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雙,蔣豐一,強建宏
(上海大學a.經(jīng)濟學院;b.社科學院,上海200000)
人民幣國際化成本收益分析
陳雙雙a,蔣豐一b,強建宏a
(上海大學a.經(jīng)濟學院;b.社科學院,上海200000)
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中國與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的日益深入,人民幣在世界經(jīng)濟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自從2009年實現(xiàn)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后,人民幣不斷實現(xiàn)周邊化,其區(qū)域化、國際化的趨勢越發(fā)明顯。然而,貨幣國際化對于發(fā)行國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并存。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有哪些利弊、是否需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就成為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人民幣;國際化;成本收益
首先,關于貨幣國際化的內涵,Ramona Orastean(2013),陳雨露、王芳、楊明(2005)都認為,貨幣國際化是指一種貨幣突破國別界限,在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中行使交易媒介、價值尺度、貯藏手段等職能;高海紅、余永定(2009)指出,國際貨幣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貨幣替代、投資計價以及貿易和金融交易,同時也可用作官方儲備、外匯干預的載體貨幣以及釘住匯率的錨貨幣。那么,關于人民幣的國際化,張宇燕(2010)認為則是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經(jīng)濟金融往來的計價、結算與儲備貨幣的過程;劉考場、余運英(2010)將人民幣國際化定義為人民幣由目前所處的自由兌換貨幣初期向國際貨幣邁進的過程。
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鑄幣稅收入和計價、結算等金融性收益
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可以帶來鑄幣稅收入,其中有相當部分來自于貨幣貶值所帶來的通貨膨脹稅。因為隨著國際貨幣購買力的降低,貨幣發(fā)行國負債實際價值的減少相當于變相收取了通脹稅。鑄幣稅收入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國際化帶來的境外鑄幣稅收入和國際化后減少對美元鑄幣稅的支付所帶來的隱性增加。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后,國外央行持有的境外儲備資產意味著為我國銀行體系和政府提供了巨額資金來源,這部分資金通過銀行體系和政府財政支出機制必將轉換成可貸資金并創(chuàng)造收益機會,而且在國際貨幣交易中提供結算、支付等服務可以獲得傭金收入。
(二)降低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
人民幣國際化以后,中國進出口商便以本國貨幣計價結算,有效降低了由他國貨幣價值變動帶來的匯率風險;同時,企業(yè)可以不用對對外收支進行套期保值,從而降低企業(yè)的交易成本,給進出口商帶來極大便利。除此之外,本國金融機構發(fā)行本國貨幣計價的債券,能夠享受無匯率風險的低借貸成本,這將對我國企業(yè)對外貿易和國際投資提供極大的便利。
(三)降低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
人民幣國際化后,我國可以通過貿易逆差和對外投資輸出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切斷貿易順差、基礎貨幣和外匯儲備之間的關聯(lián)關系,從而適當降低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
(四)深化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促進國內金融業(yè)發(fā)展
人民幣國際化后,央行貨幣政策更具獨立性,因為匯率的調整不用再擔心貨幣錯配,使得金融市場更具靈活性。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匯率機制及匯率政策必然要增加靈活性,利率形成機制也會加速市場化,人民幣可兌換和資本項目開放的步伐會逐步加快,這將會催化國內金融服務業(yè)的革新。另外,國內和區(qū)域內的金融機構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將金融資產以本幣計價發(fā)行交易,在全球金融活動中得到更多機會,促進本國和區(qū)域內金融機構的發(fā)展,同時也加快上海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五)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提高我國在國際機構中的地位,我國政治影響力能夠進一步提高,并且那些使用人民幣的國家將對我國經(jīng)濟形成依賴,在國際事務中將具有更大發(fā)言權和影響力,中國融入世界經(jīng)濟大舞臺的速度也將大大加快。
此外,人民幣將會成為世界關鍵貨幣之一,這會有助于建立一個更加平衡和穩(wěn)定的全球金融體系,提高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過程中的話語權。
(一)遭遇特里芬難題
特里芬難題意味著我國不僅要承受國際收支逆差和資本外流,還需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這就可能使貨幣政策決策面臨兩難困境。中國經(jīng)濟如果要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就需要維持巨額貿易順差。但是,這樣對外投資又將相對不足,導致貿易逆差國家的人民幣短缺,人民幣供不應求,就會面臨持續(xù)升值的壓力,而人民幣一旦升值則會產生貿易逆差,當在逆差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引起人們對該國貨幣的信任危機,進而削弱了人們持有該貨幣的意愿,降低其國際化基礎。因此,我國可能也會在以貿易逆差的狀態(tài)和其他國家進行往來時,不能很好地平衡本幣貶值和保持幣值穩(wěn)定之間的問題。
