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滿 胡義平
河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南陽 473000
本實驗通過建立實驗性糖尿病腦病動物模型,觀察視海馬神經元AKt及PI3K mRNA 表達的變化,探討其在糖尿病腦病病理變化中的作用機制,證實rhIGF-1 對糖尿病腦病(DE)保護作用及機制,為臨床治療DE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實驗動物分組及模型建立 由鄭州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的成年3月齡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體質量180~250 g,共45只。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3組:正常組、模型組、治療組,參考Li等[1]方法建立DE 模型。實驗期間自由飲食、水,注意通風、干燥和清潔,保持安靜。3月后通過經鼻腔入腦給藥rhIGF-1(溶于0.5mL 生理鹽水)1周,2次/d。實驗過程中棄去不符合診斷標準的大鼠。
1.2 MAZE-I Y 型電迷宮試驗 參照王躍春等[2]報道的測定學習記憶的方法進行學習記憶能力測試,統(tǒng)計大鼠學習記憶錯誤反應頻率,以百分比表示。
1.3 取材及切片制作 電迷宮實驗后,麻醉動物,斷頭置于冰臺上,取出海馬,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蠟包埋。其余動物直接取腦組織海馬區(qū),置于—80 ℃液氮中保存。
1.4 腦組織HE 染色 常規(guī)石蠟切片脫蠟至水化,蘇木精溶液染色,酸水及氨水分色,梯度酒精中脫色,再用酒精伊紅染色,然后脫水、透明,最后中性樹膠封固,光鏡下觀察CA1區(qū)神經元細胞數(shù)量變化。
1.5 免疫組化法檢測大鼠海馬PI3K 和AKt的表達 室溫孵育10min在3% H2O2中,用檸檬酸緩沖液熱修復抗原15 min,37 ℃下用山羊血清封閉10min,繼之用兔抗大鼠PI3K(1∶200)和AKt抗體(1∶200)4 ℃孵育過夜。充分洗滌后用生物素標志的二抗37 ℃孵育,滴加辣根酶標記鏈酶卵白素工作液,最后DAB 顯色。染色設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最后Imagine pro plus軟件測定其灰度值。
1.6 RT-PCR檢測PI3K 和AKt mRNA 的表達 大鼠海馬RNA 常規(guī)方法提取,測定其總RNA 濃度及計算純度。采用RT-PCR檢測PI3K mRNA、AKt mRNA 的表達。PI3-K:上游5’GAGTCCTATTGTCGTGACTGTTGG 3’,下 游:5’AAGCCTGAGGTTTCCTAGTTGAT 3’,預擴增長度233bp;AK:上游5’TGCTGGAGGACAATGACTAC 3’,下游5’CACGATACCGGCAAAGAA 3’,預擴增長度277bp;GAPDH:上 游:5’GAGCCAAAAGGGTCATCATCTC 3’,下游引物序列5’AAAGGTGGAGGAGTGGGTGTC 3’,預擴增長度542bp。使用RT-PCR 試劑盒進行反轉錄擴增。PCR 產物電泳后對目的條帶進行密度分析。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rhIGF-1對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 模型組大鼠(每組6只)學習記憶錯誤反應率(4次,20%)明顯高于對照組(1次,5%),但經治療后,治療組大鼠學習記憶錯誤反應率(2次,10%)明顯低于模型組(P<0.05)。
2.2 rhIGF-1對大鼠海馬病理改變的影響 HE 染色顯示,正常組海馬區(qū)神經元細胞排列整齊,胞體圓形,核染色質著色均勻。模型組大鼠海馬區(qū)神經元細胞排列紊亂,數(shù)量減少,變性細胞呈不規(guī)則形狀,部分神經元胞核或胞漿缺失,呈空泡狀。與模型組組比較,治療組大鼠海馬區(qū)神經元細胞排列較整齊,細胞數(shù)量明顯增多,變性細胞減少。見圖1。
2.3 免疫組化檢測rhIGF-1對大鼠海馬PI3K 和AKt蛋白表達的影響 PI3K 和AKt蛋白治療組表達呈強陽性,胞質或包膜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陽性表達率為82.3%和80.6%(P<0.01),而模型組陽性表達率明顯下降為41.7% 和40.1%,差異統(tǒng)計學亦有意義(P<0.01);但治療組和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56>0.05)。見圖2。
2.4 PT-PCR結果 海馬區(qū)PI3K 和AKt mRNA 的表達變化:模型組大鼠海馬區(qū)PI3K、AKt mRNA 表達明顯低于正常組(P<0.01),治療后大鼠海馬區(qū)PI3K 及AKt mRNA 的表達高于模型組組(P=0.028),治療組和正常組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63)。見圖3、圖4。
