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張運勝 楊興娟 田祖慶
摘要 結(jié)合安鄉(xiāng)縣生產(chǎn)實際,分析了一季晚稻─菜薹栽培模式的效益,該模式的純收入是一季晚稻─油菜模式、早稻─晚稻模式的2.38、3.34倍。總結(jié)了一季晚稻直播及菜薹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栽培技術(shù),包括選用良種、適期播種、銜接好茬口、科學施肥、正確用藥、合理排灌等。
關(guān)鍵詞 一季晚稻;菜薹;種植效益;栽培技術(shù);湖南安鄉(xiāng)
中圖分類號 S511;S634.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9-0039-02
Abstract Combining the production reality in Anxiang County,the production profit about one harvest late rice and flowering stalk model was analyzed.In terms of net income,rice-brassica model is 2.38 times of rice-rice model and 3.34 times of rice-oil model.The high yield,superior-quality and high benefit technique of one harvest late rice by direct-sow and flowering stalk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the choosing good varieties and sowing time,arranging crops for rotation,scientific fertilization,proper medication,reasonabl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tc.
Key words one harvest late rice;flowering;production profit;cultivation techniques;Anxiang Hunan
安鄉(xiāng)縣地處湖南省北部,屬洞庭湖沖擊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6℃,平均無霜期 275 d。安鄉(xiāng)縣春寒結(jié)束遲,寒露風來得早,雙季稻種植不僅時間安排緊,還易受倒春寒和寒露風的影響,屬雙季稻溫光資源欠缺、一季稻溫光資源有余地區(qū)。為了增加種植效益,近年來農(nóng)戶在專業(yè)合作社的組織引導下,探索一季晚稻直播+菜薹的種植新模式(以下簡稱稻薹模式),2014年,稻薹模式面積達到了1 000 hm2,收到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本文就該模式的效益及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1 種植效益分析
1.1 純收入情況
稻薹模式與一季晚稻+油菜(以下簡稱稻油模式)和雙季稻(以下簡稱稻稻模式)相比,種植效益明顯提高。從表1可以看出,2014年,稻薹模式純收入為63 200元/hm2(未扣除人工成本,下同),稻油模式純收入為26 517元/hm2,稻稻模式純收入為18 911元/hm2,稻薹模式純收入是稻油模式、稻稻模式的2.38、3.34倍。
1.2 用工情況
2014年稻薹模式用工數(shù)為345個/hm2,稻油模式用工數(shù)為67.5個/hm2,稻稻模式用工數(shù)為150個/hm2,稻薹模式用工數(shù)分別是稻油、稻稻模式的5.11、2.30倍。稻薹模式用工量增加,有利于消化年齡偏大及女性勞動力用工,其模式高收入足以支付用工成本,這也是該項目深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茬口安排
一季晚稻采用直播栽培,5月上旬播種,9月底至10月初收獲。菜薹采用育苗移栽,9月下旬播種育苗,10月下旬定植于大田,12月上旬進入采收期,翌年3月底采收結(jié)束。
3 一季晚稻直播栽培技術(shù)
3.1 選用良種
安鄉(xiāng)縣目前一季晚稻栽培的良種主要是黃花占。該品種株型好,根系發(fā)達,生長旺盛,抗倒性強,豐產(chǎn)性好,米質(zhì)優(yōu),生育期適宜。
3.2 浸種催芽
大田用種量45~60 kg/hm2。安鄉(xiāng)縣近年水稻惡苗病呈多發(fā)態(tài)勢,多應(yīng)用咪鮮胺2 000~3 000倍液浸種12 h以上,采用少浸多露催芽,破胸露白后用拌種劑、驅(qū)鳥劑均勻拌種后攤晾1~3 h即可播種[1]。
3.3 適期播種
最佳播種期在5月1—10日,能使一季晚稻在8月下旬齊穗,國慶節(jié)前后成熟收獲。若播種過早,易遇高溫熱害;若播種過遲,易遭遇寒露風天氣,影響水稻開花授粉、灌漿結(jié)實以及后茬菜薹的播種。
3.4 化學除草
