。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診斷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經(jīng)細菌分離培養(yǎng)試驗證實患有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經(jīng)細菌分離培養(yǎng)試驗證實患有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60例患者和同期在我院進行常規(guī)體檢的30例健康人。我們將60例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感染組,將30例健康人作為健康組。在感染組60例患者中,有女性21例,男性39例。他們的年齡在21歲至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25±4.21)歲。他們中有肺部感染患者27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例,有哮喘患者8例,有支氣管炎患者10例,有胸腔積液患者4例。在健康組30例健康人中,有女性13例,男性17例。他們的年齡在22歲至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58±5.26)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為這兩組人均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C反應蛋白檢測和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具體的檢測方法如下:(1)經(jīng)受檢者的肘正中靜脈采集其空腹靜脈血4ml,然后對血樣進行離心處理。(2)對受檢者血樣中的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進行測定。
所有檢測結(jié)束后,觀察并記錄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C反應蛋白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敏感度和陽性預測值。
1.4.1 血清降鈣素原檢測結(jié)果的判定標準 (1)陽性:受檢者血清降鈣素原的水平≥0.5ng/ml。(2)陰性:受檢者血清降鈣素原的水平<0.5ng/ml。
1.4.2 C反應蛋白檢測結(jié)果的判定標準 (1)陽性:受檢者C反應蛋白的水平≥8mg/L。(2)陰性:受檢者C反應蛋白的水平<8mg/L。
1.4.3 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結(jié)果的判定標準 (1)陽性:受檢者白細胞的計數(shù)≥10×109/L。(2)陰性:受檢者白細胞的計數(shù)<10×109/L。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為91.67%,用C反應蛋白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為81.67%,用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為33.33%。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明顯高于用C反應蛋白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用三種檢測方法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準確率的比較 (n)
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陽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用C反應蛋白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和陽性預測值,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用三種檢測方法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敏感度和陽性預測值的比較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敏感度、陽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用C反應蛋白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準確率、敏感度和陽性預測值。
綜上所述,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診斷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此診斷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謝克開,關(guān)建強. 降鈣素原聯(lián)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1:108-110.
[2] 徐繼賓. 血清降鈣素原定量檢測在肺部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當代醫(yī)學,2015,10:23-24.
[3] 胡悅. 血清降鈣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