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無窮的地面在我們腳下

        2015-12-31 00:00:00王威廉
        廣州文藝 2015年8期

        每一年,都不是割裂的線段,而是一束來自宇宙深處的射線,順承過去而來,開創(chuàng)未來而去。2014年,便恰好是這樣的一個時間切面,透過它我們看到的遠非僅僅是這一年的文學風景,而是像途中突然遭遇了秀麗的樹木一般,它們將我們的視線引向了身后廣袤神秘的森林。

        2014年,對于廣東小說來說,是相對平淡的一年,但在這種平淡中又蘊含著新的元素,這些新的審美、新的思辨、新的面孔,都與南粵這片土地上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濾過表面紛紜繁雜的噪音,我們聽見的是勃勃的生機。

        正是從“過濾”的意義而言,小說在今天并非變成了文化的盲腸,而是更加重要起來。因為愈演愈烈的信息時代,正在用各種駭人聽聞的事件輪番轟炸我們的耳目,使得我們恰恰忽略了內(nèi)心深處的復雜褶皺與豐富層次。那些讓我們震驚的事件與人物背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各種社會學、經(jīng)濟學的解釋看似邏輯嚴密,但以人心的經(jīng)驗與情感稍加推度,各種理論便漏洞百出。人心、人性以及人的處境一定不是齒輪般固定不變的機制附屬物,它們所需要的是非常細心和耐心的理解與洞察。小說,便是這樣一種細心和耐心的理解與洞察。

        作為一個小說作者,我在2014年有幸讀了不少廣東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我受益匪淺。這篇文章便是一次閱讀與學習的記錄,我試著從代際的次序來笨拙地勾勒一番我記憶中的印象。我必須反復強調(diào)“印象”一詞,是因為我目力所及有限,所思更有限,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中正與客觀,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遺漏佳作在所難免。本文的詞句只能作為海面上一些大致的浮標,如果讀者能借助這些簡陋的浮標看到更美的風景,那便是“幸甚至哉”了。那么,就這樣開始吧。

        作家鮑十在2014年由花城出版社推出了小說集《生活書:東北平原寫生集》,每篇作品都以東北平原上的一個村莊命名,通過對每個村莊如同素描般的“寫生”,呈現(xiàn)出了東北平原的歷史與人心。作家置身嶺南已經(jīng)很久,但念茲在茲的還是那個養(yǎng)育了自己的故鄉(xiāng)。他試圖利用“嶺南”與“東北”之間漫長的時空距離,用一種超越性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故鄉(xiāng)。如作家所說:“編在這本書里的作品,我從1999年就開始寫了,一面寫,一面在刊物上零散地刊載,直到2013年,才算告一段落。這樣斷斷續(xù)續(xù),居然經(jīng)歷了十幾年的時間。”“我最初的想法,是想通過這些作品,讓人們對中國東北的鄉(xiāng)村社會有個大體的了解,包括歷史的、政治的,以及人的命運、民風民俗,等等。我同時想做到一點:要使這些作品看上去不那么離譜,要基本真實,既不涂脂抹粉,也不夸大其詞,盡力留下時代的真相?!币虼?,這本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我讀此書,便是每晚躺在床上小讀幾篇,然后在遙遠的東北氣息中入睡,真是“黑土冰河入夢來”。無論是《滕家渡》中的情愛往事,還是《走馬川》中的觸目驚心的村莊消亡趨勢,鮑十的敘事都是淡然的,在這種淡然之中給人的卻是錐心的刺痛。再如《積萬屯》等小說,講的是曾經(jīng)被稱為“地主”的人的往事,時代的背景隱去了,只剩下像父子情誼這樣的人類本質(zhì)情感,捕捉到了真實的人性,令人唏噓。這部小說集中的故事如同深夜好友相聚,品茶飲酒,娓娓訴說,非常生動,從整體上構造出了一個傳說化的民間世界。更值得贊賞的是,在藝術上它們都回歸于極簡極淡的境界,就像容器是什么樣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優(yōu)雅恬淡的方式,舀起了生活本身的濃厚汁液。

