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能明
(四川省華鎣市農業(yè)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華鎣 638000)
急性附紅細胞體病多發(fā)于仔豬,發(fā)病初期其有稽留熱,體溫達40~41.5℃,病豬耳部及腹下皮膚發(fā)紅,呼吸急促,食欲廢絕,個別四肢抽搐,嚴重的耳部及四肢末梢出現紫色斑塊,后紫斑蔓延至全身。慢性病例多為架子豬和母豬,其被毛粗糙,膚蒼白,可視黏膜黃染。病豬耳部和四肢內側出現糠狀鱗屑,其尿液由淡黃色變?yōu)樯铧S色?;钾i嚴重腹瀉,消瘦。
病豬血液稀薄,呈淡紅色,皮下出現膠凍樣凝塊,胸腔積液,肝臟、腎臟和淋巴結腫大,切口外翻,肝臟呈黃色或棕黃色。
病豬并發(fā)豬瘟或藍耳病時可見膀胱、喉頭、肝臟、腎臟有出血點。
3.1 鑒別診斷 豬黃曲霉素中毒的癥狀與附紅細胞體病相似,對此需要通過實驗室檢驗進行鑒別。
可采集病豬血液涂片,瑞氏染色后鏡檢,若見紅細胞邊緣不齊,并有星光閃亮,則可確診為附紅細胞體病。
3.2 并發(fā)感染診斷 采集病死豬肝臟、腎臟和淋巴結,應用RT-PCR技術判斷病豬是否并發(fā)感染其他病毒性疾病。
附紅細胞體病可破壞紅細胞表面結構,導致病豬免疫力下降。本病早期治療和慢性病例治療的效果佳,病程后期或并發(fā)其他病毒疾病時病豬死亡率較高。
4.1 貝尼爾,2mg/kg體重,分點肌注,每日一次,連用2次。
4.2 肌注補鐵劑,靜注葡萄糖、VC、VK。
4.3 清理養(yǎng)殖環(huán)境,殺滅蚊、蠅、虱、蜱等昆蟲。加強注射器械與用具的消毒,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5.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對豬群進行合理分群,降低養(yǎng)殖密度,降低豬群的應激反應能有效避免附紅細胞體病急性發(fā)作。
5.2 血液涂片鏡檢是確診本病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