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男,洪雅彬,劉婉玲,樂華娟,蘭偉玲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州長樂350202)
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福建省公私立高校的調查為例
林如男,洪雅彬,劉婉玲,樂華娟,蘭偉玲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州長樂350202)
當今大學生的理財情況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與討論的。通過對大學生月消費情況、消費時考慮的因素、做投資理財?shù)目紤]因素、所選擇的證券投資類型等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公立校與私立校學生在投資與理財方面確實有所不同,且對大學生在理財規(guī)劃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改變理財=炒股的固定思維,學習多方面理財;學校應重視理財教育;大學生還應該接受各方面的教育,不斷充實自己等對策。
投資能力;理財規(guī)劃;公私立校對比
我們先對大學公立校與私立校的學生的月消費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對比。我們分別對兩所院校發(fā)放4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00份,有效率88.9%,調查的范圍: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回收后經(jīng)統(tǒng)計,公立校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額在800元以下的有74人,占18.5%,而私立校在800元以下的有50人,占12.5%;公立校月平均消費額在800-1 000元之間的有187人,占46.75%,而私立校為126人,占37.5%;公立校月平均消費額在1 000-1200元之間的有99人,占24. 75%,私立校有160人,占40%;公立校在1 200元以上的有40人,而私立校有64人,分別占10%與16%。
(一)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意識分析
我們都知道人生需要規(guī)劃,錢財需要打理。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在人生的各個時期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我們大學生來講理財知識并不是紙上空談,而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各個地方。因此,在大學時代我們就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的現(xiàn)在和將來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對于今后走向社會才會更加自信。
根據(jù)問卷調查情況,如下圖。
圖1 在學公立校與私立校學生對理財對自己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理財能力對自己十分重要的占50%左右,而覺得無所謂的占不到12.5%,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無論是公立校還是私立校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認為理財能力對自己十分重要。大學生存在無法理性消費,理財意識薄弱等問題。
(二)大學生消費考慮商品的主要因素分析
大學生是個消費大群體,商品價格、質量、品牌、潮流都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在購買商品時,我們還是應該先考慮價格和質量的因素。但大學公立校與私立校學生對消費考慮最多的因素可以從圖2看出。
圖2 大學公立校與私立校學生對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對比
1.對商品的實用性考慮,兩類學校的學生考慮的人數(shù)所占比率都接近50%且占比例最大,說明當下大學生的消費大部分處于理性消費。
2.對商品的價格考慮,公立校與私立校有明顯的差距。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們統(tǒng)計的各400名學生中,公立校對商品價格的考慮占學生35.5%,而私立校對商品價格的考慮占學生28.25%。
3.對商品的品牌與檔次考慮,私立校人數(shù)明顯增多,是公立校的2倍多。公立校僅占總人數(shù)7.5%,而私立校占總人數(shù)18.25%。
(三)大學生投資理財考慮主要因素分析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與理財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投資理財對于大學生來說并不陌生,生活當中我們時常與投資理財打交道。然而,就當代公立校大學生和私立校大學生對投資理財?shù)乃伎际欠駮粯幽兀?/p>
圖3是對被調查的公立校與私立校大學生,在做理財規(guī)劃時重點考慮方面的分析圖。
由圖3可知,被調查的公立校大學生中,重點考慮項目中收益率占23%,風險占42%,市場購買力占8%,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占27%。被調查的私立校大學生中,重點考慮項目中收益率占26%,風險占39%,市場購買力占6%,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占29%??紤]收益率的公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小于私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的3%;考慮風險的公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大于私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的3%;考慮市場購買力的公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大于私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的2%;考慮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的公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小于私立校大學生人數(shù)的2%。該統(tǒng)計圖顯示大學生對于理財規(guī)劃重點考慮項目中,更多的大學生選擇了風險。