        2014年,作家鄧一光在海天出版社出版了小說集《你可以讓百合生長》,里邊收入了他近年來專門寫深圳的短篇小說。影響最大的便是獲得郁達夫小說獎的中篇小說:《你可以讓百合生長》,里邊寫了一個窮困潦倒的吸毒家庭、一個倔強的少女、一個富有歌唱天賦的傻弟弟,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有一位個性鮮明并獨具慧眼的音樂老師。倔強少女在音樂伯樂的影響、教誨與激發(fā)下,終于找到了自己歌唱的力量。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盡管我一開始便警惕到了鄧一光的煽情鋪墊,但是在這樣的間離情況下,還是被感動了。這篇小說在語言上用力很深,最大的特色就是擬真性,作者模擬少女“我”的第一人稱口吻來敘事,使得作品充滿了明快、詼諧、跳躍甚至時尚的氛圍。作為輔助的敘事語言,卻充滿了溫情的詩意;不惜篇幅的抒情,渲染了少女心底的那份純美。這種依然能夠感動人心的力量,應該是其備受矚目的重要原因。

        小說集中的其他小說都專注于書寫深圳的各種人物,尤其是寫這座新興城市給人心帶來的無根、孤獨與漂泊的感受,像《軌道八號線》、《出梅林關》等篇章讓我難忘。我覺得鄧一光的深圳小說已經(jīng)寫出了自身的獨特性,無論是文化方面的還是審美方面的,他都保持著自身獨特的辨識度。鄧一光早就說過這樣的話:“我不負責去寫深圳是什么,對于很多人來說,深圳是數(shù)字和規(guī)劃中里的深圳,而我的深圳一定是有條理、情感和文化的深圳,我在寫我自己的深圳?!?鄧一光從未放棄對深圳“城市內(nèi)在生機的探尋”,他的小說細節(jié)飽滿,充斥著深圳的青春躁動。深圳不但是廣東、更是中國最年輕的世界級大都市,它魚龍混雜,它活力非凡,它是無根之地,它是自由之地,鄧一光牢牢捕捉到了這些可以命名為“深圳精神”的事物。

        同在深圳的另一位作家南翔,在2014年出版了小說集《綠皮車》(花城出版社)。南翔的身份是大學的人文學者,因而他的寫作有著極強的人文關懷色彩。正像批評家白燁所說:“這些小說新作,題材豐富多樣,寫法不盡相同,歷史與現(xiàn)實兼具,都有著一種或顯或隱的共同特色,那就是在直面當下的文學審視與小說寫作中,以浮世中的人情把脈,世態(tài)中的人性觸摸,富有一種人文關懷的深沉底蘊。很顯然,南翔把他人文學者的本色,有意無意地化作了創(chuàng)作的底色?!?/p>

        他書寫底層,卻對人物的日常生活描繪極為細膩、生動,構造出了一個豐富的與人物血肉相連的生活世界。小說《綠皮車》的空間是一列即將退役的綠皮車,筆觸緊貼老茶爐工為代表的各色人物,寫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說詩是一種慢,而反過來說也依然成立,慢也是一種詩,在“慢”當中,生活的詩意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酵和升華?!独瞎鸺业聂~》描述了身陷沉疴的疍民老桂,最后一次與妻子以及摯友出江捕魚的情景。疍民,是嶺南獨有的稱謂,指的是活動在珠江沿岸的漁民,隨著珠三角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劇,疍民已經(jīng)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成為了歷史陳列館的一個名詞。這些小說的象征意味是很明顯的,批評家張清華敏銳地指出它們“著眼于即將消失的人與事物,著眼于一種即將退出歷史的生存與倫理”。的確,它們都是以懷舊的溫情表達著作家的人文情懷,以及對這個加速世界的深切反思。

        作家陳啟文在2014年發(fā)表了短篇小說《渾然不覺》(《作家》2014年第5期)和《夢魘》(《花城》(雙月刊)2014年第3期)。《夢魘》看似一篇回顧過去的知青小說,實質(zhì)上卻是一篇有著現(xiàn)代意蘊的思想小說,主人公下放到了一個名叫煙波尾的小地方,與小地方的各種習俗時有沖突,他一直掩飾著他的秘密,當這個性取向的秘密暴露之際,他只得逃離。這其中有著人的異質(zhì)性、存在的孤獨屬性以及社會規(guī)訓關系的反思與觀照。