圖1 各組大鼠海馬區(qū)HE染色(×400)
圖2 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檢測AKt及PI3K 的表達(S-P,×400)
圖3 RT-PCR檢測AKt及PI3K 基因轉錄水平
圖4 各組大鼠海馬AKt及PI3K mRNA 的相對表達量
糖尿病腦病患者以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認知功能損害主要在聯(lián)想記憶、學習技能及注意力方面。其發(fā)病機制可能與腦老化過程中神經因子缺失相關,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Ⅱ、NGF、胰島素的表達下降[3]。IGFⅠ/Ⅱ與其受體結合后主要通過PI3K 通路激活神經細胞內的信息轉導,維持神經元存活;反之,在凋亡等損傷刺激因素的作用下,神經營養(yǎng)因子缺乏可使神經元功能受損而發(fā)生凋亡[4]。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參與許多生物學功能,包括細胞代謝、細胞生存、細胞凋亡等,在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海馬神經元由于Akt表達的減少,導致神經元處于凋亡或凋亡前期狀態(tài)[5]。本實驗結果顯示,我們觀察到模型組大鼠海馬CA1區(qū)細胞凋亡明顯,大鼠的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大鼠海馬CA1區(qū)AKt及PI3K 的表達較正常對照組明顯減少,與相關報道結果吻合。因此,PI3K/AKt信號通路對糖尿病腦病患者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的活性可以影響細胞的凋亡,最終達到改善老齡化記憶功能減退的目的[4-5]。
rhIGF-1是一種強烈的促合成因子,進入血液后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結合,調節(jié)IGF-1受體水平,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維持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的存活,保護神經,常用于各種類型的神經損傷疾病的治療[6]。本實驗結果顯示,我們觀察到治療組大鼠海馬CA1區(qū)細胞數(shù)量增多,海馬CA1區(qū)AKt及PI3K 的表達較模型組表達增多,大鼠的認知功能明顯改善。因此,特異性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是干預糖尿病腦病的潛在靶點[7]。
綜上所述,rhIGF-1 鼻腔給藥可增加大鼠海馬PI3K/Akt的表達,改善了大鼠的認知功能。因此,PI3K/Akt信號通路可能參與抑制凋亡細胞死亡,對大腦神經元增殖起重要作用。
[1]Li ZG,Zhang W,Grunberger G,et al.Hippocampal neuronal apoptosis in type 1diabetes[J].Brain Res,2002,946(2):221-231.
[2]王躍春,王子棟,孫黎明,等.動物學習記憶能力的Y-型迷宮測試法[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2(5):137-140.
[3]Wuarin L,Namdev R,Burns JG,et al.Bra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content is reduced in Insulin-dependent and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eurochem,1996,67(2):742-749.
[4]李紅星,趙志煒,王蓉,等.糖尿病大鼠海馬神經元存活和凋亡相關蛋白的表達及APP17 肽的作用[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5):369-372.
[5]代文博,曾亮.PI3K/Akt信號通路與阿爾茨海默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10):1 549-1 501.
[6]Midyett LK,Rogol AD,Van Meter QL,et al.Recombinan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treatment in short children with low IGF-I levels:first-year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2):611-619.
[7]遲毓婧,李晶,管又飛,等.PI3K-Akt信號傳導通路對糖代謝的調控作用[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10,26(10):87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