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冬,散完步在宋城老街的鼎湖山茶莊小憩,幾位茶客正在閑談古往今來的茶道。千卷藏書一壺茶,個中滋味,或濃或淡,或清或濁,或高或低,須一尊好鼻子,須一雙好眼力,須一腔好舌尖,須一副好脾胃。
“咚、咚、咚?!鼻瞄T聲打破了茶室的寧靜。
“請問八卦村在哪里?老板娘?!币粋€身背行囊、滿身疲憊手持外文地圖的外國人破門而入。
“八卦村?”茶客們頓時一團迷霧。
待客人落座后,大家才知道他是來自俄羅斯的游客。他聽人介紹,想要了解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得先走高要,后看端州,再讀肇慶,看來他是個文化人。
被他這一問,我才開始注意嶺南這座古村落,它是高要市回龍鎮(zhèn)的一個自然村。
據(jù)縣志記載:高要,古為百越之地,因西江羚羊峽居高扼要而得名。其交通地理位置特殊,史稱“當西南之要沖,扼兩廣之咽喉?!逼湮锂a(chǎn)資源豐足,有金、錫、鐵、煤、鉛、鋅和硯石、高嶺土等,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控制西江流域的首選之地。秦屬南???,三國、兩晉屬蒼梧郡,隋、唐屬端州郡,宋、元、明、清屬高要郡或肇慶府。高要境域幾經(jīng)變更,歷時二千余年,一直未更名稱,乃廣東少見。
幾次去高要,滿眼都是古塔、古廟、古鎮(zhèn)、古村,多少風(fēng)物于細語中靈現(xiàn),多少風(fēng)土在神奇中鮮活,似乎穿越在歷史與現(xiàn)實、古典與時尚、自然與人文的夢境之中。最近,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高要撤市改區(qū)。
八卦村,給人的印象很神秘,我不敢輕易去拜訪。小時候聽說,《易經(jīng)》是一本天書,很難讀懂??鬃游迨x易。易經(jīng),是傳統(tǒng)的自然哲學(xué),是古代的陰陽學(xué)說。古人講的八卦,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八卦圖,又稱“伏羲八卦圖”,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征天、地、雷、風(fēng)、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xiàn)象。后天八卦圖,又稱為“文王八卦圖”,周文王以八卦互相搭配,推算出六十四卦,分別象征各種自然現(xiàn)象和人事現(xiàn)象,著成《易經(jīng)》?!兑捉?jīng)》中的六十四卦,每一事變即講一番應(yīng)變的道理。
易經(jīng),靠推演和解讀,義理自在其間,象數(shù)、爻變玄而又玄。大到天道旱澇、人世否泰,小到鄰里糾紛、個人運程,無不靠易經(jīng)預(yù)判,并適時干預(yù),防患于未然。八卦與人的日常生活也扯上關(guān)系,若象征家庭,乾父也,坤母也,震長男,巽長女,坎中男,離中女,艮少男,兌少女。若象征動物,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若象征身體,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記住這些象或義,就能看天色看星辰推斷時間,看花開看鳥歸判斷氣候;記住這些象或義,實則是把握自然變化和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便法門。
今年春上,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八卦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東十大最美村落”、“廣東省旅游特色村”和“高要黎槎八卦村”等幾塊醒目的牌匾。簡介上說,八卦村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有6萬多平方米面積,現(xiàn)有1428名常住人口?!叭收邩飞?,智者樂水”。古村四面環(huán)水,呈大圍屋形,房屋、街巷的分布走向狀似八卦圖,房屋建在一座名叫鳳崗的山岡上,布局精巧,以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卦形排列,呈圓形分布,一座座,一排排,一圈圈,最外一圈約有90間房子,門口都往里開,每進一個圈,古屋遞減,村中有主巷15條,橫巷84條,共99條巷道。