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守 玉金曉
“誰付出愛心誰就贏得教育”
——記丹江口市張家營小學教師楊曉莉
●通訊員 王守 玉金曉
時光荏苒,楊曉莉的教師生涯已有三十多個年頭。也許從踏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使命。她關愛單親家庭學生、留守兒童、學困生,用真情和愛心澆灌著每一棵幼苗,學生稱她是慈母;她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用大愛鑄就崇高的師德,教師們稱她“最美女教師”。她說,“對教育的愛、對事業(yè)的愛、對學生的愛是永恒的,只有始點,沒有終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碧招兄舷壬倪@句話是對她最好的詮釋。
于單親家庭的學生而言,她是慈母。楊曉莉說:“只要學生能夠?qū)W有所樂、學有所獲、健康成長,我苦一點累一點,也是值得的。”每每提及班里的“特殊”學生,她內(nèi)心酸楚,那些畫面仿佛戳中了她心里最溫柔的痛處。
新生何小梅是房縣來的轉校生,家庭貧困,在呵氣成冰的寒冷天氣里身著一件單衣,凍得瑟瑟發(fā)抖。楊曉莉通過細心詢問之后了解到,何曉梅的父親是殘疾人,生活難以自理,母親自她五歲就去世了。家庭的不幸使得她生活艱難,在麻紡廠上班的姐姐心生憐憫,才把她接到丹江口來上學。楊曉莉聽聞后,內(nèi)心難受,當天中午就來買棉襖、毛衣、鞋子等衣物讓何小梅換上。自那以后,何小梅仿佛又有了一個母親,在生活上,楊曉莉?qū)λ颖蛾P心照顧,噓寒問暖,給她買早點,送鋼筆字帖;在學習上,她本著一個班主任的責任心對她耐心輔導,嚴格要求。何小梅的學生生活,自此溫暖了起來。
父母離異的宋清,和撿廢品的奶奶相依為命,勉強度日。因為過早經(jīng)歷家庭變故,還是小女生的她整日沉默寡言,一張稚嫩的小臉上總是出現(xiàn)不符合她年齡的憂郁神色。楊曉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琢磨著,要幫助宋清度過這種愛的缺失階段。于是,她從一點一滴中做起:課堂上,楊曉莉會時不時以關切的目光看她一眼;回答問題對了,帶頭用掌聲鼓勵她;答錯了,也沒有批評,而是報以寬容的微笑……一次次地贊賞、鼓勵、關愛、問候,讓小宋清敏感的心開始感覺到來自老師無聲的關懷,慢慢變得開心起來。同學們玩耍的身影中開始有了她小巧的身姿,因為愛好寫作,她被同學們稱為班上的“小才女”,作文得到全班同學的喝彩。不僅如此,她還成為了班里學生的榜樣,學習她怎樣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如何克服困難??吹剿吻宓霓D化,楊曉莉從心底里感受到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誰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誰;誰付出愛心,誰就贏得了教育。”這段看似淺顯易懂的話卻包含著楊曉莉的真誠師心,她懂得離異家庭孩子的無助和渴望,用愛心和行動呵護感化每一個孩子,讓學生得到溫暖,找回快樂。
對留守學生來說,她是恩師。留守學生因為長期遠離父母,親情的缺失造成他們的生活習慣差、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楊曉莉的班上有20名留守學生,對待這部分學生,她首先進行調(diào)查,建立檔案資料,以此來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興趣愛好、心理狀況,然后經(jīng)常性地與他們談心、交流,在幫助學生的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信任度。
留守學生楊雄是一名從外班轉入的學困生,性格古怪,不服管教。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照顧他生活起居的爺爺管教方法粗暴,動輒打罵。因為缺少關愛,他慢慢變得孤僻而叛逆,甚至仇視一切。了解情況之后,楊曉莉經(jīng)常找他談心,處處關心、鼓勵他。楊雄發(fā)脾氣時,她像母親一樣安撫他,讓他冷靜;楊雄取得進步時,她便大力表揚,給予鼓勵;楊雄有心事,她便當一個傾聽者,耐心聽他訴說。她還主動與楊雄的父母取得聯(lián)系,督促他們與孩子多聯(lián)系,多溝通,以此化解楊雄的心結。這樣堅持了一個學期,叛逆少年楊雄成了班里的“陽光男孩”。
