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江蘇 揚州 22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臨床治療
郭明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江蘇揚州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效果。方法:抽選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入院編號分成兩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給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基礎治療,比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治療好轉(zhuǎn)率(96.7%)、不良反應總率(3.3%)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性明顯(P<0.05)。結(jié)論: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期間給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安全、有效,可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改善生活現(xiàn)狀,值得使用。
關(guān)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呼吸衰竭;臨床治療;臨床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常見病癥,由各種病因共同導致。伴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肺功能受到嚴重破損,誘發(fā)呼吸衰竭,危害生命健康[1]。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應借助安全、有效方式治療,以便減少患者病死率。下面,本文我院接收60例患者作為本組研究成員,分別給予不同方法治療,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抽選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入院編號分成兩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處于50-73歲范圍內(nèi),平均(55.1±1.1)歲;病程處于1-10年范圍內(nèi),平均(3.2±0.2)年;對照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處于52-75歲范圍內(nèi),平均(57.3±1.3)歲;病程處于2-13年范圍內(nèi),平均(5.4±0.4)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性不明顯,可進行針對性臨床比對(P>0.05)。
1.2 臨床診斷 (1)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疾病診斷;(2)排除其他疾病、臟器功能受損等患者;(3)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組研究實驗,且簽署臨床意向書。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基礎性治療,包括:給氧,確?;颊吆粑〞常苊庵舷?;根據(jù)患者情況實施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將患者生命體征維持在穩(wěn)定范圍內(nèi);實驗組患者給予臨床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從患者角度出發(fā)選擇合適呼吸機和相應設備,將呼吸機頻率調(diào)整為每分鐘11-15次,初次吸氣壓力應為7cm,伴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適當調(diào)整吸氣壓,一般不超過20cm,以免患者血壓下降,損傷肺部組織;同時,還應保證通氣期間氧氣飽和度在90%以上,每天1-2次,每次持續(xù)時間為4-5小時。
1.4 觀察項目 (1)比對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標準[2]: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相應指標恢復正常為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減少,相應指標逐漸恢復為好轉(zhuǎn);患者臨床癥狀未轉(zhuǎn)變,相應指標變化不明顯為無效;(2)比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3)比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應指標。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對 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個性化臨床治療后癥狀、指標明顯變化,實驗組患者治療好轉(zhuǎn)率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性明顯(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對 (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對 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個性化治療時均出現(xiàn)不良反應,實驗組患者感染、腹脹等不良反應總率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性明顯(P<0.05)。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對 (n,%)
2.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相應指標比對 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個性化治療前血壓、呼吸頻率、心率等指標差異性不明顯(P>0.05),治療后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性明顯(P<0.05)。詳細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相應指標比對±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常見病,病發(fā)后患者肺部組織受到損傷,伴隨著疾病病程的不斷延長,肺損傷加重,最終誘發(fā)呼吸衰竭,給患者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應給予患者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預防死亡。資料顯示,臨床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用搶救方法效果并不明顯,再加上患者搶救時間相對較長,增大身體損傷,間接提高病死率。近年來,臨床將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應用于患者治療中,取得顯著成效[3]。該治療期間不對患者鼻、口腔實施插管處理,可減少患者機體損傷度;同時,還可將患者免疫力、生理現(xiàn)狀維持在穩(wěn)定范圍內(nèi),減少患者治療疼痛度,降低并發(fā)癥,在歐陽莉[4]報告中有所提及。此外,借助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患者,還可延緩病情發(fā)展進度,改善患者臨床指標,緩解呼吸急促等病癥,進而實現(xiàn)降低病死率的臨床目的。但是,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期間還應保證患者適應該治療方法,接受治療患者呼吸衰竭不能過重,且血液流動等指標均應處于穩(wěn)定范圍內(nèi);另外,治療前期將相關(guān)參數(shù)調(diào)整為合適范圍,并根據(jù)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調(diào)整吸氣壓;確保患者呼吸暢通,及時幫助清醒患者排痰,減少呼吸道堵塞發(fā)生率。
本組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別給予不同治療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好轉(zhuǎn)率、不良反應總率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性明顯(P<0.05),符合戴駿[5]研究成就。說明: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期間給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安全、有效,可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改善生活現(xiàn)狀,值得使用。
參考文獻
[1]熱西汗·依不拉音,夏迪亞·夏木西丁.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24(33):105-106.
[2]陳廣湛,李月弟.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16(33):39-40.
[3]肖連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8(03):77-78.
[4]歐陽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療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4(06):44-45.
[5]戴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2(10):576-577.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