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艮秋
(廣東省陸豐市潭西鎮(zhèn)衛(wèi)生院 陸豐516555)
現(xiàn)階段,民眾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其飲食結構也有了顯著變化,同時受到其他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導致糖尿病頻發(fā)。2型糖尿病即成人發(fā)病型糖尿病,以中老年為好發(fā)人群,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此類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僅有輕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確診斷之前就可發(fā)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fā)癥,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本文探討參冬消渴湯治療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的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均符合相關文獻中世界衛(wèi)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委員會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2]、《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氣陰兩虛證型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 52~73歲,平均年齡(63.2±2.7)歲;病程5~15年,平均病程(7.3±1.4)年。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 51~72歲,平均年齡(64.5±2.8)歲;病程4~16年,平均病程(7.4±2.3)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二甲雙胍治療,1 g/次,2次/d;觀察組給予參冬消渴湯治療,方用太子參、半夏、麥冬、山藥、黃連、生地,1劑/d,早晚服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預防性用藥,同時停用其他中藥治療,輔以運動及飲食療法,1個月為1個療程,持續(xù)觀察時間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指標[4]觀察兩組臨床療效以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監(jiān)測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小時血糖(2 hPG)等指標的變化情況。療效評定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規(guī)定為標準:顯效:患者FPG以及2 hPG降幅超過30%,或恢復至正常標準,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有顯著改善;有效:患者FPG以及2 hPG降幅超過20%,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有所改善;無效:患者FPG以及2 hPG降幅低于20%,或無任何變化,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無明顯改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兩組患者均表現(xiàn)出口渴多飲、倦怠無力、多食易饑、手足心熱等癥狀,治療后對照組中有31例(62.0%)癥狀有顯著改善,觀察組中有46例(92.0%)癥狀有顯著改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血糖指標對比 觀察組血糖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血糖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FPG(mmol/L) HbAlc(%) 2 hPG(mmol/L)對照組觀察組50 50 8.41±2.40 6.54±1.77*8.77±1.75 6.61±1.59*11.34±2.31 8.77±2.64*
在內分泌-代謝性臨床疾病中,2型糖尿病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在中醫(yī)體系中被納入“消渴病”范疇[5]。歷代醫(yī)術典籍中對消渴病病因均有記載,以《內經(jīng)》為例:《靈樞·五變》中有“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的觀點[6];而在《素問·奇病論》中則有“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7],古人對于消渴病的認識可見一斑,而后經(jīng)過不斷的補充和總結,中醫(yī)關于消渴病的理論體系逐步得以完善。本病可由飲食不節(jié)、思慮勞倦、稟賦不足以及情志不舒、房事過度等因素影響而造成陰津損耗,內熱與陰虛搏結而致病。消渴病病理變化規(guī)律大部分為陰虛熱盛造成氣陰兩虛;也有病例為氣陰兩虛夾瘀而造成陰陽兩虛,但最為常見的臨床證型為氣陰兩虛證。
筆者以太子參、山藥、黃連、麥冬、生地和半夏等藥物組方為參冬消渴湯,以達清熱生津、益氣養(yǎng)陰之功效。方中太子參為君藥,可益氣養(yǎng)陰扶正;而麥冬、生地以及黃連為臣藥,可滋陰除燥;另輔以山藥、半夏佐之。其中生地性甘寒而質潤,可用于滋補腎陰;黃連則用于清降中焦之火;山藥既可潤肺生津,又可補脾固腎;麥冬則可滋養(yǎng)肺胃陰元;半夏性辛溫,可有效避免諸滋膩藥或苦寒過甚而礙胃[8]??傆[本方既有清熱生津之效,又得益氣養(yǎng)陰之功;既反佐諸藥之性,又兼得全方之旨。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服用參冬消渴湯后總有效率高達88.0%,明顯高于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68.0%(P<0.05);且觀察組患者血糖指標以及臨床癥狀均有顯著改善,與同期服用二甲雙胍的對照組患者相比情況更優(yōu)(P<0.05),表明參冬消渴湯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顯著,患者口渴多飲、倦怠無力、多食易饑、手足心熱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而在以往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不少患者在服用西藥降糖藥物后血糖指標有了顯著改善,但其上述臨床癥狀并未完全得到有效改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中醫(yī)重視標本兼治,其治療目的不僅僅是控制FPG、HbAlc、2 hPG等血糖指標,而更注重辨證施治,達到調和陰陽、內外兼顧的目的,確保陰陽調和而趨于平衡,這同時也是中醫(yī)藥治療消渴病的優(yōu)勢所在。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服用參冬消渴湯可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可得到顯著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鄧小敏,唐麗麗,陸斌,等.生脈散合六味地黃丸治療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11):192-194
[2]郭立新.無創(chuàng)篩查糖尿病的方法[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3,5(5):268-269
[3]李旋珠.對《中藥新藥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思考[J].光明中醫(yī),2009,24(5):801-803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糖尿病中醫(yī)診療標準[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6(7):618-625
[5]周潮,李曉哲,周穎,等.中醫(yī)分時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癥46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1,33(5):665-668
[6]李莎,張孟仁.糖尿病患者中醫(yī)體質特點研究現(xiàn)狀[J].北京中醫(yī)藥,2012,31(10):795-797
[7]倪曉春,朱曉宏,張旭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Ⅱ型糖尿病4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1(16):59-61
[8]姚藍,辛小紅,姚雪梅,等.古今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用藥異同探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8):3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