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祁東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衡陽 421600)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治療
李 俊
(祁東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衡陽 421600)
目的探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方法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病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分別為31、30例。A組給予鎖定鋼板固定,B組給予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結果A組總有良率為93.54%,B組總有良率為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感染例數(shù)、內固定失效例數(sh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不愈合例數(shù)A組小于B組(P<0.05)。結論對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患者采用鎖定鋼板固定治療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股骨干骨折;同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治療
隨著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交通事故不斷增加,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病例不斷增加。目前臨床治療方法很多,但缺乏統(tǒng)一認識。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我們對我院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患者資料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174例股骨干骨折,其中合并股骨頸骨折者61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A組31例,B組30例。A組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齡18~77歲,平均年齡(47.58±3.87)歲,車禍傷23例,墜落或摔傷8例,按Garden分型,I型3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5例,骨折部位在股骨干中段19例,中上段8例,中下段4例;B組30例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46.34±3.94)歲,車禍傷22例,墜落或摔傷9例,按Garden分型,I型3例,Ⅱ型15例,Ⅲ型8例,Ⅳ型5例,骨折部位在股骨干中段17例,中上段10例,中下段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根據(jù)合并骨折情況給予牽引、臟器損傷者給予相應治療,病情穩(wěn)定后手術治療。A組給予鎖定鋼板固定方法。選擇合適鋼板,用持骨器穩(wěn)定骨折,鎖定鋼板,鉆骨孔,測深,擰入螺絲釘。B組給予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切口,顯露骨折端,從骨折近端逆行擴髓,進行骨折復位,固定鉗維持。在擴髓部位打入合適髓內針,鎖入鎖釘。
1.3 療效判定:成角旋轉畸形<5°,膝關節(jié)活動差10°以內判為優(yōu);骨折在3~6個月內愈合,肢體短縮不超過2 cm或成角和旋轉畸形在5°~10°,膝關節(jié)活動差10°~30°為良;骨折愈合超過6個月,或肢體縮短超過2 cm,成角和旋轉畸形超過10°,或膝關節(jié)活動差30°以上者為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SPSS17.0軟件包,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中及術后指標的比較:A組和B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感染例數(shù)、內固定失效例數(sh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A組小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2,P<0.05),不愈合例數(shù)A組小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1,P<0.05)。見表1。
2.2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后,A組31例,優(yōu)16例(占51.61%),良13例(占41.94%),中2例(占13.04%),總有良率為93.54%;B組30例,優(yōu)13例(占43.33%),良9例(占30.00%),中8例(占26.67%),總有良率為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7,P<0.05)。
2.3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隨訪6~24個月,平均18.7個月。股骨頸骨折于術后2~4.5個月愈合,平均3.2個月;股骨干骨折于術后3~8.5個月愈合,平均5.9個月。兩組各出現(xiàn)1例術后感染。B組出現(xiàn)股骨頭壞死1例、髖內翻畸形1例。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發(fā)生率較低,資料報道,該類骨折占全部股骨干骨折的2%~9%[1-2],本組資料中,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占全部股骨干骨折的2.8%,與資料報道相符?;颊叨嘤筛吣軗p傷所致,受暴力后,股骨干先發(fā)生骨折,后股骨頸在股骨干骨折后未完全吸收的能量的作用下發(fā)生骨折。該類骨折常合并其他部位或系統(tǒng)的損傷,病情較重。股骨頸骨折易發(fā)生在股骨頸基底部[3],本組61例中,有56例發(fā)生在股骨頸基底部。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多合并致命復合傷,常掩蓋股骨頸骨折癥狀及體征,而該類骨折發(fā)生率低,經常被忽視,所以易發(fā)生漏診、誤診。另外攝片不準確,攝片人員只注意膝關節(jié),未包括髖關節(jié),特別是股骨中下段骨折常被忽視也容易造成漏診,有時股骨頸骨折沒有明顯的移位和畸形,也常被忽視。本資料中兩組患者均有漏診,后通過手術或C形臂X線機透視發(fā)現(xiàn)。
由于股骨為負重骨,治療不當,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因此,對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更要慎重選擇。目前臨床常用的有順行髓內釘治療、鋼板固定、髓內釘固定等方法,但資料報道的成功率不一。
鎖定鋼板穩(wěn)定作用較好、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應力遮擋小,所以經常被用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鎖定鋼板帶有鎖定螺紋孔,能將螺釘和鋼板通過鎖定螺紋孔成為一體。它在螺釘和鋼板間存在成角穩(wěn)定界面,允許放置鎖定鋼板時完全不接觸骨骼,因此完全符合生物學原理。鎖定鋼板螺絲釘?shù)膹姸冗h大于普通鋼板螺絲釘,可以穿透對側骨皮質,與螺釘鋼板相配相,相互鎖定,使骨折兩端更加穩(wěn)定。同時螺釘鎖定在鋼板上,在骨面不產生額外壓力,鋼板對骨膜的壓迫減小,有利于保護骨骼的血供[4]。鎖定鋼板固定不僅穩(wěn)定性好,它的應力遮擋小,牢固固定斷端,有合理的傳導力,利于骨痂生長。
表1 兩組術中及術后指標的比較
髓內釘內固定為中心性固定,固定比較牢固,且兩端置于鎖釘,能有效地防止旋轉、重疊、成角移位,所以有人認為髓內釘內固定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比鋼板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學原理,有更好的優(yōu)勢[5-6]。但是髓內釘固定技術要求高,前方應用空心釘固定股骨頸骨折時較為困難,且螺釘僅能使用2~3枚,對穩(wěn)定性有一定影響。
在本組資料中,應用鋼板固定組優(yōu)良率為93.54%,用髓內釘內固定組為73.33%,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感染例數(shù)、內固定失效例數(sh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愈合例數(shù)前者小于后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應用鋼板固定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總之,治療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用鎖定鋼板固定和髓內釘內固定效果都較好,但是鎖定鋼板固定對骨膜破壞小,可減少并發(fā)癥,有利于骨折端的康復,具有更好的療效,值得推廣。
[1]張建政,劉智,孫天勝,等.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股骨干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1,13(11):1024-1028.
[2]王捷,張鐵良,于建華,等.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2006,26(5):309-312.
[3]薛繼強,王琦.股骨干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診療分析[J].中國骨傷,2009,22(3): 212-213.
[4]邱桂斌,周春暉.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38(12):364-365.
[5]趙玉峰,邢叔星.新型鎖定鋼板與骨骼接觸特征及其固定下的骨折愈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0,39(9):254-255.
[6]陳新,閆旭,王凱,等.微創(chuàng)穩(wěn)定系統(tǒng)(LISS)和解剖鋼板治療股骨遠端復雜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華骨科雜,2010,33(3):260-264.
R683.42
B
1671-8194(2015)06-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