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人際傳播的符號回歸
        ——網絡表情符號emoji在社交媒體爆紅的因素分析

        2015-12-16 03:58:22張美靜
        新聞愛好者 2015年12期
        關鍵詞:表情符號人際符號

        □張美靜

        人際傳播的符號回歸
        ——網絡表情符號emoji在社交媒體爆紅的因素分析

        □張美靜

        網絡時代,智能手機與社交軟件的普及使網絡表情成為網絡人際交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根據(jù)網絡表情符號emoji在社交軟件中的爆紅現(xiàn)象,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了網絡傳播技術的進步、使用者的模仿及社會認同心理、傳播效果的矛盾性與模糊性。在一般人來看,網絡表情符號是高科技的新產物,有人甚至認為其引起的效應可能在網絡上發(fā)展為一場代替文字的革命;但在研究人員看來,它更像是一種對原始的回歸。

        emoji;表情符號;人際交流;非言語傳播

        表情符號,也可以被稱作符號表情、網絡表情。隨著“第五媒介”手機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網絡表情也越來越成熟,近兩年來層出不窮,不論是在形式還是圖案上都使受眾有了多樣化的選擇。網絡表情的分類有多種方法,如根據(jù)其形式可分為美式ASCII字符、日式顏文字、靜態(tài)圖片、動態(tài)圖片、自定義圖片等。

        在互聯(lián)網世界里,首個公認的網絡表情被確定在1982年9月19日11時44分:美國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因為苦于無法甄別學校電子公告板(BBS的前身)上的信息是嚴肅的通知還是惡搞的玩笑,不得不建議講笑話的人用-)和:-(這種簡潔的標識來加以區(qū)分。

        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中,不論哪一種語言文字,清楚表達編碼者意圖的訴求與掌上的小屏幕所希望的簡潔性之間都存在天然的矛盾。此外,社交軟件所期待的即時回復訴求也與在手機上打出這些字詞所需的時間耗費又構成另一對矛盾。而表情符號,恰好可以起到平衡這兩種矛盾的作用。

        孤立的“呵呵”二字很容易結束對話,但換成一個可愛動態(tài)的傻笑表情,顯然更善意,更有利于交流的進行;而像網絡視頻聊天,雖然也可以即時傳達感情思想,但由于太過真實,一方面失去了網絡虛擬交際的朦朧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泄露溝通者的隱私。相比較而言,網絡表情符號達到了同樣好的交流效果,也讓人更樂于接受。表情符號在一定程度上是開放的,受眾可以創(chuàng)作出具有特定意義的符號,也可以通過專業(yè)的軟件來輸出。“一個具有情感意義的網絡符號是用幾個簡單的標點符號拼湊而成的,卻帶來了自身所獨有的符號意義,儼然一個游戲般的創(chuàng)造儀式。這種賦予意義的創(chuàng)造游戲,以自我想象的無限空間,愉悅精神的強大動力刺激著網絡大眾。”

        一、emoji的流行:忽如一夜春風來

        近年來智能手機在我國移動通信領域方興未艾,ios和安卓兩大手機系統(tǒng)的普遍應用以及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的流行,使得網絡表情成為網絡人際交流(一對一或者群聊)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而當下全世界最火的網絡表情,非emoji莫屬:emoji第一次作為一種符號獲得年度詞匯的殊榮。根據(jù)GlobalLanguageMonitor的 《第15屆英語使用調查報告》所提供的信息,emoji的心形圖案被選為“2014年度單詞”,每天使用頻率過億次。市面上各種emoji拖鞋、emoji套裝、emoji枕頭、emoji美甲更是大行其道,甚至有人嘗試只吃emoji中所有的食物和飲料并得以生存。有人用emoji表情符號逐字翻譯了整本《愛麗絲漫游奇境》,emoji一詞也于2013年8月被收錄于《牛津詞典》在線版。

        “繪文字”(emoji)一詞來自日語,意為“圖形文字”。人們在短信或推特里最常用到的繪文字大約有600種,它們都能在ios或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內置字符里找到。emoji這個詞來源于日本語里的繪(e=圖片)文(mo=寫)字(ji=字符),是一套起源于日本的12×12像素表情符號,在20世紀90年代由NTTDocomo公司的栗田穣崇(ShigetakaKurit)創(chuàng)作。emoji的設計最初是為了能在消息對話中,相較于傳統(tǒng)的純文字或者簡單的表情,提供出更豐富的感情色彩,讓對話不至于被曲解。它最初在日本流行,之后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并以一定標準寫入了Unicode(是一種在計算機上使用的字符編碼),在郵件、網頁、手機和電腦操作系統(tǒng)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

        emoji之所以被發(fā)明出來,是因為網絡、短信這些通信工具雖然能讓人們隨時隨地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卻缺乏感情色彩。面對面交流或打電話的時候,人們可以通過神情、語氣感受對方的情緒,而冷冰冰的短信、郵件、聊天信息雖然便捷,卻容易造成誤解。emoji既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的模仿及再現(xiàn),又是一種藝術化的創(chuàng)造,對于情緒和情感的表達細膩、夸張而又不失真實。emoji不同于一般的貼圖或符號表情,簡單性、多樣性和擬物化使得它具有更強的可玩性,所以可使其傳播廣而快。

        emoji和QQ表情或其他表情符號不同的是,它不光只有用來表達情緒的符號表情,還有如鮮花、建筑、人物等與現(xiàn)實世界對應關系的符號,從而構成了一種比較嚴謹?shù)姆栿w系(見圖1)。這讓emoji超越了一般表情的表達能力,可以說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語言”。更重要的是,相比起火星文來說,emoji更容易被不同背景的人所理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emoji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世界語言”。美國的《紐約客》雜志在2013年一篇名為Doyouspeakemoji(《你會說emoji語言嗎?》)的文章就說明了emoji的通用性。2015年4月9日,蘋果公司正式發(fā)布ios8.3版本,進行了300多個表情符號的更新,而這些更新主要圍繞著膚色、性別、國家等進行更新,以解決在不同地區(qū)人們面臨的對emoji的爭議和壓力問題。此事讓emoji從日本登上國際舞臺,流行于全球,但也讓emoji從另外一個角度成為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

