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殿紅(黑龍江省泰來縣宏升衛(wèi)生院中醫(yī)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2400)
?
探討中醫(yī)溫陽利水法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
畢殿紅
(黑龍江省泰來縣宏升衛(wèi)生院中醫(yī)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2400)
【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yī)溫陽利水法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方法 選取100例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所采取的治療方案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心力衰竭治療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溫陽利水中藥方劑五苓散進行治療。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達90%,對照組患者僅為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845,P=0.017)。研究組患者的心悸、氣促、乏力、胸悶、發(fā)紺以及形寒肢冷等自覺癥狀的治療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yī)溫陽利水法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顯著緩解患者的各項自覺癥狀,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醫(yī);溫陽利水法;心力衰竭;療效
心力衰竭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臨床上對于心力衰竭的傳統(tǒng)治療方式主要為“強心、利尿、擴血管”,目前又引入了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但療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來,隨著對傳統(tǒng)中醫(y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經典的中醫(yī)療法被引入到臨床疾病的治療中來,且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臨床優(yōu)勢[1]。筆者將中醫(yī)溫陽利水法應用到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均經過臨床診斷被確診為心力衰竭患者,且排除了以下患者:心絞痛患者,入組前3個月內發(fā)生過心肌梗死的患者、合并有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2]。將所有研究對象按照所采取的治療方案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54.5±8.5)歲。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5.2±8.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速尿、倍他樂克、安體舒通、地高辛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常規(guī)心力衰竭治療藥物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溫陽利水中藥方劑五苓散進行治療。五苓散組方:桂枝10 g,澤瀉20 g,白術、茯苓、豬苓各30 g。隨證加減:針對陽虛患者加仙靈脾、附子和補骨脂各15 g;針對血瘀患者加三七15 g、丹參20 g和益母草30 g;針對水飲患者加車前子和葶藶子各15 g。1劑/d,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溫服。14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6個療程[3]。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臨床研究記錄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取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達90%,對照組患者僅為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845,P=0.017)。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患者自覺癥狀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心悸、氣促、乏力、胸悶、發(fā)紺以及形寒肢冷等自覺癥狀的治療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下轉第69頁)(上接第67頁)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自覺癥狀有效率比較 [n(%)]
傳統(tǒng)中藥五苓散具有非常好的利水功效,同時其各有效成分還具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其中的桂枝具有抗菌、抗毒素、擴張血管以及抗凝的作用;而澤瀉、白術、豬苓諸味均具有利尿的作用[4]。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yī)溫陽利水法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顯著緩解患者的各項自覺癥狀,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5(1):53-55.
[2]李天德.如何理解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綱要[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7):664-665.
[3]賈旭榮,何漢康,陳 舒.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衰療效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5):205-207.
[4]劉章旭.探討中醫(yī)溫陽利水法在治療心力衰竭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23):203-204.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5.04.067.02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