古村落以水為脈,以石為基,以屋為墻,是嶺南典型的水鄉(xiāng)建筑。這里的民居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間兩廊的平房,即中間為廳,兩側(cè)為房,廳前天井,兩邊分為灶房和庫房;另一種是人字斜頂單間小屋,有部分聯(lián)閣,每間小屋只開一小扇“貓兒窗”。古村落面積很小,但名氣很大,不光在國內(nèi),在國外都有很大的影響,村里走出的海外華僑分布在世界五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qū),50%左右旅居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港澳同胞也有近千人。
踏上青石路,步入古村落,驀然發(fā)現(xiàn)八卦村像一座迷宮,能觸摸到歷史的痕跡。幸運的是,一位年邁的長者給我們當導(dǎo)游。他姓蔡,名敬文,本村人,當過小學(xué)老師,現(xiàn)為古村導(dǎo)游。別看他年紀不小,但滿面春風(fēng),走路快,嗓門大,記憶好,講起村里的事,龍飛鳳舞,如數(shù)家珍。期間得知古村落的灰檐壁畫上,鐫刻著800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民間叫八卦村,官方稱為黎槎村。
傳說南宋嘉定年間,皇宮有一蘇妃,天生麗質(zhì),絕世佳人。蘇妃因觸犯宮規(guī),被打入冷宮。她在獄中度日如年,想方設(shè)法逃離苦海。一天,有兩個獄卒貪財而冒險將她救出,并將其打扮成乞丐,意欲賣之。正是無巧不成書。當時南雄府的一位黃姓老板到京城做生意,黃員外在碼頭遇見女乞丐,看她年輕貌美,膚色白嫩,用三百銀元把她買下帶上船,回到廣東老家。沐浴更衣,梳妝打扮,貌似天仙下凡。黃員外問其身世,才知為當今皇上的蘇妃。兩年后,黃老板家里財物被盜,盤查后得知,是自家的傭人劉氏所為,劉氏被逐出家門后不服氣將黃員外買蘇妃事報官。不久,皇上驚悉此事,龍顏大怒,即兵發(fā)南雄,誅殺黃員外九族。當時,有一南雄人,其姑丈恰好在朝中當官,驚聞此事,馬上修書并叫家人連夜快馬趕到南雄要黃員外趕快逃生。驚魂未定的黃員外和蘇妃立即收拾行裝,隱姓埋名逃到順德,沒過幾年安穩(wěn)日子,當?shù)鼐桶l(fā)生了瘟疫,無奈之下,他們逃到了黎槎村。
蔡老師是個會講故事的人,想象力很豐富。他說黎槎村,“黎”,本義是指“眾多”之意,也可以理解為“很多民眾流浪到這里”?!伴丁保玖x為“漂流的木筏”,也可以理解為“流浪的人” 。而“黎槎”則是“眾多的竹筏”。黎槎村地勢低洼,每年都會被洪水淹沒幾次,有時淹到瓦面,只露出屋脊,從高處遠看,一座座,一排排,就像木筏一樣,漂浮在水面上。傳說宋隆河有一條蛟龍和一只鳳凰,龍鳳鸞鳴,保衛(wèi)著回龍,風(fēng)調(diào)雨順。有一天,蛟龍上天為百姓施云布雨,鳳凰趁機而悄悄離開,一去不復(fù)返。蛟龍對她夜思夢想,忍不住飽受相思之苦,便長嘯一聲,漂洋過海,去尋找心中的鳳凰。此時,侍機已久的孽龍趁機潛入宋隆河,興風(fēng)作浪,驚濤拍岸,村里的田地、房屋被淹沒,雞鴨牛羊漂浮在洪水中……全村的男女老少只好跪拜在龍王廟前,祈求蛟龍回來降服孽龍。百姓的虔誠,感動了美麗的鳳凰。蛟龍終于找到鳳凰,他們又回到了宋隆河。蛟龍與孽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斗,大戰(zhàn)三百回合后,孽龍慘叫一聲,命喪于蛟龍的利爪之下。從此,當?shù)匕傩者^上了安穩(wěn)的日子。蛟龍變成亙古連綿的山脈,鳳凰則化成一座鳳形的山岡,萬千的氣象將蛟龍與鳳凰陰陽造化成鳳崗。
“古寨黎槎別樣天,縱橫里巷藏機玄,仁和睦里三百戶,耕讀傳家八百年”。生活在農(nóng)耕時代的古人,正如《家人卦》曰:“家人,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睂σ粋€家庭來說,女人主內(nèi),男人主外。男外女內(nèi),合乎常理。本卦闡述的是治家原則和家庭倫理。家是社會的細胞和基礎(chǔ),也是人倫和社會關(guān)系的起點。一個人,一個家,一個村,一個世界,都離不開生生不息的傳統(tǒng)文化。治家和治國的方法、原則是一樣的,要講究陰陽調(diào)和,剛?cè)嵯酀?,即本著男剛嚴、女柔順,男外女?nèi),父嚴母慈的原則,父親為一家之主,負有主導(dǎo)責任,要防患于未然。治家不能太寬容,既要有親情、相親相愛的天倫之樂,也要講規(guī)矩、尊卑和威嚴,不可溺于親情而放任自流,同時主家者還要以身作則,誠信自律。而父子、兄弟、夫婦還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分工協(xié)作。修身齊家,向上向善,和諧致美,方成大家。