        作家盛瓊的《羅鍋姑姑》(《長城》2014年 第2期)延續(xù)了她對殘疾人群的關懷,繼寫盲人《老弟的盛宴》之后,又塑造了一個生動的羅鍋姑姑形象。作家孫麗生的中篇小說《悲喜男主播》(《作品》2014年第9期)彌漫著濃郁的潮汕風情,主人公柴稙便是一個用潮汕話播音的方言主播,透過他的人生悲喜劇,帶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會關系。作品的結構有著傳統(tǒng)戲劇的特色,語言詼諧幽默,化用各種方言、歇后語以及流行用語,具備鮮活的當代氣息。作家楊衛(wèi)東的中篇小說《昊天皇敕》(《花城》2014年第4期)充滿懸疑色彩,引人步步前行。作者以豐厚的生活經(jīng)驗進入小說,使得小說容納了密集的文化細節(jié),反思了“文革”中人與人之間的劇烈沖突。

        “70后”作家群早已是廣東文學的中堅力量。2014年,作家魏微在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了小說集《暖與涼》(當代中國實力派女作家書系)。《暖與涼》收錄了《薛家巷》、《情感一種》、《姐姐和弟弟》、《沿河村紀事》和《家道》五部作品。這幾部作品都是作家在不同階段的代表作,在讀者與作家中深具影響。我重新讀了其中的一些篇目,還是非常喜歡,《姐姐和弟弟》是如此溫情和深情,打動人心的親情中實則飽含著生存于此世的生命情懷;《沿河村紀事》中大膽而荒誕的想象力,再次讓我對政治與人性有了格外的領悟。

        作家王十月在2014年盡管只發(fā)表了一篇小說《人罪》(《江南》2014年第5期),引起的反響卻依然是巨大的。王十月的小說一直善于構思情節(jié)、塑造人物,以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強烈的戲劇沖突將讀者引領至道德難題的中央地帶,從而給人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與思考?!度俗铩繁闶沁@樣一篇小說,法官陳責我和殺人小販陳責我在一起殺人案件中牽扯到了一起,曾經(jīng)冒名頂替的往事浮出水面,與此相關的每一個人物遽然間都不得不面對良知與道德的拷問,在這樣的拷問下,作家并沒有理想化筆下的人物,而是牢牢把握住了當下中國的現(xiàn)實困境,使得人性的局限與丑惡有了非常確鑿可信的語境。這篇小說提出的論題是極為重大的,讓人想起托爾斯泰的《復活》。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如何面對罪惡、如何懺悔罪惡, 注定是精神層面最驚心動魄的核心問題。

        作家徯晗在2014年發(fā)表了短篇小說《顫動的日光》(《長江文藝》2014年第3期)和《浮生》(《江南》2014年第5期)。徯晗的小說主題一向在思辨、現(xiàn)實以及女性意識間有著自身獨到的體驗與發(fā)現(xiàn),在小說《顫動的日光》中,作家反思了物欲對人的存在和情感的傷害與遮蔽。妻子鮑玲是女強人,精神情感貧乏,被物欲金錢裹挾,丈夫陳曙暉是哲學副教授,沉溺于自己的思索中。在這種貌合神離的狀況下,丈夫情感出軌,在一次車禍中與兒子不幸遇難,鮑玲才深切反思了自己的過去。故事并不復雜,但作家在這個架構中盛滿了自己的思考?!陡∩穭t有明顯的女性意識,一位語文女老師的退休后,“退休”導致的離間效果使得她回憶起年輕時因性而生發(fā)的恥感,這種恥感實質(zhì)上是一種生命意識的折射。

