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目前處于探索階段,既涉及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修改,又需要眾多的配套制度政策予以支持。目前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還處于試點實踐階段。文章對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研究,重點分析了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存在的困難,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住房 住房財產權 抵押貸款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12-081-03
一、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相關法律規(guī)定
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涉及三項法律關系:一是宅基地使用權取得法律關系;二是農村住房所有權取得法律關系;三是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法律關系。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下:
(一)宅基地使用權取得相關規(guī)定
1.規(guī)定了自然人基于特殊身份取得使用權?!段餀喾ā返谝话傥迨龡l:“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土地管理法》第八條:“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备鶕?jù)以上法律規(guī)定,取得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須有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成員資格。
2.規(guī)定了使用權的取得必須遵循“一戶一宅”原則?!锻恋毓芾矸ā返诹l:“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有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辦理審批手續(xù)。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p>
3.作出了使用權流轉的禁止性規(guī)定?!锻恋毓芾矸ā返诹龡l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
(二)農村住房所有權取得相關規(guī)定
1.規(guī)定了取得農村住房所有權須通過合法建造的途徑?!段餀喾ā返谝话傥迨l規(guī)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蓖瑫r該法第三十條明確表示宅基地使用權人基于建造行為依法取得住房的所有權{1},農村居民作為建造人可原始取得房屋所有權,其所有權不以登記為要件。
2.規(guī)定了宅基地和農村住房所有權是分離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同時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依照法律規(guī)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明確“公民房屋是公民個人和財產,可以作為遺產予以繼承”。根據(jù)以上規(guī)定,宅基地和宅基地上所建房屋所有權是分離的,屬于不同的所有權客體。
(三)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相關規(guī)定
1.允許農民依法抵押住房所有權?!段餀喾ā返谝话侔耸畻l規(guī)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擔保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下列財產可以抵押:(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可見當前法律允許農民依法抵押住房所有權。
2.禁止農村住房宅基地使用權抵押?!段餀喾ā返谝话侔耸臈l規(guī)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guī)定可以抵押的除外……”;《擔保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
二、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面臨的困難
(一)抵押權實現(xiàn)存在法律限制
1.“房地一體”原則限制了抵押權的實現(xiàn)?!段餀喾ā返谝话侔耸l規(guī)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該建筑物占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并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規(guī)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并抵押?!痹摋l款規(guī)定了我國建筑物抵押原則為“房地一體”,即“房隨地走或地隨房走”。但根據(jù)我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和《擔保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宅基地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能抵押,這導致農村住房抵押權的效力不能及于宅基地使用權。農村住房附屬于宅基地,實現(xiàn)抵押權時僅能實現(xiàn)農村住房所有權的轉移,而不能一起轉移宅基地使用權,那就違反了《物權法》規(guī)定的“房地一體”規(guī)則,最終導致抵押權無法徹底實現(xiàn)。
2.抵押登記的法律障礙。根據(jù)2008年建設部發(fā)布的《房屋登記辦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申請農村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受讓人不屬于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房屋登記機關應當不予辦理?!保鶕?jù)該條款,農村房屋的移轉登記限于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貸款機構作為受讓人不屬于這一范圍,根據(jù)當前規(guī)定也沒有“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例外情況,因此房屋管理部門在依據(jù)《房屋登記辦法》規(guī)定辦理農村住房抵押登記時,存在法律障礙。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房屋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在農村住房抵押過程中,由于受讓人不符合條件,因此農戶無法完成抵押登記,房屋的抵押權無法成立。
3.農村住房資產處置的法律障礙。農民用農村住房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獲得抵押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后,如果此時農民無法償還貸款、履行債務,金融機構若不能與農民達成一致協(xié)議,最終只能通過向法院訴訟的途徑對涉案農村房屋進行資產處置,實現(xiàn)抵押權。但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zhí)行設定抵押房屋的規(guī)定》:“以農戶房屋設定抵押,如貸款得不到足額清償,金融機構要實現(xiàn)抵押權時,首先要給與6個月的寬限期,期滿強制前初時對于被執(zhí)行人無法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還應提供臨時住房,且其租金受到限制。對于被執(zhí)行人屬于低保對象且無法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不應強制遷出?!痹撍痉ń忉屪鞒隽恕疤峁┡R時住房”和“不應強制遷出”等限制性規(guī)定,限制了金融機構對農戶住房抵押權的實現(xiàn),使得農村住房抵押的實現(xiàn)存在較大風險。
(二)政府確權登記制度有待完善
當前,由于政府確權登記制度存在不足,農村住房往往出現(xiàn)《房屋所有權證》或《集體土地使用權證》缺失的情況,導致在辦理抵押貸款時,金融機構的抵押權很難得到有效設立。
1.房產證。農村住房屬農民合法建造房屋,依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權,是農民的合法財產,住建部門對農戶住房確認后可以頒發(fā)《房屋所有權證》,但由于目前農村住房產權登記工作缺乏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農村住房建造過程手續(xù)不全,證明文件收集、核對難度大;違章搭建問題較多,房屋登記面積難以確定;房產測繪費用市場化運作等,住建部門給農房頒《房屋所有權證》存在較大難度。有些地方只頒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導致農村住房缺少有效的產權證明。而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證明,因此在農村住房缺少《房屋所有權證》的情況下,農民對住房的所有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護。
2.土地證。農民對宅基地具有使用權,其取得使用權的基本程序是:由農民作為土地使用者向所在地的土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確認其土地使用權。但目前農村住房《集體土地使用權證》頒發(fā)情況較為復雜:有些地方原有散居自建房老宅基地按“一戶一宅”都頒發(fā)了《集體土地使用權證》,但近年來重新拆建自建農房政府出于土地整理因素尚未頒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門為防止增加新農村規(guī)劃落實的難度,故沒有為未按規(guī)劃要求建設的農村住房頒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