久居城市,如果,你能與古村為伍,閑居幾日,會給你一種回歸之感。古村落以水為脈,村外圍約1萬平方米的兩口護村池塘,環(huán)繞全村,脈脈相通。既可養(yǎng)魚養(yǎng)蝦,又可養(yǎng)鵝養(yǎng)鴨,還可護村抗敵。古村落以屋為墻,整座村莊像一間大圍屋,村民只能從十里一坊的門樓進出,村外墻作為防護墻。排屋的門口向內(nèi)、背向外,門樓家與家、族與族之間,既相互守望,又各自為政。古村落以石為基,村落門樓、祖堂、酒堂以及主要巷道,均以花崗巖石、鵝卵石和石板鋪設(shè),古街古巷,古風(fēng)古韻。
古村落十座典雅的門樓,皆以儒家思想命名,楹聯(lián)也體現(xiàn)治家理念。興仁里門樓上“興國匹夫皆有責,仁民君子總無貪”;柔順里門樓上“柔懷納風(fēng)雨,順勢寫春秋”;毓秀里門樓上“毓才興國,秀外慧中”;仁和里門樓上“仁善之心須長有,和親之德不可無”;冬紅里門樓上“冬沐春暉,紅添勝色”;遂愿里門樓上“隧達源于熟慮,愿成全賴恒心”;仁華里門樓上“仁為得成為道,華為實言為行”;居和里門樓上“居仁由義,和氣生財”;淳和里門樓上“淳風(fēng)驅(qū)陋習(xí),和睦納鴻喜”;尚仁里門樓上“尚武崇文家風(fēng)好,仁民愛物品行高”;還有一個叫“遂德坊”門樓上“隧心愿誠心修,德潤身富潤屋”,俗稱“十里一坊”。無論你踏足的是哪一座門樓,無論你信步走入的是哪一條巷道,儒雅之風(fēng)就會從這些門樓和對聯(lián)里溢出,撲面而來。走著走著,不由地想起習(xí)總書記在今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無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無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fēng)?!?/p>
從冬仁里、仁華里、淳和里一路走來,靜默的古建筑,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也不知沸騰了多少人的血液。八卦村至今仍保存18間祖堂、9間酒堂和3000多間供村民居住的瓦面平房,極具嶺南建筑風(fēng)格。屋檐飛壁的灰塑彩畫栩栩如生,祖堂門樓字畫楹聯(lián)滲透風(fēng)韻。要說,講究比較多的還是八卦村的祖堂,俗稱祖廳、上間,建筑以古村、青磚、木、瓦為結(jié)構(gòu),另以灰塑、壁畫作裝飾,古雅誘人。村民拜祭祖先之處,各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喜慶事宜,村民便相聚于此,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祖堂分為上下兩“進”,中間有個天井,通風(fēng)透光。正面有個神樓,正中端正地擺放一個觀音像,村民供奉慈悲為懷的觀音娘娘。每年,凡農(nóng)歷初一、十五和節(jié)假日,那些成年的婦女都會回祖堂祭祀上香。有喜事,新郎和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熱鬧非凡。新婚禮畢,即行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席間,新郎新娘由姨娘及家長陪至每席,向親友獻茶、糖、煙作拜見禮。獻茶時,還有“玩新娘”的習(xí)俗,有出“四句詩”要新娘跟著背誦的,找借口非要喜娘背誦兩三遍后,才飲新娘茶;有“出節(jié)目”為難新娘的,飲完新娘茶后,再給以賞錢。宴罷回新房,要行合巹禮,祝愿幸福美滿。有白事,祖堂臨時作靈堂,“靈柩”擺在祖堂的左邊。孝子及近親好友守候靈堂,親友前來吊唁,孝子跪迎跪送,女眷吊孝跪地跪哭,表達對死者的孝敬和懷念。
“我從小在村里長大,原先都不知道竟然有這么多講究?!辈汤蠋熣f,“古村文化底蘊深厚,與其說我在當導(dǎo)游,不如說我還在受熏陶和滋養(yǎng)”。每個里都有自己的酒堂,依次是:興義,聯(lián)秀,紹安,暢敘,永和,遂德,老華,敘樂,和樂9座酒堂。比如興仁里的興義酒堂,建筑平面呈長方形,進深12米、建筑面積約338平方米,設(shè)有正廳、客廳、廚房、儲物室。建筑裝飾巧妙運用了木雕、灰塑壁畫等工藝,重修于清代光緒年間,歷代皆有維修。正廳前有天井、通風(fēng)透光,平日幽靜,凡有喜慶事宜,則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又如毓秀里的紹安酒堂,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已有90多年歷史,建筑面積約為338平方米。