        作家吳君的短篇小說《關外》(《芒種》2014年11期)寫了一個諷刺的故事,一個“白富美”冒充打工妹追求有為窮青年,準婆婆卻讓她去找有錢人,而希望兒子可以娶富婆。寫出了當代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吳君對于人性與社會道德價值之間的沖突有著濃厚的興趣,短篇小說《這世界》(《南方文學》2014年第6期)又瞄準了“恩情”與“報答”這對道德關系。德遠老人把失去雙親的侄子王泉一手養(yǎng)大,王泉當上包工頭發(fā)跡了,令德遠老人期待著王泉的報恩。結果王泉的報恩方式卻是一個設計好的局,先是“被拋上了天,在天上看著所有人笑”,醒來卻躺在一張破床上,衣服被水淋透,鞋子里灌了小孩的尿,原來當年收養(yǎng)王泉是源自德遠自私自利。我個人覺得,經(jīng)濟理性與人情關愛有時便是如此難以厘清,如果不能訴諸于心靈的成熟,“施”與“受”都不免會摻雜算計的灰塵。

        詩人、作家黃金明的創(chuàng)作量一向是比較大的,在2014年他發(fā)表的中短篇小說累計7篇。他是一個狂熱的小說實驗者,以不倦的思辨、激情的傾訴與詩意的比喻構成了他作品的另類風格和底色。他的小說主要是“地下人”系列,他杜撰了一個未來世界的地下城,每座城市都有一個地下衛(wèi)星城,在這種奇異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了各種怪誕的書寫。此外,他還有一些小說是對小說的探討,比如中篇小說《講故事的人》(《作品》2014年11期)就是一篇探索小說寫法的小說?!爸v故事的人”不斷地講故事。而有一天他突然明白,他不過是別人創(chuàng)造的故事中的人物。小說中的高潮是作者借人物之口,對近百名世界作家進行了妙喻式的點評,在這些一望無際的排比句中,他的詩人氣質(zhì)徹底顯現(xiàn)。我想,對他的實驗文本我們可以見仁見智,有著不同的闡發(fā),但他的這種探索勇氣值得我們每個人欽佩。

        作家徐東對文學的熱愛是發(fā)自骨髓的,他在解決生存問題之后便把寫作當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了。他在2014年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了大量的作品,中篇小說《洗腳》(《中國作家》2014年第2期)塑造了老鄒這個對愛情抱有純粹信念的人物,與老鄒相對的是城市中眾多男性與女性的混亂關系,人們在燈紅酒綠中迷失于欲望的放縱,老鄒在他們眼里顯得是個特別不開竅的人,但在老鄒離開深圳后,那些人卻忽然間開始懷念他,其實,他們在空虛中懷念的是一種純粹的人生情懷。與老鄒這個人物相對應的是中篇小說《新生活》(《小說月報·中篇選刊》2014年1期)中的李明亮,李明亮是與老鄒完全相反的人,他張揚著不羈的欲望,背棄了戀人小青,在順子、小紅等幾個女子那里獲得了情欲的刺激與滿足。但作家對李明亮的態(tài)度卻是寬容的,試著去理解他,從而理解城市中多樣的生活形態(tài)。能看出來,作家在不斷“翻來覆去”中努力從不同角度探視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徐東自己最喜歡的是他帶有探索性質(zhì)的中篇小說《有一個叫顏色的人是上帝》(《大家》2014年第2期),在其中灌注了他的世界觀與藝術觀。

        作家弋鏵的《午夜的陽光》(《清明》2014年第4期)、馬拉的《雞鴨名家》(《南方文學》2014年第6期)、林淵液的《花萼》(《作品》2014年第6期)等作品,敘事成熟,各有精思,亦為佳構。篇幅所限,便不再展開了。

        2014年,對“80后”作家群而言是急劇上升并獲得全面關注的一年。包括《收獲》在內(nèi)的全國多家雜志都做了“80后文學”專輯。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卻主要不是美學的(有點兒遺憾),而是來自歷史更替的必然?!?0后”群體正在步入年富力強的“準中年”,在各行各業(yè)中都已擔負起了基礎性的工作,文學界也概莫能外。毫不夸張地說,“80后”作家群已經(jīng)成為滿足全國文學期刊巨大胃口的主力軍,這點對廣東文學界來說也是極為明顯的,一大批年輕的寫作者涌現(xiàn)出來了。我有幸忝列其中,對他們的創(chuàng)作情況也相對更為熟悉一些。

