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雁,周雅琴,宋鵬
(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山西太原 030006)
經濟與管理研究
勢科學視角下的財務治理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
郝曉雁,周雅琴,宋鵬
(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山西太原 030006)
在分析治理力以及構建以太極為恒等元的數(shù)學群結構對稱治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勢視角下財務治理的內涵:其主體為利益相關信息人,適用財務勢階論,具有微元化發(fā)展趨勢;時空角度四象限治理環(huán)境下,治理結構要遵循動態(tài)對稱原則;在治理文化場中,五個治理機制(信息驅動機制、財務決策機制、財務監(jiān)督評價機制、財務激勵機制和財務治理和諧機制)要發(fā)揮作用。
財務治理;利益相關者;財權;勢科學
(一)財務治理研究現(xiàn)狀
財務治理是我國學者提出的本土化理論。西方財務治理研究以實證研究為主,內容散見于公司治理、公司金融和股權結構等研究中,基本不涉及財務治理的研究,也沒有人明確提出“財務治理”。治理理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廣泛應用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為傳統(tǒng)的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提供框架性解釋和宏觀指導。90年代中期我國學術界開始關注公司治理,2007年其學術關注度達到頂峰,近期也仍是熱點研究領域。21世紀初,在公司治理理論和財務理論的推動下,財務治理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被我國學者提出,2001年以后關于財務治理的學術文章成倍增長,在財務治理的主體、客體、目標、核心、結構、模式、理論框架、治理效率和治理機制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整體來看,財務治理研究仍處于理論研究的初期,以規(guī)范研究為主,實證研究較少,有待于深入拓展。
(二)勢科學研究現(xiàn)狀
國外學者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勢”,但關于“勢”的近義詞——“負熵”的研究已有很多,對于“熵”的研究更是以熱力學為起源,在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中得到了深入挖掘。李德昌通過研究信息動力學,結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明確提出了勢科學理論。具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勢不僅僅是“負熵”,它還擁有更多的內涵,在科學的邏輯推演下,上升到科學的高度。
(三)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國內的勢科學和財務治理研究至今沒有交集。勢科學研究雖然涉及到管理學問題,從理性信息人假設、管理信息勢、對稱化管理、管理不確定性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但很少涉及經濟學問題,目前也沒有關于勢科學與財務治理的融合研究。
信息經濟時代整體環(huán)境的變革,動搖了傳統(tǒng)財務治理理論研究的根基,為了突破財務治理理論研究的瓶頸,迫切需要新的研究視角。將財務治理和勢科學兩個差別很大、貌似無關的學科聯(lián)系起來,符合“差別促進聯(lián)系,聯(lián)系擴大差別”的勢科學運行機制。本文將嘗試從勢科學的視角,對財務治理理論進行創(chuàng)新。
(一)治理力
物質作用力是對物質世界中物質相互作用的一種抽象,信息作用力即對信息世界中信息相互作用的一種抽象,簡稱“信息力”。“勢”可以分解為“執(zhí)”和“力”,即現(xiàn)代管理學所說的“執(zhí)行力”。財務治理要得到全方位的貫徹執(zhí)行,必須重視“治理力”,即財務治理的執(zhí)行力,要造勢,營造“治理勢”。根據勢科學的信息力定義,治理力定義如下:
治理力=治理環(huán)境風險指數(shù)×治理勢×關系阻尼(即關系粘性)(公式1)