屋梁為鋼架結(jié)構(gòu),屋內(nèi)巧妙利用灰塑、壁畫等工藝,其壁畫為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風(fēng)格。凡本村里有紅白喜事時,均回自己的酒堂擺酒設(shè)宴。古村擺酒投宴的名目繁多。比如,新生嬰兒出生,主家要向親友報喜,選吉時煮一餐“雞酒”;等到孩子滿月這一天,又設(shè)“滿月酒”宴請親友。小孩入學(xué)前再請“潤筆酒”; 讀書高“中”時,亦要搞個中科舉的“喜慶酒”。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前有個“定婚酒”,亦可謂“定老婆”。到了舉行婚禮時,要喝“結(jié)婚酒”;生了孩子又要喝“新丁酒”,還要放“添丁炮”;等到花甲時,兒女均晚婚,又做“大壽酒”,往后,每到其生日時都做“壽酒”,十年一次“大壽酒”。喝酒、放鞭,或風(fēng)情、民俗,村里的這些禮數(shù)都是媒介物,溝通心靈,融洽感情,人與人之間取得生活的意趣。跟在蔡老師身后,邊走邊聽邊看,他講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
當走到聚樂酒堂時,可惜老酒堂裝的是鋁合金門窗。這一動,卻傷了古風(fēng)古韻。
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蔡老師對八卦村的所思所想??梢娝c八卦村的交往,是推心置腹的。八卦廣象,《井》卦,上卦為坎,坎為水;下卦為巽,巽為本。上坎下巽,表示樹木得到水的滋灌,蓬勃生長。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水井是居民的重要生活設(shè)施?!兑住芬跃疄樨悦?,反映勞動與生活,自然條件與人類生存的依賴關(guān)系。井水無窮無盡,孜孜不倦地養(yǎng)育著人們,《井》勸勉君子應(yīng)效法這種美德,不辭辛勞地為大眾謀福,倡導(dǎo)助人為樂的社會風(fēng)尚。老子說,水利萬物,不分晝夜,不分陰晴,不分峰谷,永遠生生不息。
黎槎村的水井中,有遂德井、周家井、木井、紹安井四口古井。其中,周家井,是黎槎村最古老的井,距今約786年。此井位于柔順里門樓左側(cè),占地面積9平方米,井口直徑53厘米,水深2.8米,井深4.8米。全井由山石砌成,呈圓形,此井位置很高,水量不大,但四季不竭,水質(zhì)清純,是村民最佳的生活飲用水。
黎槎村,最神奇的井是木井。此井背靠村莊,前臨魚塘,位于淳和里、居和里之間,占地面積36平方米,水深3.9米,井深4.8米。全井呈圓形,水量豐富,水味甘醇,是村民的主要水源。
村民叫此井為“進士井”。據(jù)說,明末清初年間,本村村民蔡木恩考中“武進士”,他回鄉(xiāng)后發(fā)動本族人修建此井。相傳打井時,井打到6米深處,發(fā)現(xiàn)有3條都接近1米直徑的、不知埋藏了多少個春秋的松木,3條巨木永埋井底,此井源頭在鳳凰崗方向,不僅水量豐富、從未枯竭,而水的質(zhì)量更加優(yōu)良。村民為記住他的恩德,俗稱“木恩井”。民國年間,黎槎村對“木井”水源的保護是非常重視的,井的四周建有半米高的水泥圍墻,墻上還裝有2米高的鐵枝柵欄,正西方設(shè)有1.3米寬的鐵門,防止外來人員對水源進行破壞。到了上世紀80年代,因村莊修建環(huán)村道路而占用,現(xiàn)在看到的井臺面積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二大小。木井全用花崗巖石建造,工程質(zhì)量好,特別是近1米直徑的井口,只用一次石打造,且造型優(yōu)美,所以說,若無人為性的破壞,應(yīng)是“與天同壽”。村民也叫此井為“化妝井”。據(jù)說是男人用此井水洗手,做事會得心應(yīng)手;女人用此井水洗過面,會面色紅潤,更加漂亮,可以永葆青春靚麗;倘若小朋友用此井水拍過屁股,會變得更加聰明伶俐,讀書也會出類拔萃。
“一命、二運、三風(fēng)水、四積德、五讀書……”傳統(tǒng)的中國農(nóng)村有此講究,八卦村人也以此修正著日常生活。架橋修路,栽花種樹。背靠大樹好乘涼,村有橋梁好走路。八卦村有15棵參天的古榕樹,從風(fēng)水角度來看,它們分別種在各門樓的“青龍”或“白虎”方向。因為古村有蔡、蘇兩姓,因此兩姓的榕樹亦顯露出其特征,須多的必然是姓蘇的樹,須少的定然是蔡姓的樹,這也是比較神奇的現(xiàn)象。還有“龍鳳榕”,村民們說起來津津樂道。這兩棵樹位于古村正南方向的毓秀里,左邊的榕樹叫“龍榕”,右邊叫“鳳榕”,兩樹參天直上欲比天高,枝繁葉茂。據(jù)說,毓秀里家族在外國定居的有380多人,國內(nèi)120人左右,故被村民稱為“龍鳳呈祥”的風(fēng)水寶地。