學生楊磊因為缺少家庭的溫暖,性格倔強,經(jīng)常在班里惹是生非,每天都不修邊幅。有一天晚上,他打電話稱書包丟了,想退學。楊曉莉讓他先不要放棄學業(yè),堅持讀書學習,并告訴他:“老師會想辦法?!钡诙煸缟?,楊磊便收到了嶄新的書包和學具。楊曉莉看了一眼他臟兮兮的衣服,笑著對他說:“把你的臟衣服用塑料袋裝好帶到學校,老師給你洗,你的臟衣服老師以后全包了。”楊磊的眼眶濕潤了,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不足,并對老師表態(tài):“我一定要刻苦學生,為班集體爭光,報答恩師的愛心?!?/p>
留守兒童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問題,更是一個新的社會問題。30年來,楊曉莉幫助200多名留守學生順利讀完了小學,她力求“班級的
留守兒童無一失學,只要是我班上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工資不高,手頭并不寬裕,但卻盡力給予留守兒童、困難學生資金支持。在她的愛和溫暖下,學生的學習動力大大提高了,他們跟著老師成長、成人。有些學生在畢業(yè)多年后仍然銘記她的溫暖教導,甚至在痛失親人的時刻第一個想到的是這位不求回報的恩師。她的學生說:“老師,你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么是責任心!我們將來走上社會也要做一名像您一樣有愛心、有責任心、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弊鳛榘嘀魅?,她懂童心、知童趣、崇尚師德,力求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學生。
在班級學生而言,她是表率。班級管理工作中,楊曉莉時刻注重言傳身教,她把班級管理經(jīng)驗概括為:尊重、表揚、關愛、垂范。多年的教學生涯讓她明白,教師的言談舉止,既處于學生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又處于時刻被學生效仿之中。
她時刻以良好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無論是課堂上還是下課后,她都以身作則,注意自己點滴言行的影響,給學生樹立榜樣。要求學生每周一升旗儀式穿校服時,她就衣著端裝大方;要求學生升旗儀式保持安靜,站得筆直,她也一定不與其他老師交談,保持站姿;當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時,她沒有指手劃腳,怕累怕重,而是和學生一起參與勞動;當叮囑學生遵守紀律時,她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紀班規(guī);當要求學生不亂丟垃圾,她首先做到見到垃圾主動拾起……
她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真摯、深切、熾熱的愛去關心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性格特點,注意把準學生的脈搏,逐個地做思想工作。用尊重喚醒學生的良知;用表揚點燃他們的思想火花;用關心揚起他們前進的風帆;用信任鼓起他們自信、自立、自強的勇氣;用“身教”給他們強烈的感染。
楊曉莉的耕耘并沒有白費,她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班級在各項評比中成績優(yōu)秀:學年綜合素質(zhì)考評測試,她的語文學科年級第一;在學校開展的養(yǎng)成教育班級評比中,楊曉莉的班總是榜上有名;她指導的學生作文獲得省級科技獎、奧運會征文獎,并刊發(fā)在《小學生閱讀與寫作》上;她班里的學生鄭書炎、饒彩尼分別獲得十堰市和丹江口市優(yōu)秀學生稱號。
楊曉莉說,“只有愛護學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時刻用這句話鞭策自己。她被丹江口市市委、市政府、教育局評為“第二屆水都名師”,丹江口市首屆中小學二星級教師,丹江口市優(yōu)秀教師,并多次被評為十堰市優(yōu)秀班主任。
談及今后的工作規(guī)劃,她說:“人們常說付出總有回報,但我的付出不求回報,學生能記住我的名字,這便是我最大的榮耀。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用誠摯的愛耕耘教育這片熱土,用愛心去塑造學生幼小的心靈?!睏顣岳蛴脽o聲的師愛溫暖了學生,以一己之力撐起了留守學生的半邊天。
(作者單位:丹江口市實驗中學)
(見習編輯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