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不少老人開始舒展筋骨,可是您運動對了嗎?北京市科普專家、北京小湯山醫(yī)院有氧運動中心主任牛國衛(wèi)做客《健康加油站》告訴老年朋友什么運動適合您,運動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人老也需要力量練習
很多東方人認為,人老了就不需要力量練習,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西方老年人的力量練習遠遠多于東方老年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平均有4000萬老人跌倒過一次,老人如果沒有力量訓練,沒有脂肪和肌肉的保護,后果非常嚴重。所以人老了,千萬別丟失自己的肌肉,別丟失自己的力量。
老人快走要當“提線木偶”
對老人而言,快走是一項較好的運動。很多老人也在快走,但身形不對,重心是前傾的。這種走法,胸廓、脊椎都是壓縮的,容易發(fā)生摔跤的危險,也會讓身高縮短。
正確快走的姿勢是要挺拔起來:重心放在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每個人都像是一個提線木偶,不能讓這根線松了,要挺起來。走路時,如果有肩周炎可以將胳膊大幅度擺動;沒有肩周炎,兩只手應背在后面,挺胸抬頭,像個領導似的,這樣做胸腔展開,呼吸就順暢了,心肺功能也就提高了。需要提醒的是,老人運動的時候要在太陽出來后,并要在平坦的路段。
老人每天運動量如何把握
老年人在體育鍛煉時,應更加注意不要運動過量,適當?shù)赝祽蟹炊軌虮Wo身體健康。適度運動,是指低強度、有節(jié)奏、不中斷的有氧代謝運動,如散步、快步行走、慢跑、做廣播體操、跳健身舞、跳繩、登山、爬樓梯、騎自行車、打羽毛球、游泳、打太極拳等。要控制每天的運動量,以步行為例,中老年人健身怏步行走以每天30分鐘為宜,體質好的可一次完成,體弱者可分2、3次,速度一般每小時64公里左右。運動時可自數(shù)脈搏,一般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每分鐘脈搏次數(shù)控制在100至120之間為宜,可以此來衡量運動的強度。
日常運動不用帶護具
很多老人為了保護膝蓋,平時運動時喜歡帶著護膝等護具,但其實日常運動中并不主張帶護具。如果是短時間大強度的運動,比如爬山,可以選擇帶一些護具。
另外對于一些體重超標的老人,自身會對膝關節(jié)產生很大壓力,建議可以選擇游泳這—運動方式。即便不會游泳的人,也可以選擇在齊腰高度的水里蹦蹦跳跳,這樣對老人的身心是非常有益的。
內衣帶、內褲松緊帶都是最佳止血工具
春季的運動損傷要比其他季節(jié)高出三成,以膝關節(jié)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為主,腳踝受傷也不少。
如四肢骨折,應盡量不要搬動傷者,可用樹枝、爬山用的拐杖等工具,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如果出血,可在損傷肢體的近端對傷口進行止血處理。方法是,在肌肉豐富的地方,用內褲、內衣帶這類有松緊的帶子,也可用柔軟的圍巾、綁帶等工具止血。止血時間—般不超過一個小時,如果還沒有趕到醫(yī)院,必須松開,再行止血,否則會造成組織壞死。
那些適合老人的運動方式
快步走:在公園快走,既能鍛煉心肺,還能欣賞景色,快走消耗能量多,且不會對關節(jié)造成太大的壓力。
打籃球:喜歡團隊運動的人肯定拒絕不了籃球的誘惑。上下肢得到鍛煉的同時,手眼協(xié)調能力也會提高。
騎自行車:如果你想欣賞山川的美景,山地車可以幫你實現(xiàn)這一愿望。與徒步走和長跑不同的是,這項運動對關節(jié)的壓力更小,而且能量消耗和耐力鍛煉絲毫不遜色于其他運動。
慢跑:如果你喜歡一個人鍛煉,那么慢跑是不錯的選擇。
放風箏:隨著人在地面操縱風箏線,來回奔跑、有張有弛,不知不覺間使手臂、腰部及腿部的肌肉得到有效鍛煉。同時,放風箏是許多伏案工作者鍛煉脊椎的最好方法之一。
踢毽:俗話說“人老先老腿”,腿部肌肉是否結實是衡量老年人是否健康的首要標志。50歲之后,全身肌肉開始松弛,腿部肌肉同樣在走“下坡路”。通過踢毽子使腿部肌肉加強,可以延緩衰老。
本版文字據(jù)《健康加油站》節(jié)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