化學除草是一季晚稻直播成敗的關(guān)鍵。在播種的當天或播后24 h內(nèi),趁廂面濕潤又無漬水時,用芐嘧·丙草胺·封閉除草劑除草。施藥后保持溝中有水、廂面濕潤狀態(tài)2~3 d。封閉除草后,若除草效果欠佳,可用氰氟草酯或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劑莖葉噴霧除草。
3.5 科學管水
一季晚稻在播種至3葉1心前水不上廂面,保持溝里有水,若廂面出現(xiàn)絲坼,則在傍晚或清晨灌跑馬水;三葉期至分蘗末期間歇灌溉,分蘗中后期及時曬田;孕穗抽穗期灌寸水,壯籽期干干濕濕灌溉[2];收割前7 d斷水,保持根系活力,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運,提高籽粒飽滿度,提高單產(chǎn)。
3.6 合理施肥
播種前施足基肥,施用水稻測土配方專用肥600 kg/hm2,三葉期追施尿素90~120 kg/hm2,7 d后再酌情追施尿素75~90 kg/hm2,曬田復水時酌情追施穗肥,施肥量視土壤肥力和水稻苗勢而定。
3.7 防治病蟲害
一季晚稻直播往往苗數(shù)多,封行早,田間較蔭蔽,病蟲發(fā)生率較高,要選擇合適農(nóng)藥,及時對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稻曲病重在預(yù)防,如水稻孕穗抽穗期遇長期陰雨天氣,須特別注意預(yù)防稻曲病,在一季晚稻破口前5~7 d,用愛苗225~300 mL/hm2對水675 kg/hm2,或30%苯甲環(huán)唑450 g/hm2對水450 kg/hm2均勻噴霧,3~5 d后再噴施1次。
4 菜薹栽培技術(shù)
4.1 選擇良種
安鄉(xiāng)縣當前主栽品種為白菜薹3號。該品種具有熟期早、莖粗鮮嫩、葉色淺綠、側(cè)薹長勢快、耐熱抗病等特點。
4.2 培育壯苗
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的地塊做苗床。播種前,結(jié)合翻耕整地深施 45%復合肥(15-15-15)750 kg/hm2及腐熟雞糞5 250 kg/hm2作基肥,耙碎土塊,做成1 m寬的高畦。一般在9月下旬播種育苗,苗床用種量為600 g/hm2,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10。播種后覆蓋薄層疏松肥沃細土,用噴壺細水澆灌,苗期根據(jù)具體情況澆水、追肥、防病害[3]。
4.3 大田定植
大田定植前,結(jié)合整地,施用與上述苗床用肥等量的基肥。采用深溝寬畦栽培方式,畦寬1.8 m(包壟溝寬30 cm),溝深25 cm左右,畦長超過30 m要開腰溝瀝水。當苗齡達20~25 d、真葉4~5片時定植[4],選壯苗于晴天傍晚移栽,栽后馬上澆定根水,定植株行距45 cm×45 cm,栽植密度約為45 000株/hm2。
4.4 水肥管理
移栽緩苗后,用尿素75 kg/hm2對水稀釋后澆施,作為提苗肥。移栽25~30 d,植株現(xiàn)蕾時,用尿素105 kg/hm2對水稀釋后澆施,作為顯薹肥。每次采薹后,隔15 d左右均勻追施適量稀薄糞水或45%復合肥(15-15-15)150 kg/hm2。
4.5 及時采收
白菜薹生長速度快,一般在菜薹長30 cm左右時采收。采收時,菜薹切口要稍斜且切面平整,不能留樁,否則影響側(cè)薹生長[5]。
4.6 病蟲草害防治
冬季白菜薹若病蟲草害發(fā)生輕,不需化學農(nóng)藥防治,但要定期清除田間及周邊雜草,對感病植株及時清理,并做無害化處理。若軟腐病大發(fā)生,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3 000~5 000倍液灌根防治[6]。若霜霉病發(fā)生嚴重,用56%嘧菌·百菌清水乳劑800~1 000倍液,于發(fā)病初期均勻噴霧,間隔7~10 d后再噴1次。蚜蟲、菜青蟲發(fā)生量大時,用5%吡蟲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5 000倍液噴霧防治。在施用農(nóng)藥時,要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規(guī)定。
5 參考文獻
[1] 陸志杰,姚士桐,金周浩,等.咪鮮胺對水稻種子發(fā)芽及惡苗病防效的影響[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2(1):85-86.
[2] 左其祥.一季稻直播技術(shù)和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2(3):63-65.
[3] 吳朝林.白菜薹的栽培(上)[J].湖南農(nóng)業(yè),2003(13):12.
[4] 朱玲玲.菜薹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上海蔬菜,2008(2):32-33.
[5] 丁茁荑,段曉銓,任群芳.抗病豐產(chǎn)紅菜薹五彩紅薹四號[J].長江蔬菜,2015(9):15-16.
[6] 袁祖華,粟建文,童輝,等.藕蓮—水稻—菜薹栽培模式的研究與推廣[J].長江蔬菜,2013(18):164-165.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