        青年作家蔡東的短篇小說《我們的塔希提》(《收獲》2014年第5期)寫了三個年輕人,苦惱于安穩(wěn)與飛揚如何平衡,渴望著藝術化的人生卻無路可走。表面上看,麥思保守,王春麗激烈,高羽折中,實際上,三人皆試圖溢出常規(guī),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抗。作家的態(tài)度表明,希望就蘊藏在哪怕極其微弱的努力中。讀這篇小說的時候,我有了一個大膽的聯(lián)想:我想起了張潔的小說《方舟》(《收獲》1982年第2期),那篇小說也寫了三個人,三十年過去了,將這兩篇小說對照著看,一定會有許多感觸,當然,這是題外話。短篇小說《出入》(《小說選刊》2014年第1期)以詩性的語言寫了一個生活的片段:妻子在山下參加了“鍛造人格魅力”的培訓班,丈夫來到山上的寺廟短期出家,卻夜夜聽到隔壁男子的哭聲。這是一部關于信仰、心靈的精短篇。小說《通天橋》(《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4年第1期)的意蘊非常豐厚,集中體現(xiàn)出作家對于資本、城市發(fā)展、階層利益、知識分子等各方面的觀察和思考。蔡東最為人稱道的是她敘事上的圓潤與潔凈,她的作品就像是一幀精美的蘇繡,一針一線地構筑著紙上的風景。

        寫完蔡東,我不由想起了青年詩人、作家舊海棠。她雖然生于1979年,但我認為她應該放入“80后”作家群進行評述。因為“80后文學”這個概念本來就是權宜之計,它的邊界其實是相當模糊的。2014年,舊海棠、蔡東和我都有幸選入《收獲》的青年作家作品專號。舊海棠寫詩多年,她在小說《劉琳》(《收獲》2014年第4期)中用語言緩慢觸探,激活了自己顛沛而又豐富的青春記憶。這是詩歌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小說形態(tài)的一個很好案例。

        青年作家陳崇正創(chuàng)作量也頗豐,在2014年發(fā)表中短篇小說近十部。中篇小說《黑鏡分身術》(《花城》2013年第3期)在情節(jié)上承接其《分身術》和《停頓客?!穬刹啃≌f,共同構建了一個分身術世界。它以“分身術”為洞察世相人心的一面鏡子,用一個個人物故事編織出一幅荒誕的鄉(xiāng)村圖景,充滿對現(xiàn)實的指涉與隱喻,并給人以無限的思考空間。同時,“分身術”這個概念所指涉的知識領域,又涵蓋了古老的巫術和當下“平行宇宙”的科學理論。因此,這部小說既可以當成嚴肅文學來解讀,也可以作為一部傳奇故事或科幻小說來解讀,很好地連結了文學的探索性和傳奇性,代表了作家追求雅俗共賞的努力。另一部中篇《夏雨齋》(《作品》2014年第10期)以一座樓閣的拆遷作為引子,書寫了潮汕地區(qū)百年僑鄉(xiāng)的一段家族史。他為此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從1922年的一場風災入手,將現(xiàn)代的情感焦慮投影于上個世紀初的半步村,在時空騰挪中進入鄉(xiāng)村秘史,展現(xiàn)了十分嫻熟的敘事技巧。

        青年作家陳再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普遍來說,由于時代的變化,“80后”作家都有著較高的學歷,但陳再見再續(xù)了自我教育的光榮傳統(tǒng),中學畢業(yè)進入工廠后,堅持讀書寫作,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學世界,也改變了自身的命運。他的社會經(jīng)驗豐富,故而筆下的人物來源多樣,有著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拓展了“80后”文學的表現(xiàn)面向。他的創(chuàng)作量是極大的,僅2014年他就發(fā)表了中短篇小說20部,這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目。我最喜歡《云南,云南》(《文學港》2014年11期)這部中篇,它通過少年的敘說,講述了一個女孩云南的悲劇人生。云南是一個被拐賣到山區(qū)、委身于老光棍的女孩,她如晨露朝花般清新,神往著云南省的藍天白云,在幾次不成功的“越獄”后,她以“殺夫”這一慘烈的行為“逃出”了大山。身處云南的監(jiān)牢時,她奇跡般地獲得了至高的精神慰藉?!?jīng)有一次我和陳再見聊天時,他向我提及過這段往事,我當時就知道他一定會寫出來的,現(xiàn)在看到他終于將少年時的記憶化為了有形的作品,我為他感到高興。這部小說里彌漫著罪感,充盈著悖論,內(nèi)蘊豐厚而悠長。它既表達了命運的囚禁,也表達了人的懺悔與救贖,是一出絕望的悲劇,讀后令人久久難以釋懷。

