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
李玉華陳立章
(中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湖南長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焦慮情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抑郁情況,并應用生存質量評分來評價患者生存質量。結果干預前兩組SDS評分和SAS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干預前,且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SDS評分和SAS評分無顯著變化(P>0.05);干預后研究組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以及整體功能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較好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心理干預;健康教育;肺癌;生存質量;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736〔文獻標識碼〕A〔
通訊作者:陳立章(1964-),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傳染病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
第一作者:李玉華(1974-),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等醫(yī)學教育方面的研究。
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且男性發(fā)病率稍高。早期肺癌臨床癥狀不明顯,晚期會出現咳嗽、咳血、胸悶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老年肺癌患者易伴隨并發(fā)癥,患者會出現肺不張、上腔靜脈綜合征以及阻塞性肺炎等,患者易產生負面情緒,其生存質量也顯著降低。心理干預能較好地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而提高其生存質量。聯合健康教育,能顯著增強心理干預的效果〔2〕。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均符合老年肺癌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精神疾病者以及不能隨訪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齡23~75〔平均(53.8±2.5)〕歲;對照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齡22~75〔平均(54.1±3.1)〕歲,兩組患者年齡和性別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1)心理干預: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及時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囑咐患者發(fā)現患者出現情緒波動時,及時耐心地勸導患者。向患者講解病情變化,舒緩患者內心的緊張情緒,鼓勵患者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疼痛干預:患者行手術治療以后會存在疼痛,及時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正確指導患者心理自我暗示法,進而使患者注意力集中于其他方面,降低主觀感受帶來的疼痛感。囑咐患者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利用體位來減輕疼痛,必要時配合藥物來舒緩患者的疼痛感。(3)維持醫(yī)患關系: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是治療疾病的基礎,患者能充分信任醫(yī)生,進而積極配合治療全過程。(4)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使患者對疾病及其治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1.3評價指標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情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干預前后抑郁情況,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或者抑郁情況越嚴重〔3〕。應用生存質量評分(包括整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以及認知功能)來評價患者生存質量,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質量越高〔4〕。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干預前對照組及研究組SDS評分〔(52.3±1.8)分vs(52.8±2.7)分〕和SAS評分〔(51.9±2.4)分vs(52.1±2.7)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評分〔(22.8±1.7)分〕和SAS評分〔(21.9±0.9)分〕均顯著優(yōu)于干預前,且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SDS評分(42.7±0.2)分,SAS評分(46.2±1.5)分〕(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SDS評分和SAS評分無顯著變化(P>0.05)。
2.2兩組干預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干預后研究組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以及整體功能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 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3討論
肺癌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據統計,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是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也是引起男性死亡的最常見惡性腫瘤〔5〕。老年肺癌大多數為支氣管肺癌,患者大多因吸煙、職業(yè)以及飲食等存在較大關系,煙霧中的尼古丁對患者傷害較大,長時間吸煙或者吸煙量較大會增加患者患肺癌的概率。老年肺癌患者會存在肺不張、上腔靜脈以及阻塞性肺炎等并發(fā)癥,大多數患者會出現咳嗽、哮鳴音以及肺炎等,對患者危害較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6〕。長期的病痛折磨患者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對患者疾病治療具有負面作用,因此需要進行干預緩解。醫(yī)護工作者的整體素質是實施健康教育的基礎,醫(yī)護人員要及時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注意自己與患者交流的技能,善于和患者溝通〔7〕。同時,要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以患者能夠接受的方式于患者進行交流。對老年肺癌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一般是一種系統化的教育,使患者身體和心理同時接受治療,進而增加治療的效果〔8〕。
對于存在負面情緒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時應該注意,與患者交流時態(tài)度應該誠懇,使患者感受到關懷,告訴患者負面情緒對其疾病恢復具有阻礙作用,囑咐家屬及時疏通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安慰和關心〔9〕。醫(yī)護工作者配合家屬的關懷,讓患者以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去接受治療。若患者焦慮和恐懼較嚴重,則以簡單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盡可能找到患者對疾病的極端認識,進而糾正其偏差,使患者對疾病治療充滿信心。從各個方面入手,對患者進行鼓勵、開導和教育。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能充分增加患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說明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同時,本研究還說明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從各個方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4參考文獻
1劉強,徐靜.肺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文化程度、社會支持、經濟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3;40(3):510-1.
2韋新苗.肺癌患者抑郁癥發(fā)生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3;19(24):4552-4.
3曲峻鋒,禹亮.肺癌與DNA甲基化研究的進展〔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17):3384-7.
4汪春雨,汪志美,王秋臨,等.心理干預對肺癌晚期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3):3750-1.
5Bi HX,Shi HB,Zhang T,etal.PRDM14 promotes the migration of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rough extracellular matrix degradation in vitro〔J〕.Chin Med J(Engl),2015;128(3):373-7.
6王麗娟,劉威.心理干預對肺癌患者焦慮抑郁癥狀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7):808-10.
7Mallavadhania UV,Pattnaik B,Suri N,etal.Novel C-ring analogs of ursolic acid:synthesis and cytotoxic evaluation〔J〕.Nat Prod Commun,2014;9(12):1687-90.
8姚逸臨,李和根,劉苓霜,等.疏肝肺積方結合心理干預對原發(fā)性肺癌患者抑郁、焦慮的影響〔J〕.中國肺癌雜志,2012;15(4):213-7.
9付立萍,張玉芬,張榮澤,等.肺癌患者姑息治療中負性情緒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3;42(15):1734-6.
〔2015-04-27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