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臨床分析濕熱論治膽汁返流性胃炎的臨床有效率。方法 在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實施治療的膽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單純實施西藥治療,觀察組患者實施中醫(yī)濕熱論治,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上,觀察組患者為97.7%(42/43),對照組患者為76.7%(33/43),兩者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膽汁返流性胃炎實施濕熱論治,能夠對患者體質有所改善,從而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濕熱論治;膽汁返流性胃炎;臨床療效
膽汁返流性胃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胃痛、嘔吐等。膽汁返流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膽汁返流入胃部對胃黏膜造成損傷而引發(fā)的胃炎,目前膽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療有很多種方法,西藥治療效果雖好,但是有毒副作用,會對患者的機體產生損傷,本文從中醫(yī)學的濕熱論對膽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膽汁返流性胃炎患者86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16~78歲,平均年齡為(46.7±3.4)歲;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4.5±1.2)年。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17~78歲,平均年齡為(46.5±3.5)歲;病程0.6~10年,平均病程(4.5±1.3)年。
1.2方法 對照組:西藥治療。針對本次研究中的患者使用嗎丁啉、奧美拉唑、鋁碳酸鎂治療。其中嗎丁啉10mg/次,3次/d,奧美拉唑20mg/次,2次/d,鋁碳酸鎂1.0g,餐后服用,4次/d。4w為1個治療療程,完成2個療程治療后,對患者進行檢查。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從濕熱論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西藥治療同對照組,中藥辨證治療,從濕熱論進行,對患者的熱、濕體質進行分析,采用濕熱癥治療所需的中藥,對癥治療。中藥配方為:黨參10g、茯苓10g、木香10g、柴胡10g、白芍10g、郁金15g、厚樸10g、枳殼10g、陳皮10g、旋復花10g、黃芩10g、蒼術10g、檳郎10g、竹茹15g、茵陳15g。1個月為1個療程,完成2個療程治療后,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查。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3療效評價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采用的評價標準為: 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進行胃鏡檢查膽汁返流完全消失,胃粘膜炎癥得到修復; 好轉: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進行胃鏡檢查,結果膽汁返流有所減輕,患者的胃粘膜炎癥有所緩解;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的改善,進行胃鏡檢查膽汁返流無緩解。
1.4統計學 使用SPSS11.0醫(yī)學統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的標準,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膽汁返流性胃炎均有所緩解,但是觀察組患者為97.7%(42/43),對照組患者為76.7%(33/43),兩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膽汁返流性胃炎會造成胃部血管的擴張、胃黏膜充血等[1,2]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在中醫(yī)學上膽汁返流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等的范疇,其主要是因為患者飲食不節(jié)、脾胃虛弱等造成的肝胃不和現象[3]。從中醫(yī)辨證的角度進行分析膽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療,可以從濕熱論入手。濕熱癥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強調的是病理,其主要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yī)學上認為脾胃具有運化水濕的功效,如果出現消化不良等現象,就無法正常的進行運化水濕,還會召來外濕入侵。熱是一種熱象,與濕同在,濕熱會影響人體的脾胃功能,而濕熱體質在實際生活中也較為常見。在膽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療中,從濕熱論入手,對患者的熱、濕體質進行分析,采用濕熱癥治療所需的中藥,對癥治療,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從濕熱論治膽汁返流性胃炎的療效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中醫(yī)濕熱論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7%,西藥治療的有效率為76.7%,治療效果有顯著差異,由此說明在膽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療中,中醫(yī)濕熱論治療顯著良好,具有可行性。
膽汁返流性胃炎治療中,中醫(yī)濕熱論治療,主要是從清熱化濕、疏肝健脾等角度入手,黨參、茯苓、陳皮有良好的健脾燥濕的作用,可以促進脾胃的運行功能,減少胃腸液的分泌,而柴胡、郁金、厚樸、枳殼、白芍,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調節(jié)患者幽門括約肌的功效,進而防止膽汁返流,而旋復花、木香等藥物可以起到降逆和胃的作用,促進膽汁的下降等[4]。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膽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療,可以從中醫(yī)濕熱論進行入手,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
總之,對膽汁返流性胃炎實施濕熱論治,能夠對患者體質有所改善,從而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振川.養(yǎng)陰清熱、疏肝和胃法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60例[J].陜西中醫(yī),2009,30(9):1143-1144
[2]賈長文.疏肝降逆湯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63例[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1,33(11):1033-1034
[3]王國耀,汪海洲,王斌等.疏肝降逆湯治療原發(fā)性膽汁返流性胃炎58例[J].陜西中醫(yī),2011,32(1):18-19.
[4]曲磊紅,劉賓偉,韓俊嶺,等.原發(fā)性膽汁返流性胃炎相關精神心理因素的探討[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2(02):57-58.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