        青年作家鐘二毛也具有傳奇性,他曾經(jīng)是一名獄警,為了文學的夢想,現(xiàn)在轉(zhuǎn)型成為了一名文化記者,并在業(yè)余時間從事寫作。他出版于2014年的長篇小說《小中產(chǎn)》(重慶出版社)獲得了很多年輕讀者的歡迎,因為它講述的就是“80后”這代人的故事。記者姚奮斗、公務員柴美好,兩人組建成家。然而,中產(chǎn)生活還沒來得及幻想,就被現(xiàn)實打得滿地找牙。二套房、假離婚、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投資理財、辭職創(chuàng)業(yè)……每一件事,幾乎都困擾著今天的每一個年輕人。小兩口固守底線和良知,見招拆招,把老百姓的小智慧和頑強生活的勁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小說語言詼諧幽默,可讀性很強。鐘二毛還寫了不少短篇小說,其中《舊天堂》(《民族文學》2014年1期)寫了一個現(xiàn)代大都市竟容不下一個充滿詩意的舊書店,表達了作家對今天文化生態(tài)的深憂。

        青年作家林培源,1987年出生,剛從暨南大學中文系讀完碩士。他是上海最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簽約作者,已經(jīng)出版長篇小說多部,深受青年讀者喜愛。2014年,他出版了小說集《鉆石與灰燼》(長江文藝出版社),收錄了短篇小說13篇,大部分都曾發(fā)表在文學期刊上。他會在一個時期集中探討一個主題,《阿麗與煙花》、《秋聲賦》、《奧黛》、《搬家》、《婚紗》、《水仙》描述了某一類卑微的小人物,他們各自背負著自己的重擔,在沉重的生活里左沖右突、跌跌撞撞,想介入的卻無法進入,想逃脫的卻擺脫不掉,于是延宕懸擱在命運的羅網(wǎng)上,深切地傳達了對于小人物命運的關切和同情;《飛刀表演者》、《扮演菩薩的男人》、《燒夢》、《家宅敘事詩》、《兩個葬禮與一場告別會》則聚焦于表演與現(xiàn)實的角色錯位與身份辨識,以及對記憶在時間里的有效性、現(xiàn)代社會家庭關系的異化、孤獨與死亡等形而上問題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青年作家吳純出生于1989年,2012年,也就是在她23歲的時候,她就獲得了聯(lián)合報文學獎的短篇小說組評審獎,成為該獎最年輕的獲得者。在我看來,她小說的最大特色其實是語言的詩性,我覺得她是以寫詩的方式在寫小說,句子有著綿密的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既有外在環(huán)境的點滴,也有內(nèi)在思緒的綿延,兩者相結合便構成了流動的詩意。2014年,她發(fā)表了《城春》 、《愿望熊》(《花城》2014年第2期吳純專輯)、《燒衣》(《作品》2014年第4期)等作品,可以看出家庭危機是她揮之不去的主題,她以極為個性化的方式來探詢年輕人的小世界,并有了感染人心的力量。

