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鋼結構的建筑工程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并得以廣泛應用。隨著鋼結構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其施工技術的難度也逐漸增大,人們對它的安裝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質量問題也備受關注。本文對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安全與質量控制的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一、單層鋼結構安裝工程施工技術
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核對進場資料、質量證明、設計變更、圖紙等技術資料;圖紙的自審和會審;落實深化施工組織設計,做好起吊前的準備工作;掌握安裝前后的外界環(huán)境;抗剪槽和墊板的設置;基礎驗收工作。
2、施工技術要點
2.1鋼柱的安裝
設置標高觀測點和中心線標準,標高觀測點的設置應與牛腿支撐面為基準,為便于觀察,無牛腿柱應以柱頂端與桁架連接的最后一個安裝孔中心為基準;中心線標志應符合相應規(guī)定;多節(jié)柱安裝時,宜將柱組裝后再整體吊裝;鋼柱吊裝后應進行調整,如陽光側面照射和溫差等引起的偏差柱子安裝后允許偏差應符合相應規(guī)定;對于長細比較大的構件,吊裝前應增加臨時補強措施,吊裝后應及時增加側向穩(wěn)定措施;吊車梁和屋架安裝后,進行總體水平、標高調整,然后再進行固定連接。
2.2吊車梁的安裝
應在柱子第一次校正的柱間支撐安裝后進行,安裝順序從有柱間支撐的跨間開始,吊裝后的吊車梁應進行臨時固定;吊車梁的校正應在屋面系統(tǒng)構件安裝并永久連接后進行,其允許偏差應符合相應規(guī)定;吊車梁標高的校正可通過調整柱底板下調位螺母或墊板厚度進行,必要時亦可在吊車梁與牛腿間增加墊板方式進行調整;吊車梁與輔助桁架的安裝應采用拼裝后整體吊裝,其側向彎曲、扭曲和垂直度應符合規(guī)定;吊車梁下翼緣與柱牛腿的連接應符合相應規(guī)定。
二、多層和高層鋼結構安裝工程施工技術
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檢查并標注定位軸線及標高的位置;檢查鋼柱基礎,包括基礎的中心線、標高、地腳螺栓等;安排鋼構件在現(xiàn)場的堆放位置;選擇起重機械;選擇吊裝方法;軸線、標高、螺栓允許偏差應符合相應規(guī)定。
2、施工技術要點
2.1鋼結構的安裝和校正
(1)鋼柱的吊裝和校正
鋼柱吊裝:應選用單機抬吊(旋轉法)或雙機臺吊(遞送法),并做好相應的保護。鋼柱吊裝時,可采用增加吊裝孔或是臨時吊耳的方式進行。單點起吊構件,應驗算吊裝孔或吊耳的強度;多點起吊的構件,還應驗算構件在橫向自重力和吊裝力作用下的構件整體穩(wěn)定性。鋼柱校正:應對鋼柱的垂直度、軸線、牛腿面標高進行初步檢驗,柱間的間距使用液壓千斤頂、鋼楔和鋼絲繩進行校正。
(2)鋼梁的吊裝與校正
鋼梁吊裝前,應于柱子牛腿處檢查標高和柱子之間的間隔距離,并在梁上裝好扶手和扶手繩,以便于等主梁吊裝就位以后,將扶手繩與鋼柱系牢,用以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鋼梁一般可以在鋼梁增加吊裝孔或臨時吊耳的方式進行,其位置取決于鋼梁的跨度。為了盡量減少高空作業(yè),保證工程質量,并加快吊裝的進度,可將梁、柱在地面組裝成排架以后再進行整體吊裝。鋼梁的校正需反復檢驗,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2.2鋼結構構件間的連接與固定
(1)鋼柱間的連接通常是使用全焊接連接或混合連接(翼緣采用坡口焊,腹板采用高強螺栓連接);主梁與鋼柱的連接一般是混合連接。
(2)次梁與主梁的連接多使用鉸接連接,在主梁腹板處通過連接板使用高強螺栓與連接梁腹板連接;在連續(xù)梁部位為固結,多為混合連接或全焊接連接。
(3)單節(jié)柱范圍內樓層梁安裝完成后,應先焊接頂層梁,再焊底層粱,最后焊接中間層梁,以使框架穩(wěn)定。柱節(jié)點上左右對稱梁應同時施焊,減少變形;而同一根梁的兩端不得同時施焊,保護焊縫施焊微漲縮空間。柱與柱對接施焊時,柱兩邊翼緣應由兩名焊工同時焊接。梁節(jié)點的焊接應先下翼緣,后上翼緣,以減少角變形。
(4)高強螺栓連接兩個連接構件的緊固順序是先主要構件,后次要構件;同一節(jié)點高強螺栓終擰順序應按規(guī)范先中間后兩邊順序進行。
(5)工字形構件的緊固順序是上翼緣—下翼緣—腹板;
(6)同一節(jié)柱上各梁柱節(jié)點的緊固順序是先柱子上部的梁柱節(jié)點緊固,然后柱子下部的梁柱節(jié)點緊固,最后柱子中部的梁柱節(jié)點緊固。
三、建筑鋼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
