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玥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技術、一種工具,在學習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那如何運用好“任務驅動”式教學,讓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程?
一、在新授課中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
在信息技術課上,要“讓學生動手,帶著任務學”。“對學生呈現(xiàn)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評價任務”,這就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過程。它主要以任務為主線,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但要注意在設計“任務”時,不僅只針對學習的問題,也要針對學生的能力,要體現(xiàn)因材施教教學方法。一方面,要防止學生放任自流地學習;另一方面,要盡力了解每個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不同程度。我們在計算機教室里安裝和使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軟件,這樣教師機可以控制教室里所有的學生機,并能隨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學生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出問題,能實現(xiàn)一對一的輔導效果。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新授課中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傳授知識,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在復習課中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
在“Word 2000文檔排版”復習課中,我采取了這種形式,即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上,學生有問題可以與教師交流,尋求幫助;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體現(xiàn)合作。先做完的學生,教師檢查完全正確后就可以到下面去輔導同學,這樣省去了很多時間不說,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如果你看到每一位輔導的“小老師”那認真的態(tài)度和不厭其煩的表情,你會贊同這樣的上課方式。采取這樣的方式上課不僅可以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形成“你幫我,我?guī)湍恪钡膶W習氣氛。這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人格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在練習課中采取競賽的形式
采取競賽的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采取競爭的形式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如,在學習“畫圖”軟件,讓學生自由上機操作時,我啟發(fā)學生:“用你學過的繪圖知識畫一幅畫,看看誰是我們班的‘小畫家!”這樣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充滿了要用自己的能力畫出美麗圖畫的渴望。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快下課的時候,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通過極域電子教師軟件,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展示,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機會,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xiàn)的機會,多一分創(chuàng)造的信心,多一種成功的體會,驅使學生向無數(shù)次的成功前進。
參考文獻:
劉亦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5(0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