走到鴻運臺,八卦村的中心處。大大小小的古建筑,彎彎曲曲的古巷道。看格局,無不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忠孝文化;看細節(jié),無不彰顯村民的家訓(xùn)家風(fēng)。此情此景,蔡老師更看重這棵要幾個人才能合抱的鳳凰樹?;ㄩ_時,紅花似火,引來無數(shù)鳳鳥棲息,遠處觀望酷似紅云一片,“鴻運”的習(xí)俗便在古村流傳。他說,這棵鳳凰樹有三種境界:第一層次眼中有樹,心中無花;第二層次比較深刻,是眼中有樹,心中有花;到了最高層次,則是眼中無樹,心中有花。鳳凰樹,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 被村民譽為村樹、村花。
從興仁里出來,門口有一位老婦人盤腿席地而坐,正在編制花竹席,滿臉笑容。黎槎古村男耕女織,勤勞致富,為家庭和古村貢獻了不少力量。村中的女人,主要是相夫教子,農(nóng)閑時編織花席售賣來幫補家用。走進古村,無論在巷道間、榕樹頭邊或池塘畔,你都會見到三五成群的婦女在編織花席,成為村里的一道特殊風(fēng)景。蔡老師說,剛才那位老婦人已八十八歲了,像她這樣的老人家,村里還有十多位。他們的晚輩飄洋過海,闖天下、走世界、謀生計,也有能力瞻養(yǎng)老人,但老人們舍不下這個村,這個家……
“日本不投降,我就不出生?!辈汤蠋熤鲃诱f自己今年已經(jīng)70歲了,就是日本鬼子投降那年的第二天出生的?!拔覀冞@個村東頭,有條古道叫沙路街,長約600米,寬約6米,過去是沙石路,現(xiàn)在水泥路。上世紀抗戰(zhàn)期間,卻是一條生命線。南來北往的客商,拖兒帶女逃難的百姓,絡(luò)繹不絕。當時,沙路街兩邊有十二間客棧,有七八間店鋪,此路是高明縣至高要縣必經(jīng)之路。
八卦村的起源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是為滿足百姓的吃、住、行,但意在追求天、地、人的和諧融合。今天,目下,眼前,走進八卦村是一個家,走出八卦村是一片天?!兑捉?jīng)》是傳統(tǒng)科學(xué)的開路先鋒。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幾千年來弄不清楚。天文學(xué)推翻地心說,建立日心說;力學(xué)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這一系列的科學(xué)突破,使“天人合一”的冥想變成現(xiàn)實。牛頓的物理學(xué)改變了世界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重建了宇宙說;宇航員們已經(jīng)登上月球,正在用機器人探索火星,進一步觀天象、觀地象、觀人象,探索宇宙的奧秘。
柳宗元說過:“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笔澜缫蛉祟惗S富多彩。現(xiàn)在,當下,現(xiàn)代,西方人、東方人,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無論是八卦村,還是地球村,都是一風(fēng)一雨、一山一水、一陰一陽、一男一女構(gòu)成的。春華秋實,反映季節(jié)變化;陰晴圓缺,體現(xiàn)自然現(xiàn)象。其實,一切的一切都有規(guī)律,萬事萬物皆有境界。古村小,乾坤大,易經(jīng)思維有時也可以把握自然,說不定也是破解世界的密碼。
在八卦村,看了一本古書,讀了一本經(jīng)典,也認識了一位導(dǎo)師,讓我永遠難忘。走出古村落,與蔡老師話別,又看到一群中學(xué)生正好下車來參觀,心里一陣驚喜。也巧,這一天是世界讀書日,我愿年年能有今天,天天都是讀書日:“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幼,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xué)、文化、科學(xué)思想的大師們?!?/p>
責任編輯 高 鵬
陳萬仕: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曾出版《兵山詩草》、《立正稍息與看齊》、《音樂文學(xué)藝術(shù)談》等四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