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 飛
當好雪域高原文化強軍排頭兵
———全軍駐藏部隊文化骨干培訓班側記
文/閆 飛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啊豎起來……”盛夏時節(jié),伴隨著一曲曲優(yōu)美的歌聲,位于重慶市兩江之畔的第13集團軍某教導大隊處處洋溢著文化熱浪。全軍駐藏部隊108名基層文化骨干循著文化強軍的號角,用10天時間,在解放軍藝術學院15名教員的輔導下,分音樂、小品、舞蹈和美術四個專業(yè),集中學習、專家輔導、創(chuàng)作實踐、成果匯演……矢志強軍服務基層歷練文藝才華,扎根高原甘于奉獻創(chuàng)演優(yōu)秀作品,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每個教員和學員心中升騰、燃燒。
“我覺得,駐藏區(qū)官兵常年與風雪為伴,條件艱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尤其盼望精神食糧,需要我們用文藝為他們送去春風、滋養(yǎng)心田?!苯夥跑娝囆g學院政治部主任孫家濤在開訓動員會上的講話,說出了所有教員和學員的共同心聲。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駐藏區(qū)部隊的文藝骨干,從風雪邊關匆匆趕來、從演訓場地奉命而來。
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專家老師們,利用暑假期間精心備課,不少同志剛完成紀念抗戰(zhàn)勝利創(chuàng)演活動就馬不停蹄趕來。音樂系教授、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萬山紅,剛剛結束慰問演出回京,來不及休整就匆忙乘坐下一趟航班報到,加之近期嗓子發(fā)炎,她就帶了一個大旅行箱,里面裝滿了中藥;曾獲“梅花獎”的王彥波教授,把家中需要照顧的老人托付給親戚,趕往培訓班上課;擔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大型舞蹈編排美術設計的呂聯(lián)教授、劉偉教授,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從這里取回如何培育優(yōu)秀文化尖兵的“真經(jīng)”……
在學員隊伍中,有一個年輕人不能不提,他是西藏軍區(qū)汽車獨立團一營三連指導員邊巴歐珠。接到培訓通知時,邊巴歐珠正在內地帶著家人休假,為了參加培訓,他取消了旅游行程?!拔覀儾貐^(qū)部隊文化骨干太需要這樣的培訓輔導了!特別是這么多專家老師的到來,給了我們學習提高的寶貴機會?!?/p>
這次培訓,開班第一時間就組織教員與學員見面,了解掌握學員實際情況,修改完善課表,有的教學小組加班到深夜。學員們說,這種安排好,培訓不走花架子。舞蹈專業(yè)學員、武警云南總隊迪慶支隊戰(zhàn)士魯茸定主提前兩天就從云南飛到重慶?!皩W和不學太不一樣了。2013年,我就參加過總政組織的培訓班。正是通過那次培訓,使我明確了基層文化骨干應該提高哪些素質,增強了自信心。參加這次培訓班之前,我已定下決心,必須更加虛心學習,更加努力創(chuàng)作?!?/p>
8月16日,培訓班組織全體教員和學員來到重慶歌樂山的白公館、渣滓洞兩個紅色景點參觀見學。在白公館和渣滓洞“獄中八條”的警示墻前,在革命者憑想象制作的五星紅旗前,在“小蘿卜頭”的雕塑前,“學習紅巖精神、鑄牢精神高地”“發(fā)揮文藝特長、繼承紅巖文化”在大家心中久久激蕩,萬山紅老師更是在現(xiàn)場演唱了一曲《紅梅贊》,把氣氛推向高潮。主動擔任解說任務的教導大隊大隊長冷繼軍介紹道:“重慶是抗戰(zhàn)陪都,在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我們培訓班更要發(fā)揚抗戰(zhàn)精神?!?/p>
排練場上,歌聲、琴聲、竹板聲,聲聲不息;課堂內外,專心、耐心、進取心,心心相印。
走進學員的宿舍,隨處可見翻開的書籍。除了培訓班配發(fā)的指定教材,還有許多是他們自己帶來的。教材中的重點段落,被紅黑兩種顏色做了標注,頁面的空白處寫滿了問題或心得,厚厚的筆記本只剩下寥寥幾頁。
“來培訓前,我只是在單位聯(lián)歡晚會上表演過幾個小品,沒有任何專業(yè)功底,也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學習,充其量是個文化愛好者,與兄弟單位這些真正的文化骨干相比,差了很大一截,所以得趕快補課??!”小品專業(yè)學員、空軍地空導彈兵第6旅125營通信連排長陳荔,拿著《小品表演訓練》一書,一邊看一邊感嘆?!皩<揖褪菍<遥蠋焸兩宰鼽c撥,我在臺上就自然了,行話叫‘松弛與控制’,現(xiàn)在我對上臺演出不怵了。”他又補充道。
