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美,李丹陽,羅旭霞,方 倩(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血液科高級病區(qū),浙江杭州310019)
化療是惡性血液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化療藥物可以導致不同程度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引起血小板減少。當血小板小于25×109L-1,即Ⅳ度血小板減少時,患者會出現(xiàn)全身出血,以淤點、淤斑等皮下出血最多見[1]。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常予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及重組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療,注射后若按壓時間及方法不恰當,皮下注射部位常會出血、淤斑及血腫現(xiàn)象[2]。為減少Ⅳ度血小板減少惡性血液病患者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情況發(fā)生,本科對80 例Ⅳ度血小板減少惡性血液病患者運用2 種不同按壓法,對照觀察止血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2~6 月在本科住院接受聯(lián)合化療后Ⅳ度血小板減少惡性血液病患者80 例,年齡22~58 歲;男46 例,女34 例;其中淋巴瘤15 例,急性白血病58 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7 例。將80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 例。將注射用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巨和粒)3 mg 用滅菌注射用水2 mL 溶解后分別皮下注射予兩組患者上臂三角肌下緣。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原發(fā)病、注射所用藥物、注射部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按壓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或坐位,皮下注射全部由專人操作,注射后分別采用2 種按壓法,按壓以患者不感覺疼痛為宜,按壓時不可揉擦,忌熱敷,以防止血管擴張引起大面積皮下淤血。觀察組:常規(guī)皮下注射后,針眼外貼仁和牌創(chuàng)口貼局部按壓10 min 后, 將長寬高3.5 cm×2.0 cm×1.0 cm 普通橡皮置于針眼局部創(chuàng)口貼外層,后將3 m 的1583 型自著性彈力繃帶以順時針方向纏繞3 圈,第1 圈纏繞以貼皮膚為準,第2 圈纏繞適當加壓以2 指松緊度為宜,第3 圈附著第2 圈再纏繞1 圈,每圈均重合,完全覆蓋注射點處橡皮,2 h 后撤彈力繃帶及橡皮。對照組常規(guī)皮下注射后僅予針眼外貼仁和牌創(chuàng)口貼局部按壓10 min。
1.2.2 評價方法 皮下注射巨和粒后4 h,由另一名護士專門負責觀察、評估,用直尺測量出血面積。注射點無滲血為無出血,注射部位有出血者根據(jù)面積劃分為小于0.1、>0.1~0.5、>0.5~1.0 cm 及大于1.0 cm[3],以出血面積最長的直徑為計算標準。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皮下出血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且未發(fā)生較大出血面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皮下出血情況比較(n)
皮下注射常選擇三角肌下緣,此處血管、神經(jīng)分布較少,行皮下注射不易損傷神經(jīng)、血管,不易損傷毛細血管,對于血小板計數(shù)及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皮下無須按壓[4]。然而惡性血液病患者化療后絕大多數(shù)患者全血細胞明顯減少,多數(shù)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低至Ⅳ度血小板減少程度。由于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障礙,該類患者行皮下注射后必須按壓[5]。同時,該類患者需要接受反復多次長時間皮下注射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及重組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療,皮下注射后常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皮下出血甚至皮下硬結,導致皮下注射部位減少,這樣不僅影響治療而且會造成患者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復,甚至導致醫(yī)患糾紛。
3m 自著性繃帶具有自我粘合性,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長度而改變壓力,包扎后壓力恒定,透氣性好,不影響患者的活動,可以迅速閉合創(chuàng)口,使血小板在局部聚集,達到止血的目的[6]。注射點處放置一橡皮,這樣可以使壓迫受力點集中,加強止血效果[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出血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且皮下出血面積明顯小于對照組,提示橡皮聯(lián)合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有效地減少Ⅳ度血小板減少惡性血液病患者皮下注射引起的皮下出血。且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無經(jīng)濟負擔。
綜上所述,橡皮聯(lián)合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有效地處理了Ⅳ度血小板減少惡性血液病患者皮下注射點的出血問題,減輕患者的痛苦??捎行p少皮下出血及較大面積出血的發(fā)生,操作簡單方便,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1] 周際昌. 實用腫瘤內(nèi)科治療[M].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5.
[2] 王惠蘭,李信平,唐宗碧,等. 醫(yī)用靜脈按壓止血夾的研制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11):41.
[3] 石微微,樊會云,梁二芳,等.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后皮下出血與按壓時間的研究[J]. 護理研究,2011,25(5C):1375.
[4] 侯立君,馬彩艷,陶娜娜.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不同按壓時間的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8):11-12.
[5] 李娟,劉敏,賀蕓.Ⅳ度血小板減少腫瘤患者皮下注射按壓時間的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5,30(9):50-51.
[6] 丘雪琴,鄭霞,黃中英,等. 自黏彈性繃帶用于預防PICC 置管術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 全科護理,2009,7(6A):1424-1425.
[7] 賈曉燕,席延榮,黃鶴鑫. 腫瘤患者高凝狀態(tài)下PICC 置管綜合護理干預研究[J].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9,30(4):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