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重慶 400020
摘要:人工挖孔樁是一種通過人工開挖成孔,然后安放鋼筋籠,澆灌砼成樁的施工工藝。挖孔樁自身有很大的優(yōu)勢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于山區(qū)地段,大型機械設備不容易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地方,也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挖孔樁施工由工人在井下作業(yè),施工環(huán)境較差,危險程度高,因此,挖孔樁的施工質量和安全尤為重要。本文是以蒼溪美好廣場為例分析了人工挖孔樁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質量控制;蒼溪美好廣場
樁基礎作為建筑工程強制監(jiān)督內容之一,是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的重中之重,由于樁基工程的隱蔽性,給質量監(jiān)督帶來一定的難度。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深入開展,西南地區(qū)各類大型建筑層出不窮,對基礎質量的控制越發(fā)明顯。
引言
在保證整體工程順利按時的完工情況下,保證整個全部達到設計的功能和標準,所有分部分項工程均一次驗收通過,確保獲得“優(yōu)質工程獎”。同時整個工程也要保證工程安全生產,也要保證整個工程相關環(huán)境的完整性。
一、施工準備工作
1、施工技術準備
熟悉施工圖紙及水文地質資料,掌握施工區(qū)域不同高度范圍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地下水分布情況,根據(jù)工程特點和地質資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按樁基平面圖,設置樁位軸線、定位點,測量高程水準點。
2、現(xiàn)場施工準備
(1)組建施工管理機構和相應的專業(yè)施工隊伍,并進行進場前的教育;
(2)編制材料和設備供應計劃并做好材料采購供應,安排好施工機具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
(3)測設線路及標高的控制網(wǎng);
(4)確定施工范圍,平整場地,做好場區(qū)的臨時排水;
(5)落實季節(jié)性的施工措施。
(6)因現(xiàn)場地形復雜,場地不平整施工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人工挖孔樁施工,用小挖機進行配合施工。
3、施工機具準備
準備好施工工具,如挖孔施工工具、模板、通風、水泵、照明及動力電器等。主要的施工機械與配套設備的技術性能應能夠滿足施工需要。施工所需砂、石、鋼筋等原材經檢驗合格。
4、防雨、防汛和消防設施準備
施工期間,要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汛期,因此應特別注意做好雨季施工的防汛的準備工作。
(1)雷雨到來之前要及時使作業(yè)人員撤離到安全區(qū),注意保護好電源設備,并作好設備、機具的防雨工作;
(2)準備足夠數(shù)量的雨布,小雨時為未初凝的砼表面及時進行遮蓋,為現(xiàn)場操作工人備足雨衣;
二、施工控制要點
1.測量放線
⑴檢查復核控制樁各點,檢查其建筑基線尺寸是否符合點位。
⑵根據(jù)有關坐標、水準點,測定各軸線的位置與場地標高。對各軸的位置,均設置軸線編號,并加以標記,且做好臨時保護措施,不得隨意破壞。
⑶用全站儀、經緯儀及鋼尺依各軸線定出各樁位,用紅漆標在墊層上,待第一節(jié)護壁施工完成后再引入孔壁上,用紅油漆或水泥釘標志,作為挖孔依據(jù)。
⑷放好軸線后,及時報告監(jiān)理或甲方驗線,復核后方可開工。
⑸為了確保樁的垂直度達到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要求,井孔開挖時,應根據(jù)測量定位后的樁中引出“十”字線,在第一節(jié)井壁上作出標記,當挖孔完成拼裝護壁鋼模時,在“十”字線交點引吊樁中線,核校尺寸正確,沒有偏位后,才澆注護壁砼。
2.砼防踢護壁
樁孔開孔第一節(jié)土方時,挖孔土方深度約1m,護壁模板高出地面25cm,外側用高20cm的薄鐵皮封閉,護壁厚度和砼澆灌按設計要求施工,并插入4根長1m的Ф16鋼筋,作為安全欄網(wǎng)立柱,再用3道ф8鋼筋沿圓弧立柱鋼筋焊接形成防護網(wǎng)。
3.樁孔開挖