治理勢即不同利益相關者構成的一種合理的關系結構,而關系阻尼即關系粘性,是指每個利益相關者對這種關系結構的依賴性。“勢”不等于“力”,有勢必有力,但有力不一定有勢。在治理環(huán)境完全確定,即風險指數(shù)=1時,治理力退化為管理力。然而,企業(yè)所處的治理環(huán)境總是不確定的,即風險指數(shù)>1,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大,越需要治理。當環(huán)境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時,如果沒有各種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個體之間的關系平滑,不存在依賴也沒有摩擦,那么治理勢就無法產生執(zhí)行力。只有個體之間產生關聯(lián),存在黏性,治理勢才能發(fā)揮作用,產生治理力。當勢場中的個體無法改變治理勢的作用時,只能通過調節(jié)關系,減少信息阻尼,減弱治理力的作用。
(二)以太極為恒等元的數(shù)學群結構對稱治理
《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與象征,涵蓋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與智慧,是一部“人更三圣,世歷三古”的中國文化史。借用太極陰陽圖來描述管理與治理、公司管理與公司治理、財務管理與財務治理的關系再合適不過。筆者根據對現(xiàn)有理論的理解和認識,結合群論,通過邏輯思維繪制出以太極為恒等元的數(shù)學群結構對稱治理圖。
圖1 以太極為恒等元的數(shù)學群結構對稱治理圖
“管理——公司管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框架”和“治理——公司治理——財務治理——財務治理框架”分別構成太極圖的陰陽兩極?!吨芤住烦珜б恢掳賾],殊途同歸,管理與治理之間也是如此。管理的極致是治理,治理的化簡是管理,而公司與財務不過是求導與積分過程中的過渡項,從資源到資本,從產權到財權,從資源到產權,從資本到財權,資本的運作機制和財權的配置如齒輪般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資本結構的基礎上對財務管理和財務治理進行細化。
(三)財務治理定義
基于勢科學的視角,筆者認為,財務治理是財權在利益相關信息人之間的最優(yōu)配置,在治理文化場中,信息驅動機制、財務決策機制、財務監(jiān)督評價機制、財務激勵機制、財務治理和諧機制保障信息流和財權流在對稱化財務治理結構中運行,在適應內外部環(huán)境過程中將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的一種動態(tài)制度安排。
(一)利益相關信息人
人具有復雜多變、因人而異的特點,任何關于人的假設都有局限性,假設的有效性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信度。21世紀是信息經濟社會,人類從“物質人”、“社會人”發(fā)展到“理性信息人”,以“理性信息人”[1-3]為中心的“新”經濟必然不同于以往的“舊”經濟。因此,新經濟時代的財務治理主體應當以理性信息人假設為主。“理性”是科學研究的邏輯基礎,雖然行為經濟學認為人是“非理性”的,但從理性信息人的假設出發(fā),人依然是“理性”的,只不過不是“經濟理性”,而是“信息理性”。
基于理性信息人假設的公司財務治理相關利益者可以稱為利益相關信息人,包括外部利益相關信息人和內部利益相關信息人。外部利益相關信息人包括中小股東、債權人、證券市場、勞動力市場、經理市場、政府部門和客戶等,內部利益相關信息人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監(jiān)事會和員工等。不同主體之間所擁有的要素差異、角色差異、立場差異、利益差異、權力差異、情感差異等促進了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在聯(lián)系與合作的過程中,各個主體的要素、角色、立場、利益、權力和情感等得到了強化、細化和專業(yè)化發(fā)展,利益相關度和談判能力等條件決定了利益相關信息人公司治理的參與度。
無論是從信息不對稱、利益相關度還是談判能力等角度來看,內部利益相關信息人的信息勢要強于外部相關信息人,“內部人控制”現(xiàn)象就是很好的證明。
(二)財務勢階論
筆者認為,財務分層論可以拓展為財務勢階論,即將企業(yè)內外部因素按所含勢進行劃分,將同一梯度范圍內的勢元素放在同階進行管理,每一階的勢元素采用類似的財務治理結構。例如,依據各主體對企業(yè)關心程度與影響程度的不同,內外部利益相關信息人可以分為四階進行治理,如圖2所示。以關心程度為X軸,以影響程度為Y軸構建二維信息相空間,以ab、cd、ef、gh為四個等位面(也可稱為等勢面),X軸與Y軸圍成的二維平面可以劃分為Ⅰ、Ⅱ、Ⅲ、Ⅳ和其他五個區(qū)域,距離原點越遠的區(qū)域勢越大。
圖2 財務勢階信息相空間