圖3 公立校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
私立校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
(四)大學生所選投資類型的現(xiàn)狀分析
圖4 大學公立校與私立校學生所選擇的證券投資類型
經(jīng)統(tǒng)計,我們從圖4中得知,大學生進行投資理財所選擇的證券投資主要是三個方向:股票、債券、基金。公立校和私立校所選擇的證券投資類型也大致相同:公立校學生對金融衍生工具等證券投資相對于私立校的學生來說興趣較大,公立校與私立校中選擇股票的大約占25%以上,選擇基金的約占30%以上,選擇這兩項的人相對較多。
有一部分人選擇股票是因為當前正在學習股票的相關內容而對證券投資有所興趣的,而且股票具有高風險、高收益、流動性很強的特點;而部分人選擇債券是因為收益性高于銀行儲蓄,可以通過市場進行轉讓,流動性較好,安全性比較高,收益比較穩(wěn)定,風險相對于股票較低,收入相對于基金較高;不少同學認為穩(wěn)健型投資比較合理,因此,在現(xiàn)金能力范圍內會選擇風險較低的基金。對于我們還沒有能力賺錢的人來說我們是屬于“不喜歡承擔過大投資風險的穩(wěn)健人群”,選擇基金定投能攤平成本,降低價格波動風險,提高獲利機會。[1]基金的優(yōu)點是積少成多,投資效率高,省時省力,投資多元化以及專業(yè)化管理。投資于基金,實際上就可以獲得專家們在市場信息、投資經(jīng)驗、金融知識和操作技術等方面所擁有的優(yōu)勢,從而盡可能地避免盲目投資帶來的損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著名經(jīng)濟學家成思危曾說“基金作為專家理財?shù)臋C構投資者,行為比較理性,防范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強,有利于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另一方面,通過基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進入資本市場。散戶通過購買基金,把錢交給基金管理人去替他運作,基金發(fā)揮出專家理財?shù)膬?yōu)勢,既可以減少散戶的成本,又可以避免較大的風險?!盵2]因此,由基金公司的專家代為理財,在股市下跌時可以賠得少些,而在股市上漲時可以賺得多些。
(一)普遍認為應該工作拿薪后再考慮
從大學生的月消費情況我們可以知道大學生所能剩下用來理財?shù)腻X并不多,而且從現(xiàn)狀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大學生普遍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股票、債券、基金,而對于金融衍生工具了解并不多。但目前市場的實際情況對于這三類投資的起步基本都是萬元以上。就算是股票,也至少要接近上千元,遠超出了大學生的承受范圍。所以大學生普遍認為只有擁有一定的存款才可以理財,也就是說必須工作拿薪后再考慮。
(二)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理財?shù)睦斫獗容^單一
從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意識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普遍認為理財對自己的作用非常大,這是好的表現(xiàn)。但我們從大學生投資理財考慮因素中風險這一因素私立校和公立校都占據(jù)將近40%,說明大學生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有限。而從我們的調查中,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理財=炒股,而眾所周知,炒股是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所以大學生在理財方面存在誤區(qū)。
(三)過于追求時尚,消費觀淡薄
從大學生消費時考慮商品的主要因素知道私立校的學生在消費觀方面對品牌與檔次考慮人數(shù)明顯居多,多半是虛榮心,攀比意識強,亟需引導和教育。在就業(yè)時出現(xiàn)高不成、低不就的現(xiàn)象。所以,學校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觀,無論是公立校還是私立校,都應該重視。私立校要尤其重視。
(一)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我們應該知道不是只有投資產品才叫理財。理財指的是對財(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xiàn)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張用來只存不取的儲蓄卡;其次,準備一個私人小賬簿(可以是記事本,也可以是手機記賬),把每天的花銷全部記錄;然后,你得有個每月消費計劃,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記住,如果每月有余額自動流入下個月生活費,相應的你就可以多存錢轉入下下個月,長期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畢業(yè)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多了一筆小小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
(二)改變理財=炒股的固定思維,學習多方面理財
