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觀察及護理。方法 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對18例,年齡43~76歲,平均62歲。全部經(jīng)B超及CT檢查診斷為肝癌,共施行介入治療23例次。結論 良好的護理對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質(zhì)量,延長生命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肝癌;介入治療;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the cause of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0 in 18 cases, aged 43-76, an average of 62 years old. All liver cancer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and CT examination, a total of 23 case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time. Conclusion Good care to improve the middle-lat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prolong lif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肝癌早期的治療首選手術切處,但,對中晚期肝癌的治療,介入治療是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治療方法。將肝動脈導管經(jīng)股動脈穿刺插管,首先至腫瘤供血動脈內(nèi)灌注化療藥物和栓塞劑,使藥物集中于腫瘤部位,盡量減少對正常肝組織的損傷,進一步提高療效。此方法創(chuàng)傷小,簡便易行,明顯延長患者生命生存期。為此類患者開辟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相應的護理為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提高療效則尤為重要,現(xiàn)將肝癌介入治療術后的觀察護理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對18例,年齡43~76歲,平均62歲。全部經(jīng)B超及CT檢查診斷為肝癌,共施行介入治療23例次。
1.2方法 導管插入肝動脈并造影后,根據(jù)臨床資料、造影表現(xiàn)、插管首選動脈情況進行單純灌注化療藥物、碘油抗癌藥物混合栓塞。治療一般間隔1~2個月。
2 術后并發(fā)癥分析、預防及護理
2.1防止傷口感染 護士應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好室內(nèi)溫濕度,在普通病房應避免與有感染的患者同住一室。為預防穿刺部位感染,術前應做好皮膚清潔,術后應保持傷口及周圍皮膚的干燥、清潔。觀察傷口滲血情況,敷料潮濕應立即更換,24h后可拆除繃帶,局部酒精消毒,更換敷料根據(jù)醫(yī)囑使用抗生素。
2.2發(fā)熱 術后24h內(nèi)每2h測T、P、R、BP 1次。體溫升高的原因不僅僅是傷口感染,更多的是因為化療使腫瘤壞死吸收入血造成。一般發(fā)熱為術后2~3d體溫最高,持續(xù)2~7d后恢復術前體溫。T>39.5℃,應注意有無其他情況,可根據(jù)醫(yī)囑給予物理降溫或解熱鎮(zhèn)痛藥物,如:安痛定2ml肌肉注射,若術后已排氣、排便,可鼓勵患者多飲水,飲食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適量蛋白,可少量多餐,即保證入量又可減少胃腸道反應。
2.3防止出血 為防止出血,術后應絕對臥床休息24h,其中10h應平臥,穿刺側(cè)大腿不能屈髖。3d內(nèi)禁止劇烈運動。穿刺部位用沙袋壓迫12h。老年體弱,肝功能明顯異常者應臥床休息1w,沙袋壓迫12~24h,并保持大便通暢,床上臥位排便。每日觀察穿刺部位情況,如有皮下出血應立即加壓包扎。在沙袋壓迫及加壓包扎過程中,每2h觀察患側(cè)足背動脈搏動強弱及節(jié)律,患肢皮溫、顏色,并與健側(cè)對比,防止肢體壞死。注意觀察導管防止?jié)B漏、移位、脫出。
2.4胃腸道反應 術后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上腹不適、納差、頑固性呃逆,一般發(fā)生在術后1~3d,嚴重呃逆患者可反復間斷發(fā)作,但在睡眠中無呃逆發(fā)生,并隨術后時間延長而減輕??赡苁怯捎谛g中腹部暴露著涼,也可因膈神經(jīng)受到化療藥物刺激、精神緊張有關。呃逆時可用深吸氣;術前簡單介紹手術過程,臨床癥狀及并發(fā)癥、如何配合治療,以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解除精神緊張。對頑固性呃逆者,可用解經(jīng)、鎮(zhèn)靜藥物,或穴位針刺合谷、內(nèi)關、神門等,同時注意保暖防止腹部著涼,避免用冷食刺激,以免誘發(fā)。對于嘔吐嚴重者可根據(jù)醫(yī)囑靜脈補液,以免水、電解質(zhì)紊亂、酸堿失衡。
2.5腹痛 肝區(qū)痛為偶發(fā)或間斷發(fā)作的隱痛或輕壓痛,發(fā)生的原因與化療后腫瘤組織壞死毒性物質(zhì)吸收、栓塞后綜合癥、化療藥物副作用及疾病本身所致的癥狀有關。注意觀察腹痛的性質(zhì)、強度,輕度腹痛能忍耐著可幫助轉(zhuǎn)移其注意力,給予心理支持;若出現(xiàn)劇烈腹痛及全身癥狀,要警惕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及時通知大夫。
2.6化驗 定時測血常規(guī)、肝腎電解質(zhì)、凝血機制,以共臨床醫(yī)師用藥、治療參考。
3 小結
肝癌介入治療能使化療藥物直接作用于腫瘤共血的動脈,即可提高局部化療藥物的濃度和治療效果,又減輕了化療藥造成的全身毒副反應,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介入治療前后的精心護理,是手術提高成功率、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關鍵所在,良好的護理對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質(zhì)量,延長生命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程永德.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與介入治療[J].介入放射學雜志,1995,4(1):39.
[2]黃榮麗.腫瘤供血動脈內(nèi)灌注化療并栓塞治療護理[J].介入放射學雜志,1995,4(1):52.
[3]吉美玲.肝癌介入后的護理[J].介入放射學雜志,1995,4(3):171.
[4]馬文建.肝癌介入栓塞治療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肝膽外科雜志,1995,04:196.
[5]陳曉慧,陳石梅.晚期肝癌動脈介入栓塞化療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8,12:45.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