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治療尖銳濕疣(CA)的臨床效果及病理學變化。方法 隨機收集CA患者80例,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給予ALA-PDT治療,對照組給予CO2激光治療。結果 研究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的炎癥細胞計數(shù)顯著多于治療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CA患者采用ALA-PDT治療,能有效消除疣體及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復發(fā)較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尖銳濕疣;光動力療法;CO2激光治療
尖銳濕疣(CA)是一種性傳播疾病,主要是由于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1]。該病的具有傳染性強、復發(fā)率高等特點。臨床中對CA質量的常規(guī)方法為CO2激光,但存在療效不一、不良反應較多及復發(fā)率高等缺陷,限制了該療法在CA臨床中的應用。近年來,ALA-PDT開始在CA臨床中得到應用,為了分析該療法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病理改變情況,我院對80例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CA患者80例。根據(jù)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2~54歲,平均為(37.6±3.2)歲。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2~57歲,平均為(38.1±3.4)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對比。
1.2方法 研究組給予ALA-PDT治療,先采用生理鹽水進行皮損及其周圍皮膚黏膜清洗,并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20%的ALA霜涂在患側及周圍0.5cm的皮膚黏膜,并用塑料薄膜封包裹3~4h,然后采用光動力激光治療儀進行照射,根據(jù)患者的光斑面積確定照射時間,保證照射總能量達到100mJ/cm2,照射時間為20min。相隔7d治療1次,共治療3次。對照組給予CO2激光治療。先進行皮損部位常規(guī)消毒,并于皮損基底部采用利多卡因進行局麻,然后用CO2激光燒灼去除可見的疣體,并給予夫西地酸乳膏外涂。相隔14d治療1次,共治療3次。
1.3組織病理檢查 選用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20h后的皮損作做皮損病理切片,采用彩色圖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分析,每張切片選5個具有代表性的400 倍視野,并記錄好標記中性粒及淋巴細胞。
1.4療效判定 參考《尖銳濕疣診療指南》[2]進行評定。①治愈:疣體完全消失;②顯效:皮損直徑減小61%~90%;③有效:皮損直徑減小20%~60%;④無效:皮損直徑減小<20%。
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
1.5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2.0軟件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與復發(fā)率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復發(fā)率分別為5.00%、7.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7.50%、30.00%,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炎癥細胞計數(shù)的對比 治療前,研究組患者的平均炎性細胞計數(shù)為(61.76±15.62)個;治療后,研究組的平均炎性細胞計數(shù)為(126.37±36.52)個;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分析 ALA-PDT是臨床治療尖銳濕疣的新型療法,與微波、激光療法不同,光動力療法能通過疣體及其周圍細胞對ALA的吸收,然后通過特定波長紅光的照射,并根據(jù)光斑面積的輻射作用產生光動力反應,從而起到\"面清除\"的目的,可有效提高疣體的清除率,從而有利于減少復發(fā)[3]。本研究結果表明ALA-PDT治療能獲得比CO2激光治療的效果,且安全性更高。主要是由于5ALA是一種由于機體血紅素合成原卟啉,并在亞鐵螫合酶作用下和亞鐵螫合肽結合成血紅素的原料[4]。而在部分病變中,組織細胞的亞鐵螫和酶活性非常低,因此當出現(xiàn)大量ALA時,原卟啉因無法生成血紅素而滯留在病變細胞中。在特定波長紅光照射下,內源性原卟啉就會使細胞產生活性氧,從而起到殺滅細菌、病毒的作用,且不會影響損傷正常組織。
3.2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的病理學分析 臨床研究表明,皮損局部特異性免疫的快速激活,CD4+T細胞和郎格汗細胞在促進皮損愈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5]。本研究中,患者在治療前的組織病理為表皮角化過度,呈乳頭瘤樣增生,棘層肥厚,表皮與棘層細胞中形成空泡,胞漿淡染,片狀或灶狀分布。而在治療20h后,患者的組織病理為:表皮顯著變薄,真皮出現(xiàn)中度以上水腫,且毛細血管明顯擴張,血管有大量的中性粒、淋巴細胞出現(xiàn)細胞浸潤,部分棘細胞上層空泡細胞聚集明顯,呈灶性分布。本研究中,研究組經ALA-PDT治療后,患者的炎性細胞計數(shù)為(126.37±36.52)個,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1.76±15.62)個。說明ALA-PDT治療后可使其炎性反應加重。
3.3小結 綜上述,對CA患者采用ALA-PDT治療,能有效、充分消除疣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較少,復發(fā)率較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卿,王愛學,李玉平,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24(5):490-491.
[2]王娟,張際,楊玉亭.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lián)合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J].激光雜志,2012,24(2):59-61.
[3]江陽,史丙俊,劉娟娟,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lián)合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的Meta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14(9):815-817.
[4]黎雯,牛牧,葉峻宏.電灼聯(lián)合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療效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4,22(3):374-375.
[5]葛紅芬,臧運書,湯占利,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療效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10(1):96-98.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