1、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工作
施工圖紙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據,施工前,要組織相關人員確定與施工圖紙有關的規(guī)范標準、工藝技術條件。
1.2做好鋼結構安裝施工的組織設計工作
鋼結構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審查的重點內容有: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及技術管理體系;對特殊工種進行培訓,合格后上崗;新工藝的設計開發(fā)及其評審;質量、進度控制的監(jiān)視與策略;施工計劃(工期)的節(jié)點控制。
2、做好現(xiàn)場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1做好工程測量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
編制控制方案、歸檔測量記錄、保護測量點線;對基準點、基準線、參考標高、控制網的復測和測量結果應注意復核。
2.2做好材料及機械設備的質量保證工作
材料質量保證工作:按計劃采購材料,按規(guī)定進行搬運、儲存和標識,按規(guī)定檢驗進貨材料,剔除不合格品;機械設備的質量保證工作:做好設備調配工作,做好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的工作,做好機械的維修與保養(yǎng)工作,以滿足施工需要。
2.3做好鋼結構基礎工程的質量控制
鋼結構工程一般都采用混凝土獨立柱基礎,基礎的混凝土及鋼筋、模板的施工與其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方法相同,而基礎獨立柱中預埋的螺栓是質量控制的重點,直接影響著鋼結構工程的安裝質量。施工單位應采用措施對單個螺栓及每組螺栓之間的間距、高低的偏差進行保障。
2.4鋼結構主體工程的質量控制
鋼構件安裝控制:在安裝柱、梁時,要檢查柱底板下的墊鐵是否墊實、墊平,是否符合規(guī)范;柱、梁是否垂直、位移、彎曲等,螺栓的擰緊程度以及摩擦面清理;當一切都驗收合格后,方可起吊。螺栓安裝控制:鋼結構工程中,一般使用高強螺栓和普通螺栓進行連接,每個螺栓的一端都不得墊2個以上墊片;螺栓孔不得采用氣割擴孔;螺栓擰緊后的外露螺紋不得少于2個螺距;在高強螺栓使用前,應檢查螺栓的合格證和復試單;安裝過程中的板疊接觸面應平整,接觸面必須大于75%,邊緣縫隙不得大于0.8mm,高強螺栓應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擴孔;高強螺栓不得作為臨時安裝螺栓;螺栓擰緊應按一個方向施擰,當天安裝的應終擰完畢,終擰完畢應逐個檢查,對欠擰、超擰的應進行補擰或更換。
2.5測量控制及校正
軸線、垂直度和標高的偏差是衡量建筑鋼結構安裝質量的重要指標,而測量則是其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在施工初期,應總結以往相關建筑鋼結構工程的安裝經驗,結合當前工程現(xiàn)狀,制定詳細的測量控制方案。在施工后,及時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單柱的測量校正,并綜合前一節(jié)柱的測量數(shù)據,對安裝鋼柱進行軸線偏移、垂直度、標高的調整,再安裝與此柱相連的其他構件;直至整體安裝完畢后,再通過專人對其進行系統(tǒng)測量并校正差錯項。另外,施工單位還需引入第三方測量單位,對結構安裝進行全過程的跟蹤測量,通過專業(yè)測量單位的介入對結構的整體測量形成一套系統(tǒng)、詳實的測量記錄,驗證了施工單位的測量結果,保證了建筑鋼結構工程的測量質量,確保了建筑鋼結構施工工程的順利、高效進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不斷加強鋼結構在建筑業(yè)中的應用,我們必須要嚴格控制好施工進度,優(yōu)化施工技術,通過不斷加強現(xiàn)場的施工技術改進和工序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使鋼結構施工工程的質量得到保證。只有高度重視施工的前期、過程以及后期竣工的每一道工序,在施工現(xiàn)場作業(yè)的時候加強監(jiān)督,才能夠保證鋼結構建筑的施工質量,才能夠提高建筑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進.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與管理[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3(06).
[2]盧杞炎.淺析加強建筑工程的鋼結構施工技術控制[J].科技咨詢導報.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