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總校066500)
淺談習作指導課的幾個要素
王小東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總校066500)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教師要想在作文教學中有所建樹,習作課的教學很關鍵,而如何處理好習作指導課教學中觀察、訓練、表達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則是關鍵中的關鍵。本人有自己的看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文章就是寫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把生活中的材料變成文章,第一步就是要靠觀察,觀察是認識事物的窗口。觀察有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直接觀察指的是親眼見、親耳聽、親手模、用心想。既要觀察自然界的萬物,也要觀察社會生活廣角。間接觀察指的是通過博覽群書,觀看影片、聲像、畫面,對客觀事物產生間接認識。無論是直接觀察,還是間接觀察,教師都要把觀察的方法介紹給學生,并讓學生反復運用于實踐。通過觀察,獲取寫作材料,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一)拓寬學生思路,豐富作文內容
學生閱歷淺,知識面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拓寬思路,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條。
1.試寫體裁多樣的文章?!墩Z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生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因此,教師要運用教材,針對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寫作要求,有計劃地落實《課標》要求,根據學生手中的材料,指導學生寫各種體裁的文章,以此拓寬學生思路,豐富寫作內容。
2.逐步擴大作文題材范圍。學生寫文章要寫自己熟悉的事物,從寫家庭中的爸爸、媽媽,到寫學校的教師、同學,再寫社會上的新人新事;從寫本鄉(xiāng)本土到寫外省外地。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題材范圍。
3.改進命題方法,讓學生寫放膽文?!墩Z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命題作文是學生常用的一種作文訓練方式,但這種方式使學生的思路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培養(yǎng)開拓型人才,因此,這種方式必須改進。作文命題只有開啟學生生活積蓄的倉庫,題目觸及學生胸中的積蓄,才能引起學生的表達欲望。為了開啟學生生活積蓄的倉庫,可以采取以下命題方式。
(1)確定寫作范圍。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習作題,絕大部分給的是作文范圍。這樣,有利于教師把具體的題目命在學生心坎上。(2)半命題。如:《發(fā)生在_的一件_事》。橫線上可以寫家庭里、教室里、學校里、大街上、假期里等,一件事可寫高興的、傷心的、煩惱的、難忘的、新鮮的、有趣的、感人的等。學生分析后把題目補充完整,再按寫作要求進行寫作。(3)自擬作文題目。學生自己選材、自己命題。這樣,能夠把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興趣誘發(fā)出來,使學生“欲罷不能,非吐不可”。
(二)訓練思維能力,選好寫作材料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要把思維訓練貫穿在整個作文教學中,學生寫文章是表達他們自己的思想,當然,這必須在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寫作知識的前提下。寫什么、選哪些材料都應給他們一些自主權。這樣,更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容易產生不吐不快的心情。在激發(fā)他們寫作興趣之后,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幫助他們把好選材關。
1.要選真實的材料。即材料本身既要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又要反映事物的本質和主流。運用真實的材料,寫出的文章才能具體、生動。
2.要選新穎的材料。即材料本身既要新鮮,又要反映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思想、新風貌。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同一處景、同一種物,都要有自己獨特的發(fā)現(xiàn)、見解。
3.要選典型的材料。即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括和揭示事物本質的材料。選材不但要注意普遍性和代表性,而且更要注意選擇能充分反映事物特征的材料。這樣,文章才能主動,中心才能鮮明、深刻
寫好文章,要靠對客觀事物的深刻認識,同時,又要有較高的表達能力。作文主要是訓練表達能力,作文教學屬于語言交際的最基本的表達訓練。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沒有深刻認識,那么即使他頭腦里有十分豐富的語言,表達時也不能把這一客觀事物表達清楚。因此,要加強表達能力的訓練,必須讓學生參加一些生活實踐。如游覽、調查、參觀、訪問、文體活動等。
可見,觀察是基礎,訓練是核心,表達是目的。我們要堅持研究、正確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解決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寫的問題,尤其是要加強“寫什么”的指導。只有把這一薄弱環(huán)節(jié)抓好,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具體生動,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提高,作文教學也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贊可夫認為,寫作的根本目的是主觀意識的培養(yǎng)。寫作既培養(yǎng)個性,又負載個性。寫作中的選材、立意、謀篇、布局、語言潤色等,都離不開學生的個性見解。反過來,人的個性又制約著寫作的個性。朱自清的作品總是蘊涵著淡淡的哀愁,魯迅的文章筆鋒犀利如刀槍,都與他們各自的個性有關。熱情的學生,往往有激情的寫作;內向的學生,常常流露著憂郁的思緒;愛幻想的學生,常常帶有詩意的暢想。個性的差異導致主觀意識的差異,形成不同的精神風貌,產生不同的寫作個性。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首要的是讓學生敢于說真話,訴真情。教育的目的是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對于寫作教學則是要把學生腐弱的個性變得剛健一些,把消極的情緒變得積極主動一些。有了良好的個性,學生的內心就會像大自然一樣有豐富多彩的變化,他們就會用自己的視角觀察世界,自己的心靈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與個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寫出的作品也會因之賞心悅目,鮮活無比。
綜上所述,以上是筆者在習作教學中總結的幾點建議和想法,有待完善和商酌,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總結。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