        廣東優(yōu)秀的“80后”作家還有很多,比如彤子、王哲珠、畢亮以及寒郁等。青年作家彤子在2014年發(fā)表了短篇小說《瓜》(《作家》2014年第1期)、中篇小說《八大工種》(《江南》2014年第1期)、《月光曲》(《作品》2014年第3期)等作品。她善于開掘自身艱辛的生存體驗,并進入精神的終極層面進行觀照。從事建筑這個行當,讓她有了《八大工種》這樣獨特的小說,而在《月光曲》中,她又大量使用廣東方言和嶺南風俗,給人以異質(zhì)化的閱讀體驗。在這一年,她還出版了小小說集《平底鍋的愛情》,里面收錄了她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小小說。2014年,青年作家王哲珠出版了長篇小說《老寨》(江西高校出版社),發(fā)表了《虛擬男的真實生活》(《北方文學》2014年第10期)、《如果活著》(《邊疆文學》2014年第5期)以及《中秋》(《作品》2014年第7期)等中短篇小說?!独险穼Υ迓錃v史的變遷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可以看到她的努力。最讓我喜歡的是《中秋》這篇小說,以一個成年男性的視角,寫出了醇厚的親情。青年作家畢亮是個短篇高手,他的小說敘事極為克制,用詞簡約,幾乎都是短句,給人一種天然的憂傷與緊張的氛圍。他著力的重點在于愛情或婚姻中的孤獨、絕望與溫情,有些篇章讓人想起那個老是醉醺醺卻把話說得很漂亮的卡佛。他的近作《你不明白我的孤獨》(《長江文藝》2014年第2期)、《你,許個愿吧》(《長城》2014年第11期)、《離散》(《文學港》2014年第10期)都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值得一讀。青年作家寒郁生于1989年,卻少年老成。他為了文學夢,辭掉白領工作,現(xiàn)在從事文學編輯工作。他的寫作與其他年輕作家不同,一直沒有離開“蘇魯豫皖交界的小地方,給我許多貧困和屈辱的小村莊(他的創(chuàng)作談自述)”,他在2014年發(fā)表了很多作品,我比較喜歡小說《天燈》(《星火》2014年第5期),寫了故鄉(xiāng)的貧困,努力尋找著故鄉(xiāng)真正的甘甜。

        我自己在2014年的創(chuàng)作情況也簡述下吧:出版了小說集《內(nèi)臉》(太白文藝出版社),發(fā)表了《書魚》(《收獲》2014年第5期)、《北京一夜》、《當我看不到你目光的時候》(《十月》2014年第6期專輯)、《佩索阿的愛情》(《作家》2014年第7期)以及《父親的報復》(《小說界》2014年第1期)等中短篇小說。至于具體評述,就期待他者的目光了。

        好了,到了要總結的時候了嗎?我卻覺得得失早已明顯,無需我再多言。我只是深覺寫作的不易,尤其是小說這種文體的不易,它和我們現(xiàn)實世界是同構的,它的問題,其實也同樣是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我們都必須對現(xiàn)實世界作出自己的理解與判斷。

        最后想說的是,這篇印象記是一次感覺相當漫長的寫作之旅,因為每一句話都指涉著另一部或多部作品,而每一段話都指涉著另一個或無限的世界。但同時,這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閱讀之旅,大規(guī)模的集中閱讀讓我深感他們的寫作離我是如此之近,我和他們無論白天黑夜都一起分享著嶺南的各種秘密,借助他們的寫作,我得以在我的“嶺南”之外發(fā)現(xiàn)無數(shù)個“嶺南”,進而發(fā)現(xiàn)無數(shù)個“中國”、無數(shù)個“人類”……寫作的豐富與寬闊,又一次在我面前顯現(xiàn)。我意識到,文章的標題一定要表明這樣的意思。我使勁思索著,終于,我想起了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姆的一句詩:“無窮的地面在我們腳下?!笔堑?,就是這個意思,當我們寫作,我們便獲得了無窮的地面,當我們回頭,我們便看清了這一切。

        責任編輯 朱亞南

        王威廉:1982年生。先后就讀于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中文系。在《作家》、《花城》、《大家》、《山花》、《讀書》、《書城》、《天涯》等刊發(fā)表小說、散文與評論。作品被《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等刊轉(zhuǎn)載;入選《北大年選:中國小說》、《華語新實力作家作品十年選》等重要選本。

        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大全观看| 97se在线|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乱婬真视频免费| 天堂av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日本人妻少妇中文字幕|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欧美激情国产亚州一区二区|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国精产品推荐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男女上床视频免费网站| 天堂网日韩av在线播放一区| 欧美丰满熟妇性xxxx|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日韩成人无码不卡网站| 亚洲成人激情深爱影院在线|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孕交|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观看| 久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做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 日本视频一中文有码中文|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网红极品女神精品视频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最新 | 激情五月天伊人久久|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日韩Va亚洲va欧美Ⅴa久久|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天天狠天天添日日拍| 国产99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又色又爽的视频在线观看91|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处处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