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振
小時候,我家的老宅里經(jīng)常住家燕。我很羨慕,盼望著能有一個燕蛋掉下來,或小燕子試飛時能讓我抓住,我做夢都想。奶奶看透了我的“野心”,就教訓(xùn)我說:就是掉下來你也不能禍害它,家燕是咱家的“信使”,你知道嗎!
后來,奶奶給我講了一個關(guān)于家燕的故事。奶奶說這是她婆婆(我老奶奶)給她講的,并不是自己經(jīng)歷的。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家燕秋走春來,家里人鬧不清今春來的是不是去年的“老客戶”。秋后它們返程時,就用絲線在家燕的腿部箍上個記號,看來年還是不是此燕。第二年春天,燕子飛回來了,腿上還帶著記號。連續(xù)試驗幾次,年年如此。家里人一下對燕子有了感情,加倍呵護它們。雨天給它們喂食,熱天給它們喂水。在房梁和墻角處為它們制造筑巢的地方,讓它們繁衍生息、“生兒育女”,過著無憂無慮的小康生活。
那時醫(yī)學(xué)落后,南方炎熱北方寒冷,各種疾病困擾著黎民百姓。有一年春天,返回的燕子腿上帶來個小布袋,結(jié)開一看,里邊裝的是胡椒,一家人驚呆了,這分明是南方人的一片心意和友好的方式,當(dāng)時咱們這里普遍患一種疾病,這種病的醫(yī)治離不開胡椒。胡椒是南方的產(chǎn)物,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年代,胡椒奇缺。一小袋胡椒雖然不多,可這是一種友誼和同情的表示。
于是,我家的老奶奶或是老奶奶的什么奶奶,突發(fā)奇想,裝一袋綠豆讓燕子回贈過去了。綠豆到南方是稀有物產(chǎn),有解暑排毒之功效,很靈。第二年春天,那邊以同樣的方式又捎回了多袋胡椒。就這樣,一來二往地南北雙方架起了一座友誼的燕子之橋。
據(jù)說,胡椒原產(chǎn)于印度、阿拉伯及東南亞一帶,我國“海南島”也有。我家的燕子冬天究竟歸于何處?是我國的海島還是出了國境?和我們“攀親”的是一些什么人呢?至今都是個謎。那些人的奶奶也給他們講這些故事嗎?我的思緒展開想像的翅膀,產(chǎn)生一種特別的電波,穿過千山萬水,去搜尋燕子“傳遞友誼”的相關(guān)信息。有時在地圖前徜徉凝思,有時在書店里翻閱資料,查詢胡椒的功效及產(chǎn)地,尋找一些微妙的感受,企圖給這美好的回憶增色添彩。
記得奶奶還講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一年春天,到了燕子回歸的時候了,可遲遲不見我家燕子歸來,奶奶早晚都要上房頂觀看,她多么盼望天際飄來燕子的影子啊!那年風(fēng)多雨多,天災(zāi)頻頻。一天的黃昏,一只燕子迎風(fēng)飛來,無力地落在院子里的擱條(搭衣物的繩索)上,它那極度疲乏的身影被奶奶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是,燕子嘴里銜著一個小布袋。奶奶上前把燕子捧在手里,這時發(fā)現(xiàn),布袋的口繩緊緊系著另外一只燕子的半截小腿。這腿骨瘦嶙峋,血跡斑斑。怎么回事?分明是途中遭遇不測!不是遇見歹人就是什么利器斬掉了腿,那只燕子性命未卜。也不知伴侶費盡多少周折、冒多大風(fēng)險才把布袋銜回,可敬!
奶奶說,這只家燕沒等天明就氣死了。奶奶把它埋進院中的樹坑里,傷心得幾天睡不著覺。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這個故事一直在我心里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我查閱過相關(guān)資料,了解家燕的生活習(xí)性,但我更知道家燕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典范,缺點是感情脆弱、經(jīng)受不住一點打擊。能把“愛人”的意愿完成,在動物界除了人類,恐怕就屬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