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對住院老年癡呆患者應用風險評估,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癡呆患者35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癡呆患者38例,采用風險評估后實施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事件的情況。結果 對照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85.7%,觀察組為31.6%,兩組差異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癡呆患者中正確應用風險評估,能有效的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關鍵詞:風險評估;老年癡呆;不良事件
近年來,老年癡呆患者住院人數(shù)增多,伴隨著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上升。有研究顯示,住院癡呆患者護理不良事件年發(fā)生率達69%[1]。由于癡呆患者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減退或障礙,而且大部分患者有精神行為異常,并有多種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依賴率很高,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2013年2月~2014年2月對本科室38例老年癡呆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然后給以護理干預[2],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照組: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癡呆患者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齡60~85歲,平均(72±4.5)歲,阿爾茨海默癡呆( Alzheimer dementia,AD)17例,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 VaD)13例,混合性癡呆5例。觀察組: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癡呆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60~95歲,平均(74.2±3.9)歲。其中,AD18例,VaD15例,AD和VaD共存5例。均符合癡呆國際診斷標準。
1.2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入院后采用風險評估表評估患者,根據(jù)風險評估的結果給以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由本科室根據(jù)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的內容自制風險評估表(見圖1)。
1.2.2患者入院后由當班護士進行首次評估,并記錄在相應評估表中,3d內由責任護士評估,然后每周由責任護士、質控護士及管床醫(yī)生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用藥及藥物副反應等進行評估。老年癡呆患者風險評估標準:一級0~3分,為低風險,二級4~6分,為中度風險,三級7~9分,為高風險。對于低風險的患者護理上主要是:①環(huán)境安全;②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③關注患者的飲食。中度危險的患者在1~3項措施的基礎上;④要注意關注患者的行為,有針對性的護理。高度風險的患者:在1~4項措施基礎上;⑤應與家屬及時溝通,予照料者專人看護[3];⑥護士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對照組患者發(fā)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85.7%,觀察組為31.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 討論
3.1引起老年癡呆患者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
3.1.1癡呆程度與生活能力[4]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中重度癡呆的患者常常伴隨著生活能力下降,洗漱、飲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均不能獨立完成,需要指導或幫助完成。如無專人陪護,發(fā)生跌倒、墜床、壓瘡的危險性增加。而且,在住院期間,一個患者常常會發(fā)生2種或2種以上的不良事件。
3.1.2年齡與合并多種慢性病 癡呆患者年齡平均在6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合并多種慢性病、使用多種藥物,均使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易合并醫(yī)院感染[5]。
3.1.3有無合并精神癥狀 合并精神癥狀的癡呆患者由于受幻覺、幻聽、關系及被害妄想的支配,出現(xiàn)激越行為、攻擊行為、身體非攻擊行為和語言激越行為[6],外部環(huán)境刺激過多或過少也會激發(fā)患者的激越行為。而且在臨床上應用抗精神病藥物對其癥狀無明顯改變,使治療及護理難度增加;因此,在護理這種患者時應該盡量避免一切應激源。
3.1.4環(huán)境因素 主要包括病房的整體布局,是否適合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病房的光線是否充足,應用的材料是否易于清洗消毒,衛(wèi)生間、走廊是否潮濕、積水、有無扶手,病床高度及有無床欄等,預防患者跌倒。
3.2對老年癡呆患者應用風險評估產生的效果分析 對照組患者在入院后未進行風險評估,采取的措施無針對性。觀察組患者在入院時采用自制風險評估表進行評估,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評估,確定患者的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對低風險的患者,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在生活上對患者進行監(jiān)督及指導,進行認知功能訓練[7],同時保證患者環(huán)境安全。中度風險的患者,如有言語激越的患者,與患者說話要有耐心,避免與患者發(fā)生爭論。有攻擊行為的患者,請專人陪伴,必要時進行適當?shù)母綦x。臨床上很多癡呆的患者出現(xiàn)睡眠障礙[8],表現(xiàn)為白天入睡,夜間躁動,或者是全天都不入睡,行為紊亂,亂拿病友的東西,容易出現(xiàn)互傷的行為,應在睡前給予適當?shù)逆?zhèn)靜治療。重度癡呆的患者,生活基本上是完全依賴,應聘請護工或由家屬陪護負責患者的生活護理。臥床患者,定時予翻身,骨突部位予墊水墊,預防壓瘡發(fā)生。臥床及吞咽困難者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9],藥片要在水中溶解后服。給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加強基礎護理、注意病房的消毒與通風,降低院內感染率。結果顯示,χ2=23.38,查χ2界值表得P<0.05,在a=0.05檢驗水準下,拒絕H0,認為兩組比較有差異,對老年癡呆患者應用風險評估可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華.住院老年癡呆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 29(23):28-31.
[2]陳愛菊.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1):71-73.
[3]余蘭仙,吳文輝,何雅英,等.提供照料者支持對老年癡呆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6(4):450-452.
[4]何麗艷.老年癡呆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7):599-600.
[5]孫理,夏國琴,周素蘭.老年癡呆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7):67-68.
[6]唐旭麗.風險管理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1):42-43.
[7]屠麗君,麻麗萍,張燕紅,等.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與認知能力的訓練[J].中華護理雜志,2009,38(11):845-847.
[8]江埠軒,崔梅.老年癡呆睡眠障礙特點與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14-215.
[9]劉文,李曉靜,梁蝴蝶,等.癡呆患者進食困難及影響因素的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2C):505-506.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