開挖順序,應視地層松緊、樁孔布置而定,地層緊密、地下水位不大的可同時開挖,但滲水量不大的可同時開挖,滲水量較大的孔,應超前開挖,集中抽水,降低其 它孔的水位,地下水位較大者宜對角開挖。若樁孔為梅花式布置,宜先開挖中孔。樁孔開挖時,先開挖樁孔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邊擴挖,控制好樁孔截面尺寸,根據(jù)土質的不同,確定開挖節(jié)段高度,在土質好的情況下,約為1m為宜,當土 層堅硬,不致坍陷時可加大到1.5m;當土層松軟如細沙土或含水量大的粘土時,開挖節(jié)段高度可減小至0.4~0.8m為一施工節(jié)段。挖孔直徑為:上口直徑 較樁徑大10 cm,下口直徑較樁徑大17 cm,成圓臺形。挖孔過程中做好原始錄,發(fā)現(xiàn)地質情況有變化時,應立即匯報,從施工工藝及安全設施上采取措施。4.護壁
護壁施工采取一節(jié)組合式鋼模板拼裝而成,拆上節(jié),支下節(jié),循環(huán)周轉使用,模板間用U形卡連接,或用螺栓連接,不另設支撐,以便澆灌混凝土和下一節(jié)挖土操作。混凝土用人工或機械拌制,用吊桶運輸人工澆筑。
(1)第一節(jié)井圈護臂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2)第一節(jié)井圈護臂井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3)護壁的厚度、拉結鋼筋、配筋、混凝土強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4)上下節(jié)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
(5)每節(jié)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xù)施工完畢;
(6)護壁混凝土必須保證密實,根據(jù)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
(7)護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進行;
(8)發(fā)現(xiàn)護壁有蜂窩、滲水現(xiàn)象時,應及時補強加以堵塞或導流,防止孔外水通過護壁流入樁子內,以防造成事故;
(9)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徑的極差不得大于50mm;
(10)灌注護壁混凝土時,可用敲擊模板或用竹桿木棒反復插搗;
(11)不得在樁孔水淹沒模板的情況下灌注所壁混凝土。
5.吊放灌注樁鋼筋籠
灌注樁鋼筋在按照設計加工、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用吊車起吊。鋼筋籠四周設置保護層墊塊。為防止鋼筋變形,可在鋼筋骨架內設置加強箍筋。鋼筋籠應對準孔位、垂直緩慢下沉,防止與孔壁摩擦、碰撞。第一段入孔后采用鋼管或者型鋼臨時擱置在護壁上,起吊第二節(jié)鋼筋籠,對正后焊接。焊接一般采用搭接焊或幫條焊。繼續(xù)下吊鋼筋籠直至設計位置后,立即固定。
6.澆筑砼
(1)澆注樁身砼時,當高度超過3m,應用串筒或溜槽。串筒末端離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防止產生砼離析現(xiàn)象。
(2)樁身砼要確保連續(xù)澆筑,如遇特殊原因,如機械故障,停電等,其間歇時間應小于砼初凝時間。
(3)澆筑速度是保證樁身砼密實性的一個重要指標。特別是對于有地下水壓的情況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樁身砼澆筑。對于深度超過10m的樁身以下部 分,砼坍落度較大時,其下落產生的沖擊力能使其密實,這部分砼可不用振搗,樁身砼能滿足均勻性和密實性。對于樁身上部砼澆筑要采取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施 工方法。分層厚度不宜超過0.5M,振搗以垂直插入為主,做到快插慢拔,并使插點均勻排列,防止漏振。振搗時,振棒應插入下層5~10CM,以保證砼上下 層的總體結合。
(4)如果地下水量大,且樁孔較深,提起水泵后樁孔內滲水過快,宜采用水下砼灌注方法施工。
(5)砼澆筑到樁頂時,應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三、結束語
雖然人工挖孔樁具有施工機具操作簡單,占用施工場地小,樁質量可靠,可全面展開,工期短等優(yōu)點被廣泛的應用,但是人工挖孔砼灌注樁又是一項施工工藝復雜、工序多、隱蔽性強的基礎工程,施工中應特別重視流砂、淤泥等不良地質、地下水等不利影響。為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必須嚴格按照科學方法組織施工,精心 管理,以促進建筑行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懿.人工挖孔灌注樁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M].2009
[2]劉君奎,董曉明,張素磊.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安全措施分析[J].2010,(4)
[3]呂勇.基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