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進行成本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建筑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而項目設計環(huán)節(jié)直接受到成本預算的影響。企業(yè)為了有效控制建筑設計成本,需要采取合理的結構設計方案,而結構設計也是保證建筑質量與施工進度的關鍵因素。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工程師更多考慮的是安全、適用、耐久這三大方面,但是卻沒有考慮建筑設計的經濟性,導致成本控制出現問題。在進行結構設計成本控制的過程中,并不是降低建筑的安全性,而是需要減少設計中的無效成本,保證以最少的資金,獲得最佳的效果。為了有效控制建筑結構設計成本,需要首先了解設計的意義,并且根據成本管理的實際問題,制定出有效的優(yōu)化方法,希望為廣大建筑企業(yè)管理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成本優(yōu)化
在建筑工程之中,成本管理工作長期沒有得到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設計階段,幾乎沒有系統性的成本管理方案,這種情況導致建筑設計過程出現大量成本浪費現象。為了提高建筑企業(yè)獲得的經濟效益,需要科學的分析設計成本對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才能保證建筑企業(yè)長遠發(fā)展。
一、建筑結構設計的概念
建筑結構設計主要是設計人員通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在滿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靈感。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新時代,建筑業(yè)的發(fā)展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基礎上,人們提出了更多的美學需求。雖然建筑的外觀不斷發(fā)生變化,但是非設計人員并沒有了解建筑設計的重要性,也沒有了解不同結構對建筑成本帶來的影響。根據大量數據進行統計,可以發(fā)現建筑的前期策劃、設計直接影響后期的項目投資,而結構設計成本可以達到總投資成本的40%左右,可以看出,控制建筑設計成本,對控制項目投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實現成本優(yōu)化的核心方法。
二、建筑結構設計成本控制的現有問題
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需要加強成本的管理與控制,但是目前的建筑設計工作,經常出現過度重視建筑設計效果,忽略了施工的難度與項目的經濟性。成本節(jié)約的基礎就是通過少量的設計成本,實現設計的根本性目標,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綜合工程使用需求、建筑特點、施工水平等因素,將其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范圍,實現最優(yōu)的設計效果。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將建筑工程分為多個階段,包括項目決策、規(guī)劃、建設等階段,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項目決策與規(guī)劃是影響成本管理控制的重點因素。在制定投資決策后,項目設計成為成本造價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而規(guī)劃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合理性會直接影響投資優(yōu)化的實際效果,建筑總造價則成為了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施工過程中,部分開發(fā)商并沒有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只是認為加強項目工程管理、投資預算管理、竣工成本管理就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但是這種情況經常導致施工階段出現浪費現象,也無法實現全過程的項目成本控制。受到認識不足的影響,建筑成本控制逐漸表現出消極、效率低、滯后性強的管理特點,管理呈現出無序性,而且管理層無法進行戰(zhàn)略化的全方位統籌管理工作。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方案不合理的問題,一旦沒有進行及時的控制,就無法完成全面的成本控制工作。建筑設計所需的成本僅為總投資的1%,但是這1%的工作卻會影響工程70%的成本,所以采取適當的設計成本優(yōu)化方案,對降低工程整體成本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許多開發(fā)商缺少對結構設計成本管理的了解,也沒有重視結構設計方案的適用性、合理性、經濟性,或者在進行對比分析的過程中,將工作重點完全放在戶型對比、施工圖預算、設計立面效果之上,并沒有進行深入的評估,缺少結構設計方案的整體性分析,沒有完全考慮到設計方案的技術性、經濟性、價格等要素。
三、結構設計成本優(yōu)化方案
在上世紀60年代國際上的建筑學者就開始了建筑成本控制的研究工作,通過成本管理方法,提高企業(yè)制定決策的效率與正確性,其中包括目標、作業(yè)等多種分析方法。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建筑成本逐漸完成了方法功能、價值、生命周期的分析工作,通過研究與總結,發(fā)現了精準且具備生命力的成本預測,可以使早期成本控制與市場預判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一)優(yōu)選結構類型
一般情況下,建筑結構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我國常見的結構類型為水平及豎向兩種體系。水平結構采取大跨度梁板,而豎向結構則是綜合框架、砌體、剪力墻、異形柱等結構??梢钥闯觯ㄖY構上的差別,對建筑成本造價也會造成較大影響,而建筑并不能以成本作為衡量建筑水平的關鍵,而是需要根據建設方施工水平、工程類型、工程期限、投資金額等內容,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才能有效判斷出成本投入的作用。通過投資對比與利潤效益之間的平衡關系,調節(jié)成本經費的配置,選擇兩者之間最為平衡的一種方案,實現建筑工程成本優(yōu)化管理目的。
(二)優(yōu)選基礎形式
基礎形式在建筑工程投資中,可以占到結構設計造價總投資的30%左右,可以看出,選擇高水準的基礎形式布設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成本造價管理的效果?;A形式水平越高,施工進度也會隨之加快,對縮減工程工期、提高維護管理、加強施工便捷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結構設計股從中,如果使用高承載力天然地基,配合剪力墻高層建筑結構,那么應選擇小筏板與墻下條基作為基礎形式。如果使用深基礎,則在布設樁型時,應根據筏板總厚度與梁截面體積,通過單樁承載方法進行設計,并且可以采取順剪力墻布設的方式完成施工。通過該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整體的直接應力,使基礎荷載得到有效緩解。
(三)控制混凝土強度
在選擇建筑結構設計方案時,需要選擇適合的上部結構,明確構件截面尺寸,合理應用施工材料,提高工程經濟性,優(yōu)化成本控制與管理效果。普通梁板樓具有良好的經濟優(yōu)勢,在建筑工程應用較為廣泛,該結構體積較大,可以提高空間占用量,在層高受到限制時,不應使用該結構。無梁蓋樓具有明顯的承載功效,也不會受到層高的限制,可以在層高有限的建筑工程中使用。在滿足工程要求的情況下,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強度,混凝土強度越高,建筑的建設成本更高,所以在滿足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下,應降低混凝土強度,實現成本優(yōu)化。
四、結束語
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加大了對建筑市場的關注,市場環(huán)境變化也在不斷增長,建筑成本持續(xù)上升。雖然結構設計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整體費用較低,但是影響的程度可達總投資的80%左右,根據我國工程造價實際構成比例進行分析,發(fā)現通過優(yōu)化結構設計的措施,可以降低8%-36%的工程造價,可以說結構方案直接決定了工程的最終成本。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合理選擇結構類型,加強基礎、上部結構的成本控制效果,降低剛用量、混凝土強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溝通效果,從根本上優(yōu)化建筑設計方案,在保證結構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建筑結構成本。
參考文獻
[1] 江文通.淺議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成本優(yōu)化措施[J].科學向導.2011,04(67):144-145.
[2] 王瓊.淺談建筑結構設計方案與成本控制的關系[J].財經管理2011,14(09):132-133.
[3] 劉阿倫.探討建筑結構設計成本控制及優(yōu)化方法[J].科學導報2012,10(32):65-66.
[4] 王麗紅.建筑上程設計階段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03):271-272.
[5] 申劍銘,王俊平,李孟雄.歐洲規(guī)范結構設計原則簡介[[J].上業(yè)建筑,2011,08(05):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