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理財意識。而不是一味地認為理財=炒股,炒股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作為大學生,我們沒有什么本錢,所以不能涉及高風險理財產品。理財包括多方面,如:儲蓄、保險、債券、基金、股票等。如果我們承擔不起高風險,也可以適當選擇低風險的基金。就目前市場由支付寶興起的余額寶就是門檻低、流動性強、且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的不錯的投資。當然,類似的投資渠道還有許多。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學習理財知識,根據(jù)自身的條件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三)學校應重視理財教育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的能力與素質。大學生是一個大的社會群體,對于社會而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理財觀念,促進社會長遠進步。投資固然有風險,我們應該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減少投資的風險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不要盲目投資。通過參加學校一些關于投資與理財?shù)膶I(yè)課、公選課和主題講座,讓我們了解消費、金融及投資方面的相關知識,學會合理的安排個人的財務開支。也可以在網(wǎng)上模擬炒股,模擬銀行炒股大賽,通過實際的操作,將我們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深有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具體實際操作的體驗,增加一些學習經(jīng)驗。
從學校角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各高??梢岳酶鞣N途徑傳播理財知識
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廣播電視臺、校報、宣傳欄等傳播媒介的傳播功能,形成科學、合理、健康理財?shù)妮浾摲諊?,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理財教育。[3]
2.通過實踐形成正確的理財觀
要注重實踐教育,通過利用到貧困地區(qū)開展社會調查以及各種勤工助學等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實際體驗到財富的來之不易,對自己不良的理財行為和理財習慣深刻反省,從而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
3.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與展示空間
學??梢远嘣黾右恍嵱栒n程,提高學生實戰(zhàn)模擬的經(jīng)驗,也可以多開展一些模擬炒股比賽,erp沙盤大賽,理財辯論賽等等,能很大程度加強大學生對理財?shù)恼J識與提升理財能力。
(四)大學生還應該接受各方面的教育,不斷充實自己
1.社會教育方面。應積極發(fā)揮大眾傳媒宣傳作用。大學生是現(xiàn)代技術最積極的響應者,受現(xiàn)代傳媒的影響最明顯,大眾媒體應該加強對健康消費信息的宣傳,對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參考意見,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的引導。
2.學校教育方面。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消費觀引導的主要方式。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必須整頓校園環(huán)境,從客觀上創(chuàng)設培育正確消費觀的環(huán)境。那么大學生從思想上進行改造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就顯得更加重要。
3.家庭教育方面。對于學生而言,現(xiàn)在的消費觀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父母。父母也是孩子生活中教他們要如何消費的人,所以要培育孩子良好的消費觀還是要從父母入手。父母用正確的消費觀念來引導孩子,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建立一種健康的消費理念。
4.自我教育方面。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關鍵在于自身。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積累消費經(jīng)驗,學習消費知識,遵循正確的消費原則。
綜上所述,通過對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理財能力的作用、做投資理財?shù)目紤]、所選擇的證券投資類型這四大項進行對比與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公立校與私立校學生在投資與理財方面確實有所不同,而理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是人類生活質量提高的標志。大學生理性消費是主流,但由于當代大學生個性發(fā)展不夠成熟,投資理財意識較薄弱,沒有太多的實踐經(jīng)驗,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大學生的投資理財經(jīng)驗的積累,讓大家充分認識到投資與理財?shù)闹匾?,并積極的加入進來。對于私立校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有良好的消費記賬習慣,不要攀比,不要盲目追求時尚,非特殊原因不要透支下個月的生活費,做到合理消費。
[1]徐田強.大學生理財生涯規(guī)劃的調查及分析——以健雄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唯實:現(xiàn)代管理,2015(3).
[2] 陳娜菲.大學生理財習慣的培養(yǎng)及規(guī)劃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3]涂智蘋,崔天龍.高校大學生投資理財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建議——基于韶關學院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J].經(jīng)濟視角,2014(3).
[責任編輯:王 旸]
F830.593
A
1005-913X(2015)08-0199-03
2015-06-10
大學生理財規(guī)劃研究(J2013045)
林如男(1993-),女,福州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理財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