每一階的治理內容各有側重,其中,Ⅳ階包括核心利益相關信息人(所有者、股東會、大股東、公司戰(zhàn)略決策機構),其治理體系最為復雜、全面,側重于財務綜合治理;Ⅲ階包括強利益相關信息人(董事會、經理層、財務經理、監(jiān)事會、內外部審計機構),其治理體系最為細致入微,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并重;Ⅱ階包括中強利益相關信息人(政府、債權人、資本市場等),其治理體系側重于信號傳遞;Ⅰ階包括弱利益相關信息人(普通員工、外部小股東、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信息人),該階重在意識的培養(yǎng)。
圖3 財務勢階主體的嬗變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勢既可以蓄積,也可能耗散,財務治理主體將隨著自身信息勢的強弱變化在各區(qū)域內游走,如圖3所示。處于Ⅰ階的弱利益相關信息人可以“抱團”組成一個集合,增強自身的信息勢,改善信息不對稱情況,提高所處的勢階區(qū)域;處于Ⅳ階的核心利益相關信息人會由于控股權、經營權等財權的過度分散而從高階“退位讓賢”;處于Ⅲ階的強利益相關信息人會在公司股權較為分散時,依托內外部較強的信息不對稱而進階,導致內部人控制、委托代理失衡等問題的出現(xiàn)。
(三)信息時代的主體嬗變
在社會量子化趨勢的背景下,信息時代理性信息人假設下的財務治理主體將向微元化發(fā)展,注重個體的特性,將人抽象為信息元,我們從六維信息勢角度對其行為進行研究。微元化發(fā)展從主體個數(shù)上看,財務治理主體維數(shù)的增多,不利于成本控制,財務治理效率會降低;但從信息維度上看,所有的利益相關信息人,無論主體差異如何,都可以歸結為六個維度的差異,而且每個維度都可以通過信息量衡量,這實際上簡化了主體的復雜性,為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和公司價值奠定了基礎。
(四)利益相關信息人的價值最大化
勢科學視角下的利益相關信息人價值最大化目標,將主體局限為利益相關信息人,只有當利益主體之間建立聯(lián)系,存在信息交流之時才相關,其才有可能關心公司的發(fā)展狀況。出于本能,各類利益相關信息人會自發(fā)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個性化的發(fā)展過程中實現(xiàn)價值最大化。在開放系統(tǒng)中,信息勢可以蓄積,也可以耗散。在多重信息勢的此消彼長中,個體信息勢的增強帶動了區(qū)域信息勢增強,最終促進整體信息勢的增強,從而實現(xiàn)了大多數(shù)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最大化,乃至價值的最大化。
(一)信息勢最大的是財權
在信息社會,財務治理的客體是信息勢最大的財權。信息社會的理性信息人擁有權力、貨幣、知識、藝術、情感和虛擬六個基本維度以及時間和空間兩個綜合維度。六個基本維度構成了信息人生存的六維信息勢,其中,權力信息勢、貨幣信息勢、知識信息勢是顯勢,藝術信息勢、情感信息勢、虛擬信息勢是潛勢。信息人的生存遵循既獨立又統(tǒng)一的八維“不變性”機制,尋求“貨幣、權力、知識、空間”四維顯勢和“情感、藝術、虛擬、時間”四維隱勢的對稱發(fā)展,追求“綜合信息最大化”。
財權與產權本質上具有同源性,均是某一主體所擁有的權利,但權利的范圍有所區(qū)別。產權包括物權、人事權和狹義上的財權等,是對實物和價值兩個形態(tài)的財產進行管理。其中,財權與抽象的貨幣資本緊密相聯(lián),比物權和人事權更加有“權”有“勢”。財權起源于產權主體,是對價值形態(tài)資本進行管理,但財權不局限于產權,在收益權、投資權、籌資權的基礎上還有財務治理權和財務控制權。
財權表現(xiàn)為對財力的支配權,與抽象的財產權利和貨幣資本緊密相聯(lián),在產權構成要素中的信息顯勢最大,因為權力信息勢和貨幣信息勢最大,而信息潛勢不易衡量,我們只能從主觀經驗判斷財權的綜合信息勢最大。所以,財權作為財務治理客體更為適合。
(二)作用量最小的是財權配置
財務治理的核心在于財權配置。將物質作用的作用量原理引入信息作用中,在作用量最小原理指導下,公司追求最小化投入與最大化產出,對財權這類稀缺資源在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優(yōu)化配置,以期利用最小的治理成本獲得最大的治理收益。在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的過程中,治理者可以選擇最優(yōu)的路徑,使企業(yè)在一定時間內創(chuàng)造的價值最大。要使財權在傳播路徑中的作用量最小,必須選擇傳播的最優(yōu)路徑,而非最短路徑。財權配置是在財權變分的過程中進行財權分配,在作用過程中化解矛盾。利用作用量最小的路徑對財權進行有序分配,協(xié)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實現(xiàn)責、權、利平衡;通過矛盾化解,可以降低組織的不確定性,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率。
