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應用健康教育模式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在我院就診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4例。采用常規(guī)小兒心臟病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兒實施護理;在常規(guī)模式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模式對觀察組患兒實施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兒家長對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在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出院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健康教育模式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小兒;健康教育;護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也越來越快,使其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健康教育目前在臨床上已經(jīng)成為護理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先天性心臟疾患兒實施護理,就應該充分融入健康教育,使護理服務工作的質量顯著提高[1]。本次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應用健康教育模式實施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F(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4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8例;患兒年齡5個月~9歲,平均年齡(2.4±0.5)歲;患兒發(fā)病時間1~7d,平均發(fā)病時間(2.3±0.4)d;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患兒年齡6個月~8歲,平均年齡(2.5±0.6)歲;患兒發(fā)病時間1~8d,平均發(fā)病時間(2.5±0.3)d。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 采用常規(guī)小兒心臟病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兒實施護理;在常規(guī)模式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模式對觀察組患兒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入院指導 ①入院時護理人員以和藹的態(tài)度接待,向患兒及其家長將病區(qū)環(huán)境、醫(yī)院資源、作息時間等情況進行講解,對患兒情況有初步了解,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并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②提供必要玩具,防止哭鬧,但應該注意患兒玩耍過程中的安全問題;③片劑可搗碎加糖水后再讓患兒服用,喂藥的時候應該抱起患兒的頭部,以防止發(fā)生嗆咳,鼓勵患兒自行服藥并說明目的;④定期消毒,保持環(huán)境舒適;⑤防止感冒、墜落、自傷等情況的出現(xiàn)。
1.2.2術前教育 ①告知家長術前檢查的時間、方法、意義;②說明術前皮膚護理的方法,禁食的基本情況,手術治療目的和床上大小便的方法;③實施心理疏導以緩解壓力,鼓勵患兒樹立信心;④說明注意事項。
1.2.3術后教育 ①指導患兒科學飲食,劑量多攝入高蛋白、易消化、清淡可口食物,注重對機體營養(yǎng)進行適當?shù)难a充;②詳細講述用藥的名稱、用法、目的、注意事項等問題;③說明術后體位選擇的基本原則,科學合理的活動方式,以及如何能夠預防傷口感染、心內膜炎等一些常見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1.2.4出院指導 ①詳細講述出院后注意事項,并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或家訪;②出院后護理的方法、用藥和飲食等注意事項,說明復診的意義,定時通知復診時間[2,3]。
1.3滿意度評價方法 在患兒結束手術治療,出現(xiàn)的當天,以不記名打分形式,對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護理患兒家長滿意度進行調查,100分為滿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其余者為基本滿意[4]。
1.4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兒家長對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在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治療總時間等作為觀察指標。
1.5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計量資料用(x±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實施χ2檢驗。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P<0.05,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家長對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度 對照組患兒家長對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護理滿意度達到79.5%;觀察組患兒家長對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護理滿意度達到95.4%。該項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在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 在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期間,對照組中9例患兒出現(xiàn)不良反應,觀察組中1例患兒出現(xiàn)不良反應,組間差異顯著(P<0.05)。
2.3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兒先天性心臟病共住院治療(16.82±3.26)d;觀察組患兒先天性心臟病共住院治療(11.50±2.69)d。該項指標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在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廣大醫(yī)療護理工作人員首先應該積極主動的轉變以往固有的工作與服務態(tài)度,將每位患兒的病情表現(xiàn)情況作為一切護理服務乃至臨床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使患兒與醫(yī)院兩方面的利益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維護。另外,在對該類患兒實施專項護理健康教育的臨床護理服務工作中,廣大醫(yī)護人員應當向每位患兒及其家屬提供綜合性的有關先天性心臟病基本情況等各各方面的健康理論知識,使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渴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并實施積極有效的健康護理,使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疾病能夠得到滿意的治療與護理,切實提高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5]。
參考文獻:
[1]宋學香,龔興媛.介入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復合畸形圍術期的護理[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3,35(1):91-92.
[2]袁為群,楊靜,王詠梅.舒適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術中的應用[J].貴州醫(yī)藥,2012,36(11):1044-1045.
[3]王宣尹,吳玉媚,胡麗娟,等.針對性心理護理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胸腔閉式引流管留置時間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中旬刊,2012,1(5):86-87.
[4]湯文英,梁秀兼.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護理中的健康教育[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4):740-741.
[5]趙曉霞,何琴.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護理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14):2162-2163.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