(二)降低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人民幣國際化以后會在中國境內外產生巨額的資金流動,這樣的資金流動會影響到中國國內的貨幣政策,因為一旦國內與境外的資金流動變得活躍,就有可能阻礙貨幣政策對內調控的有效性。例如,央行為了收緊國內流動性加息時,境外的投資者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會將人民幣投資在中國,從而導致國內人民幣供應反而增加,與央行政策目的背道而馳,無法達到緊縮的目的。尤其是人民幣國際化以后,國內的金融市場將更加復雜,宏觀調控的傳遞途徑將不再單一,加上資本境內外流動都可能會影響宏觀經(jīng)濟的穩(wěn)定,這些都會削弱我國的宏觀調控有效性。
(三)國際投機資金的攻擊,增加本國匯率的波動
貨幣國際化后,投機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輕易得到該貨幣,貨幣發(fā)行國將非常容易遭受國際投機者的攻擊,例如馬來西亞林吉特。如果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資金便可通過境內賬戶跨境流動,也可在境外市場上發(fā)生人民幣和外幣的買賣,假如二者同時進行,便會遭遇投機交易,導致人民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對我國經(jīng)濟金融穩(wěn)定產生不利影響。
(四)人民幣升值,產生貿易逆差和債務負擔
人民幣國際化后,人民幣將會作為國際貨幣更多被世界各國政府和投資者持有,從而導致人民幣升值。但人民幣升值卻提高了出口企業(yè)產品的價格,降低了我國的出口競爭力。另外,人民幣輸出需要資本外流和貿易逆差,但是大量的貿易逆差將使我國國際收支失衡,貿易收支趨于惡化。而且由此形成的債務,也可能使我國負擔加重。
整體來講,實現(xiàn)人民幣國際化利大于弊。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fā)行權對于一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不僅能獲得鑄幣稅收入和計價、結算等金融性收益,還可以降低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降低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深化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和促進國內金融業(yè)發(fā)展,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同時也應該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也將為我國經(jīng)濟帶來不確定因素,比如,遭遇特里芬難題、降低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宏觀調控難度加大、國際投機資金的攻擊、增加本國匯率的波動、人民幣升值、產生貿易逆差和債務負擔等。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揚長避短,爭取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收益,同時又可以將成本降到最低,是我國政府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1]陳學彬,李忠.貨幣國際化的全球經(jīng)驗與啟示[J].財貿經(jīng)濟,2012,(2):45-52.
[2]陳雨露,王芳,楊明.作為國家競爭戰(zhàn)略的貨幣國際化:美元的經(jīng)驗證據(jù)——兼論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J].經(jīng)濟研究,2005,(2):35-45.
[3]余永定.再論人民幣國際化[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1,(5):7-15.
[4]李婧.人民幣匯率制度與人民幣國際化[J].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9,11(2):76-84.
[5]高海紅,余永定.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與條件[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0,(1):46-65.
[6]姜波克,張青龍.國際貨幣的兩難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考[J].學習與探索,2005,(4):17-24.
[7]劉考場,余運英.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考[J].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0,(10):43-46.
[8]何慧剛.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選擇和路徑安排[J].經(jīng)濟管理,2007,29(5):10-16.
[9]Edward Kwon.China'sMonetary Power: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J].Pacific Focus,2015,(1):78-102.
[10]Ramona Orastean.Chinese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Present and Expectations[J].Procedia Econom icsand Finance,2013,(6):683-687.
[11]W endy Dobson、PaulR.Masson.W ill the renm inbibecomeaworld currency?[J].ChinaEconom ic Review,2009,(20):124-135
[12]Barry Eichengreen.The renm inbias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J].Journalof Policy Modeling,2011,(33):723-730.
[13]Ian Sheldon.Commentson:“Is the Chinese grow thm iracle built to last?”and“W ill the renm inbibecome aworld currency?”[J].China Econom ic Review,2009,(20):136-139.
【責任編輯 李 楠】
F832.6
A
1673-291X(2016)23-0004-02
2016-08-16
陳雙雙(1991-),女,碩士研究生,從事世界經(jīng)濟研究;蔣豐一(1990-),女,碩士研究生,從事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強建宏(1991-),男,碩士研究生,從事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