(三)缺少農村住房價值評估辦法
農村住房價值評估是實現(xiàn)農村住房抵押權的基礎。但是農村住房的建設缺少配套的農村住房價值評估辦法。而實踐中,農村住房評估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一方面農村住房大都為農民自建,建造的標準不一,所建房屋采用的材料質量各不相同,在加上房屋所處位置的不同,其價值的評估差異性很大。另一方面,在辦理抵押貸款過程中,金融機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通常壓低農村住房的評估價值,并根據(jù)所抵押住房的評估價值給予農民相應的貸款額度,會使農民的權益受到損害。因此,如何在現(xiàn)有模式下需要有一個相對規(guī)范的價值評估辦法,有一個相對專業(yè)的價值評估機構,以便評估出相對公允的價值,使得抵押雙方滿意。
三、完善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制度的政策建議
(一)頂層設計修訂相關法律規(guī)定
具體修改或廢除建議如下:一是《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修改為“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并依法取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除外?!倍恰冻鞘蟹康禺a管理法》第九條,增加一款“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參照該規(guī)劃區(qū)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由所在集體經濟組織有償出讓”。三是《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八條,將“未經依法批準,不得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修改為“未經依法批準,不得將承包的農用地用于非農建設?!钡谝话侔耸臈l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下列財產不得抵押:……集體所有的農用地使用權?!彼氖恰稉7ā返谌臈l第一款修改為“下列財產可以抵押……抵押權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土地與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第三十六條修改為“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集體建設用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占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建設用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钡谌邨l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下列財產不得抵押:……集體所有的農用地使用權。”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如下:……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集體建設用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部門?!?/p>
同時,要逐步取消部門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對農村住房流轉和抵押擔保的限制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強調要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包括改變以往“農民住房不能抵押、擔保,不能出售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規(guī)定,國務院也公布了《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央農辦等11部門,組織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但是《房屋登記辦法》等規(guī)章和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還需要進一步修改。
(二)完善政府部門登記的配套政策
2014年8月,國土資源部等五部門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建設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落實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及農房等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做到應發(fā)盡發(fā)。建議上級部門要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督導,督促地方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政策,完成發(fā)證工作,為抵押權的有效設立奠定基礎。同時,地方相關部門要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做好政策的宣傳工作,推動農村住房權屬登記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構建相應的產權評估和交易服務體系
在對農村住房價值評估辦法方面,我國的有些地方已經提供了較為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如2009年成都房產管理局發(fā)布的《成都市農村房地產估價規(guī)范(試行)》中提到:“農村房地產抵押價值估價技術路線為房地產抵押價值評估,符合條件時應采用市場價值類型,可參照設定抵押權時的類似房地產的正常市場價格進行?!边@一辦法的總體思路為:在進行農村住房價值評估時,可以借鑒城市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價值評估標準和體系開展,這樣規(guī)定有利于規(guī)范農村住房價值評估行為,保護農民的農村房產權利。
和價值評估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農村住房交易流轉,因此建立完備的住房交易服務體系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成都的相關經驗值得借鑒。2008年10月13日,全國第一家綜合性的農村產權交易所在成都高新區(qū)孵化園贏創(chuàng)動力園區(qū)成立并揭牌。通過這個平臺,農民的住房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建設用地等可以通過市場原則實現(xiàn)有序流轉。成都農交所還實現(xiàn)了全市統(tǒng)一聯(lián)網,連接各區(qū)(市)縣農村產權交易分所,搭建了市、縣、鄉(xiāng)三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為農村住房產權交易服務提供了綜合性平臺。
注釋:
{1}《物權法》第三十條“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fā)生效力?!?/p>
參考文獻:
[1] 陳小君.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
[2] 王利明.物權法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 宋志紅.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法律制度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 劉道遠.集體地權流轉法律創(chuàng)新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5]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fā)中心.新農村土地與房屋法律知識讀本[M].中國人事出版社,2013
[6] 郭明瑞.關于宅基地使用權的立法建議[J].法學論壇,2007(1)
[7] 彭誠信、陳吉棟.農村房屋抵押權實現(xiàn)的法律障礙之克服——“房地一致”原則的排除適用[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
[8] 方宏旭.對農村住房抵押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的分析[J],管理觀察,2014(5)
[9] 崔貴熙.我國農村住房抵押法律問題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10] 王直民,孫淑萍.基于“房地分離”的農村住房抵押制度研究[J].農村經濟,2012(10)
[11] 方帥.對農房抵押貸款法律問題的思考[J].金融與經濟,2010(5)
[12] 高圣平,陳文學.農村信貸抵押制度的完善[J].武漢金融,2009(11)
[13] 胡海洋(導師:史建民).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研究.山東農業(yè)大學碩士論文,2008
[14] 徐智慧(導師:段匡).用益物權視野下宅基地法律問題探討.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8
[15] 安二明(導師:王世海).小產權房流轉的法律障礙及對策分析.北京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3
[16] 丁美芳(導師:金可可).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糾紛.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08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嘉興市中心支行 浙江嘉興 314000
作者簡介:徐昭,復旦大學碩士,現(xiàn)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嘉興市中心支行)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