圖4 勢科學視角下的財務配置圖
勢科學視角下的財權配置情況如圖4所示。財權可以劃分為內部財權和外部財權,其中,內部財權以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為主,可分為三層,即重大財權、中等財權和小額財權;外部財權以監(jiān)督權、參與權和相機治理權為主,按照參與程度可以分為強參與、中等參與和弱參與。不同層次的利益相關信息人所具有的權力各不相同,如股東會具有收益分配權、財務最終決策權和財務監(jiān)督權等,董事會具有重大財務決策權,經理層具有日常財務決策權,監(jiān)事會具有財務監(jiān)督權,財務經理具有財務執(zhí)行權。
財務治理環(huán)境的風險程度影響著治理的執(zhí)行力度,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越大,越需要治理。因此,我們將對財務治理的內外部治理環(huán)境進行分析。
理性信息人的綜合維度——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能夠很好地解釋治理環(huán)境。將特定的信息元放入不同的勢場中,空間信息量可以提升空間信息位,營造空間信息強勢,而時間信息量可以提升時間信息位,營造時間信息強勢,空間信息與時間信息既綜合又獨立。
從空間上看,財務治理環(huán)境包括內部治理環(huán)境和外部治理環(huán)境,而狹義的財務治理僅指內部治理環(huán)境。隨著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國家治理能力將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發(fā)展,外部治理環(huán)境的改善將實現(xiàn)內外治理環(huán)境的平衡。從時間上看,治理環(huán)境可以分為陽態(tài)(或常態(tài))治理環(huán)境和陰態(tài)治理環(huán)境[4]?!兑讉鳌吩疲骸耙魂幰魂栔^道”。該理論闡述了《易經》的基本原理,發(fā)展了中國古代的陰陽觀念,將其用于治理環(huán)境的分析同樣適用。陽態(tài)治理環(huán)境和陰態(tài)治理環(huán)境的動態(tài)交替、循環(huán)往復過程,構成了企業(yè)的生存之道。從時空的角度來看,治理環(huán)境可以分為陽態(tài)內部治理環(huán)境、陽態(tài)外部治理環(huán)境、陰態(tài)內部治理環(huán)境和陰態(tài)外部治理環(huán)境,如圖5四象限外部環(huán)境分析圖所示。
圖5 四象限外部環(huán)境分析圖
財務治理的基礎是財務治理結構,合理、優(yōu)化的財務治理結構能夠把差別很大的財務治理主體、客體與目標以最有效的路徑聯(lián)系起來。財務治理結構的設計越有序,組織越合理,信息量越大,運行就越有保障,財務治理效率也越高,企業(yè)在競爭中就越強勢。
勢科學視角下的財務治理結構需遵循一個根本原則——動態(tài)對稱原則。對稱包括不同層次、不同維度、不同時空的對稱,動態(tài)對稱原則強調了從不對稱到對稱的動態(tài)演變過程,實現(xiàn)了信息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轉化,當發(fā)生非線性分叉引發(fā)創(chuàng)新和風險時,新一輪的演變就開始,每一輪演變中量的積累又會帶來下一輪質的提升。
對稱化財務治理結構是企業(yè)財務治理結構的可靠選擇。對稱化要素相反相成,差別最大,聯(lián)系最緊,信息量最大,競爭力也最強,因此,建立在對稱化要素之上的財務治理對稱結構具有強大的信息勢,對稱信息量最大、勢最大時可以消除最大的不確定性,實現(xiàn)財務治理的穩(wěn)定。建立對稱化財務治理結構,要從資本結構出發(fā),通過對稱化設計和人文安排優(yōu)化公司的資本結構,建立有序和諧的資本結構,并對財務治理結構中的要素進行對稱格式化,根據公司自身的特色,選擇采用簡單的線性治理、中端的非線性治理、復雜的矩陣治理。
鑒于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英美模式、德國模式、日本模式和東南亞模式下財務治理結構的趨同化發(fā)展,用“差別促進聯(lián)系,聯(lián)系擴大差別”的勢運行機制來解釋再合適不過。各國財務治理結構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證明世界范圍內不存在唯一的最優(yōu)資本結構安排和治理結構,企業(yè)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財務治理結構。然而,基于不同資本結構的財務治理趨同是相對的,只能是大致趨同,趨同中融合彼此的優(yōu)勢,強調自身的特色,實現(xiàn)求同存異。
“差別促進聯(lián)系,聯(lián)系擴大差別”是勢科學的運行機制。在動態(tài)對稱原則的指導下,應構建多元對稱的財務治理結構,形成群對稱結構。制度造勢,治理成群;治理造勢,管理成群;管理造勢,組織成群;組織造勢,集團成群。
