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
本邑有桃林,林有綿綿千紅桃花。
偷得半日暇余,拋下塵世羈絆,與友趨之賞花,只為在桃林中享受一份靜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边h岫霧繞嵐移,這方桃林挑剔得很,不在荒郊野嶺,不在渚岸水湄,卻在三面峭壁懷抱的小平丘之中,面積不大,卻也一目疏朗。抬首遠眺,但見鶯飛草長的時節(jié),芳草凝碧,鵝黃初抽,滿坡綴翠,柳陌含煙。人說姹紫嫣紅的桃花是一闋曼妙婉約的詞,雖在春寒料峭之中,卻顯幾分鐘靈毓秀,那濃濃粉面,有著風(fēng)華逼人的韻味,含羞嬌滴的面顏,卻是東風(fēng)輕撩滋潤的結(jié)果。忘情者此時不忘情,如同蜂擁蝶迷般趨之若鶩。春風(fēng)卻是如此有神功,一夜之間讓這世間尤物被人間尊為神靈。涌入桃林者,無不以為這廂福地為一壇醉人的女兒紅?;艋麸L(fēng)塵,被這方神圣的土地摒棄千里,陰翳的憂愁,被這股清純的靈氣氤氳。微醺的歲月,迷蒙了睿智的眼眸,只剩下逍遙的風(fēng)骨,一任群芳來妒。
桃林中,二八含春的少女,最是雀躍,裙袂飛揚,似在追逐她們的青春夢。時而嬌聲低語,時而喧咋欲聾,不時引得旁人側(cè)目而視。
面對桃花,心怡神清,頓覺天廓地廣。思往昔,又該有多少恩恩怨怨,多少愁腸翳肚?多少紅男綠女佇立于這千古瀲滟的花叢前,多愁善感般的采下一掬晶瑩的胭脂淚,凄凄然的淚水潸然而下。那年年歷經(jīng)磨難的花劫,世人又有多少能理解個中滋味?
那個繾綣多情的崔公子,決不會在人面桃花的沸揚中安穩(wěn),說不定他也會身置其中,嗅嗅這令他魂縈夢繞的桃海,念念他“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的情愫。巫山曾惹錦繡青衿,芳郊那縷叫崔公子神魂顛倒的情愫,釀就了苦苦的凄聲,逝去的鶯聲何在?孑然吊影,憑空追思,不禁黯然神傷。那簾幽夢何嘗不令他斷腸傷懷?剪不斷理還亂的茫茫思緒都從記憶的殘夢中分析成片片飛絮,遺下泣血般的相思。試想,即使他毫無心情于玉案上揮毫,但后人也不得不由為他傷感而吟下這刻骨的傷心詞——
臨江仙·再尋桃花
風(fēng)向寒花追逝夢,巫山曾惹青衿。蹉跎猶羨月光明,鶯聲憐舊影,霜降語誰聆。
熬雪一春君已識,朱唇半點含情。寒蟬不念雨霖鈴,煙消妃子媚,蕊敗尚藏英。
“桃花落,閑池閣”的放翁,滿懷悲懣,天設(shè)地生般的,在那傷心橋下,與心上人不期而遇,冥冥中勾起那肝腸欲斷的痛憶。傷情最是難憶時,桃花劫,斷人腸,紅顏憔悴,人望何處,人歸何方?唯有這清淚兩行,伴隨著苦命的一對情種,郁郁而為,遺情骨毀形銷,最終卻為花而傷,為花而亡。傷哉,哀哉。衷腸尚可留千古,柔情只為多情郎。只是愁煞了這曠世無二的桃花劫!
桃林深處,隨時可窺云山水闊柔情。恣意飛舞的微雨,如煙似霧,似幻如夢,裊裊騰升,在林中依偎縈繞。癡情游客端的是有幸于甘霖中的滋潤,如撥動著心中那根弦。雨留情,桃留情,朵朵桃蕊,如漫漶千古的清香,晃響悱惻幽遠的相思曲。君不見,滿林飛紅,飄紅了如泣如訴的旋律;一川芳草,染綠春愁,讓無數(shù)寂寥的癡情客桃邊著墨,一詠人間纏綿的“人面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