小品專業(yè)學員、西藏軍區(qū)第一通信團二營五連指導員羅敬,在培訓學員里年齡最大,學得也最認真。每堂培訓課,他總是提前10分鐘到場做聽課準備;每次討論創(chuàng)作,他總是踴躍發(fā)言。在他的筆記本扉頁上,他寫下的勵志警句令人印象深刻:“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成為一顆種子,回到單位做貢獻”……
為了加強管理,教導大隊按照連隊化管理、小班式教學模式,建立健全模擬連和黨團組織,選派兩名管理經(jīng)驗豐富的教員擔任連主官。面對全軍100多名戰(zhàn)友,本想著開訓后管理難度會很大,但是緊張嚴肅的學習環(huán)境、自覺嚴謹?shù)慕虒W氣氛一下子讓兩名連主官成了最清閑的人。
授課教學中,劉曇旻老師講的“基礎樂理”,楊慶老師講的“藏族舞蹈技巧”,李鐸老師講的“舞臺觀察與模仿”,王鑫老師講的“攝影構圖理論”等等,一堂堂精心安排的輔導講座,內容豐富、實在管用,讓學員們大呼“解渴!”“過癮!”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王彥波教授講起了他藝術生涯中一次難忘的演出——當年在西南戰(zhàn)區(qū)工作并隨團赴西藏慰問時,在官兵們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他冒雨爬上一個小哨所,一口氣表演了2個小品?!翱吹綉?zhàn)士們那一張張被曬得有高原紅的臉膛,我覺得只有不停地演才能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敬意和熱愛,我還即興作了一首小詩:頭頂著熾熱陽光/腳踩著遼闊草原/面前是報效國家的勇士/身后是冰峰崢嶸的雪山/這就是文藝戰(zhàn)士的舞臺?!?/p>
被學員稱為“培訓班十朵金花”之一的舞蹈專業(yè)學員、西藏軍區(qū)第二通信團第一通信營戰(zhàn)士王玥,參加培訓前正在忙著為單位舉行的晚會創(chuàng)作開場舞蹈,為慶祝西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準備作品。她高興地告訴我們,這次的培訓,為她開闊了視野,打開了一扇新的創(chuàng)作之門,只要直面生活、貼近基層、融入官兵,就一定能找到創(chuàng)作源泉,演出好作品來。
在培訓即將收尾之際,培訓班的全體學員和教員在教導大隊操場上為1000多名駐地官兵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這既是一次結業(yè)成果匯報,又是一次送文化下基層的學習成果實踐。
學員和教員們齊上陣,雖然準備時間有限,可大家個個真情投入。匯報展演導調組的老師和學員,每天匆匆扒拉幾口飯菜,加班加點投入晚會編排;軍藝研究生王寶競這次既是學生又是教員,只見她手捧一本《紅巖》,正在琢磨著要把參觀的感受填進演唱的曲目中;萬山紅老師更是親自上陣,指導同期在教導大隊培訓的第13集團軍國防生培訓隊,精心排練節(jié)目……隨著文藝演出進入倒計時,每天晚上,四個專業(yè)組的主創(chuàng)人員都聚集在一起“侃節(jié)目”,經(jīng)常侃到深夜。小品組為一句臺詞經(jīng)常絞盡腦汁,有時甚至會爭得面紅耳赤。
全體參演同志頂酷暑戰(zhàn)高溫,連續(xù)奮戰(zhàn)3天,順利進行了4次連續(xù)排練。在彩排關鍵時期,重慶天氣多變,時而高溫悶熱,時而大雨滂沱,給演出排練帶來了很大影響。但是,全體參演人員堅決服從導演組的排練日程和調整指令,不厭其煩、揮汗如雨地一遍遍在舞臺上排練,有時一直要排練到深夜,樹立了軍隊文藝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8月23日晚上,“弘揚抗戰(zhàn)精神、情系雪域高原”主題匯報演出在教導大隊操場正式拉開帷幕。鏗鏘有力的大合唱《大刀進行曲》《箭在弦上》拉開了晚會的序幕;男女二重唱《再唱天上洗衣歌》把官兵帶到了雄渾蒼茫的青藏高原;表演唱《一排一班》《當兵的味道》展現(xiàn)出了軍人特有的陽剛風采和忠于祖國的赤膽忠心。小品《大餅回鍋肉》講述的是基層官兵日常生活中的遭遇,搞笑的包袱讓所有人笑岔了氣,贏得喝彩連連。詩歌朗誦《我要說》激蕩胸懷,帶來了濃濃的柔情與豪邁。五人組合演唱《卓瑪》,引起了現(xiàn)場一片片掌聲;隨后的歌曲串燒《在他鄉(xiāng)》《奔跑》又迅速把全場人員帶入了青春飛揚、活力四射的美好回憶之中。高山流水般的配樂和演出學員的唯美舞姿,一曲《士兵的歡樂》驚艷了全場。小品《規(guī)定》《成長》《海拔4900》三個節(jié)目從多個角度展示了駐藏官兵的精神風貌與多彩生活,演出了高原戍邊軍人時刻準備著能打仗、打勝仗的決心和信心。晚會在萬山紅老師獨唱《繡紅旗》《紅梅贊》《祖國在微笑》的歌聲中落幕。全體學員和教員不由自主地感嘆:這何嘗不是一場令人難以忘懷的氣勢恢宏的“戰(zhàn)斗”!它蘊含著、傾訴著、彰顯著每一位晚會參與者的創(chuàng)作才華、動情故事及犧牲奉獻精神。
歌舞聲聲,在巴山渝水間飛揚激情、在駐藏官兵中回旋傳遞。烈日下百煉成鋼,參加這次培訓的每名同志,懷揣共同的藝術夢想,踏上全新的藝術旅程,創(chuàng)演文化強軍越來越繁榮的明天?!?/p>
責任編輯:方莉
席地而坐取“真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