勢視角下的財務治理機制是處于財務治理文化場中,與財務治理結構協(xié)同,通過信息驅動機制為財務治理提供動力來源,財務決策機制保障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在內外部共同進行監(jiān)督的財務監(jiān)督評價機制下,借鑒績效評價的結果為財務激勵機制提供依據,并最終實現(xiàn)財務治理的和諧。
[1]李德昌.信息人社會學——勢科學與第六維生存[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2-44.
[2]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學——勢科學與教育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22-33.
[3]李德昌.人類本性的嬗變與理性信息人假設的現(xiàn)代意義——信息人社會與勢科學理論研究之三[J].閱江學刊,2012(01):12-20.
[4]李心合.會計的新職能與陰態(tài)財務學的新構造[J].財務與會計,2009(12):61-63.
[責任編輯:高?。?/p>
Theory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i Science
HAO Xiao-yan,ZHOU Ya-qin,SONG Peng
(School of Accounting,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The base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is shaking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conomy.After analyzing governance power with information power and mathematical group structure symmetrical governance introduced with Tai Ji ideology,Shi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comes out.People from different interests’level can be put in financial potential order theory.The body in the future will be more micro.Under four quadrant governance environment in angles of time and space,a symmetric finan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needs to be built under dynamic symmetry principle.Five governance mechanism,including information driving mechanism,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incentive mechanism and harmony mechanism,play a role among the governance culture field.Finall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The future researches between Shi science and financial governance go on in three aspects-theory,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deeply.
financial management;stakeholders;financial power;Shi science
F23
A
2095-106X(2015)03-0090-05
10.13782/j.cnki.2095-106X.2015.03.015
2015-08-05
山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GH-13045);山西省社科聯(lián)2011至2012年度重點課題(SSKLZDKT2011025)
郝曉雁(1970-),女,河南孟州人,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財務管理、會計和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