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1926年的春天,三位天朝的年輕女孩,面對著鏡頭,完成了也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時尚節(jié)目”的錄制。
沒想到這段珍貴的視頻,竟然被美國二十世紀??怂辜瘓F旗下的Movietone保存下來了。同時??怂辜瘓F也是這集節(jié)目的制作方。節(jié)目“奢侈地”用了電影膠片拍攝,你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家電視臺BBC在1929年才出現(xiàn)。
-1-
主持人是操著一口流利英文的施小姐,兩位“大來賓”分別是說著文明戲腔調(diào)江北官話的甘小姐,和帶著廣東五邑地區(qū)白話口音的范小姐。
在這段類似“制作原片”的錄像當中,我們反復(fù)聽到姑娘們提到“Chinese way”“中國樣子”,語氣中帶著自豪。三人都衣著得體,態(tài)度時髦,把中西式的時髦元素都玩得很得心應(yīng)手。由于民國政府與美帝聯(lián)系緊密,當時最新的時尚元素和風潮你在上海、兩廣地區(qū)、甚至是北平都很容易接收到。
片子中說著江北官話的甘小姐,其實大有來頭,正是她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真正意義的時裝秀。說她是甘小姐,其實是冠了夫姓,她實際上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的八女兒——唐寶玫。唐寶玫在操辦這場服裝表演時,當時的社會壓力是很大的。1926年時,人們覺得女子不該集體性拋頭露面,況且還是以身子作為公眾展示的平臺。唐家八小姐用非常聰明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她表示:這其實是一場歷史文化活動。她在向有關(guān)部門申請這項活動時,是這樣表述的:“以我國古時歷代裝束,趁此機會一一表現(xiàn)于吾人眼簾,溫故知新……因茲借鏡?!?/p>
但最后,她并未遵守自己的承諾,并大肆引進了國外服飾式樣。但好在當時的民風漸漸開化,借個名頭即可活動“上馬”。滬上報紙《申報》是這樣預(yù)告這場秀的:“該時裝表演,由社員眷屬及閨秀名媛?lián)沃?,新式服裝,舊時衣裳,自春到冬,四季咸備,新奇別致,饒有興趣,為滬上破天荒之表演?!?/p>
雖然當時服飾未分春秋兩季,還摻雜了部分舊衣裳,但好歹也是第一次,所以辦秀的場地規(guī)格一點也不輸時裝周,設(shè)在“夏令配克大戲院”,即是現(xiàn)江寧路66號的美琪大戲院。這就好比如今走秀都愛辦在什么“世博意大利館”是一個意思。
-2-
說回這場時裝秀,果然這場秀讓滬上名媛貴婦們大開眼界,群情激昂,原定在12月16日只進行一場表演,但由于太受歡迎,不得不在27日再度加演。關(guān)于款式,《申報》這樣描述到:“時裝表演分游戲服、跳舞服、夏服、晚禮服等十四種,除二種為純?nèi)恢袊b外,其余頗近歐化。”
更驚人的是,當時的這場時裝秀不是匆匆上馬的“草臺班子”,而是一場融入了商業(yè)運作的大秀,報紙在這場時裝秀報道的末尾加上了如今所稱的“軟廣”:“各衣原料均系永安、先施、福利、惠羅及老介福等公司所供獻?!保ā渡陥蟆?926年12月18日《聯(lián)青社游藝會續(xù)記》)。所以這場秀之后火了先施公司的布料,也是毫不奇怪的。
-3-
先施公司花重金在1930年3月舉辦了中國首次完全商業(yè)運作的時裝表演,且分別走了八天。英國名廠Wemco為了通過此次時裝表演推廣其“花樣新奇,顏色鮮艷,適合春夏衣料”所用的Tricochene綢緞。并派設(shè)計師專門為中國婦女設(shè)計專屬款式,各款新裝多種,均屬獨出心裁。秀場上不是模特,而是讓他們的目標客戶名媛自己穿著上去走:“延請中西名媛登臺表演,服飾之美麗,設(shè)色之奪目,姿態(tài)之曼妙,舉止之大方”,必令觀眾“發(fā)生無限美感”。(《民國日報》1930年3月26日《時裝表演大會廣告》)
先施公司在二十年代的服裝植入就無處不在。也正是先施在1917年的上海南京路上,開了上海第一家綜合性百貨,第二年的服裝銷售額就達到了348萬元。說明當時民國女人,不僅愛美,也是非常舍得為美麗事業(yè)燒銀子的。
-4-
有了服裝秀,有了百貨公司的布料,民國女人們此時最缺的是什么?設(shè)計啊!畢竟當時能夠直接把外埠時裝直接套身上的,僅僅是受過海外教育、思想觀念比較開化的一批千金小姐。上海的普通女人也需要設(shè)計。于是云裳公司在1928年創(chuàng)立了。說到它的創(chuàng)始人,你一定不陌生,她就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張幼儀。
比起大型百貨主打的快準狠款式,云裳主打的是藝術(shù)感。它當時的宣傳語是:“空前之美術(shù)服裝公司”,在介紹中寫道:“創(chuàng)式繪圖和監(jiān)制者多是一班于美術(shù)深有研究的人,他們憑著長期的研究所得再依著美術(shù)的原理自能創(chuàng)造出種種新式的裝束?!?/p>
后來云裳發(fā)現(xiàn)只求藝術(shù)感這個路子在國內(nèi)并不好走,所以漸漸地把云裳做成了大眾流行服飾,只要巴黎流行什么款式,十天后你就能在云裳里訂到。逐漸銷售量上去了,口碑也起來了。當時上海的時髦青年們,都以自己穿云裳為傲。
-5-
到了1934年,中式服飾的業(yè)界老大——鴻翔服裝公司,也已經(jīng)習慣了辦秀來招徠顧客的招數(shù)。早在1931年,鴻翔制作的大衣已在美國芝加哥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銀獎,其后他們在大華飯店舉辦新品時裝秀時,已經(jīng)早早引入了明星看秀,胡蝶和阮玲玉都是座上賓。不僅如此,胡蝶幾乎是鴻翔的“品牌大使”,她在電影和日常生活中所穿的華服,都來自鴻翔制作。1935年胡蝶大婚前,鴻翔公司專門請高級工匠為胡蝶打造了一套白色禮服,禮服上精工細繡了100只蝴蝶,婚禮上蝴蝶身穿這套禮服,震撼了所有賓客。從此“百蝶裙”就成為了鴻翔最知名的活招牌。
原來中國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過自己的時尚品牌,還有外資制作、本土主持的時尚節(jié)目,高度商業(yè)化運作的大型時裝秀,明星也早早坐在了秀場頭排,這不得不讓人感慨唏噓。
——新浪專欄·風尚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