        圖1:emoji代表圖標

        不可否認的是,emoji表情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符號,跨越語言障礙,建立起別樣的溝通??梢哉f,在社交媒體的交流中已經離不開emoji等表情符號了,表情符號的用與不用、用什么、恰當不恰當都對表意產生不同效果。

        二、表情符號爆紅的三大因素

        筆者對emoji在全世界范圍的爆紅總結出三大因素:傳播技術、傳播者(使用者)與傳播效果。其中,網絡傳播技術的進步是基礎,傳播者的模仿及社會認同心理是核心,傳播效果的雙面矛盾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如圖2所示,三個因素互相影響:傳播技術為符號表情的誕生及應用提供了保障,并產生了相應的傳播效果,而傳播者的使用和傳播效果反饋會進一步令傳播技術做出改進 (如蘋果公司新推出各色人種圖標);傳播者與傳播效果互相影響,不同符號的選擇、使用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其中的要素又各有社會化的含義。

        圖2

        (一)傳播技術

        1.網絡化時代與社會媒體

        以我國為例,網絡的普及與高使用率從數(shù)據(jù)方面可見一斑: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發(fā)布《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6.49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47.9%;即時通信服務作為互聯(lián)網最基礎的應用之一,伴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在手機端也一直保持著穩(wěn)步增長的趨勢。截至2014年12月,我國手機即時通信網民數(shù)為5.08億,手機即時通信使用率為91.2%。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已全面進入網絡化時代與手機時代,這為網絡表情的傳播提供了生長的土壤與廣闊的空間。

        以微信、QQ、微博為代表的社交軟件興起后,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再次以一種新的形式激活了人際傳播。新形式的人際傳播是以網絡為中介,在傳播方式上有別于傳統(tǒng)的人際交流。在面對面交流中,副語言對交流起著重要作用,如穿著、體態(tài)、語氣、音量、面部表情等?!耙粓D勝千言”,新媒體時代是視覺時代,是讀圖時代。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可視化的信息顯然更有效率。在跨文化情境中,不同的語言文字需要翻譯并且不一定能準確及時,而圖片或符號在多數(shù)情況下卻可以突破信息傳遞中的語言障礙。也曾有學者提出“視覺語言更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的說法。網絡表情符號以其簡潔、有趣、通用為特征,作為一種特殊的溝通方式,在社會化媒體與網絡化時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2.技術的影響

        網絡成為人類交流工具的同時也具備了一種虛擬現(xiàn)實心理空間的功能?!疤摂M現(xiàn)實”的意義在于對人類自身存在的思維空間和傳統(tǒng)符號空間的內在突破和超越。隨著人類不斷運用符號來擴大和超越現(xiàn)實世界的邊界,他們的思維與視野也在不斷地擴展。符號化思維的實踐意義就在于它賦予了人類一種新的能力,一種不斷更新人類世界的能力。正是在這種能力的運用中,人類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網絡文化世界。虛擬現(xiàn)實使人不再單純地生活在一個物理宇宙之中,而是同時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

        網絡表情可對使用者產生生理上的影響,這一點為其爆紅提供了科學上的依據(jù)。發(fā)表在 Social Neuroscience(《社會神經科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也開始將表情符號視為真正的臉部表情。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在看到笑臉表情符號:)即冒號和半括號時能激活大腦枕顳部分在看到真實世界人類表情時做出相同的面部識別反應。這種反應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后天獲得的。但并非所有的表情符號都能激發(fā)大腦神經反應,這需要根據(jù)熟悉程度而定。

        一些語言學家認為,表情圖標比文字更直觀生動,而且“萌”態(tài)可掬,因此可在非面對面的交流場合起到“軟化、緩和”的作用。這也是它廣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另一項研究對比了網上人際交流與傳統(tǒng)的面對面交談。瓦爾特和伯貢對16組面對面?zhèn)鞑ズ虲MC使用者進行了長期的、反復的有關人際關系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1)這兩種不同的交流方式之間差異很小;(2)面對面?zhèn)鞑ズ虲MC的使用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人際交流中達到同等水平的親密關系;(3)由于交流方式的不同產生的差異較少;(4)使用電腦進行交流的人,實際上比面對面交流者更專注于發(fā)展社會關系。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人們對網絡的進一步依賴,使人類日益依賴于一個遠離人類心靈的中介化、形式化和技術化系統(tǒng),人們判斷生活的標準也日益服從于一種技術規(guī)范和數(shù)字化標準,代表著一種“離心的生活”。真正的網絡不再是一個純粹的物理學概念,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對傳統(tǒng)的社會規(guī)則、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造成強烈的沖擊,它逐漸演化成一個心理概念。網絡作為數(shù)字化時代的主體應用工具和載體,已成為人們心理上的依賴品。

        (三)傳播者

        1.場域及其影響

        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庫爾特·盧因提出了“場域”的概念,“場域理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之一,是關于人類行為的一種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物理學概念??傮w而言,它是指人的每一個行動均被行動所發(fā)生的場域所影響,而場域并非單指物理環(huán)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為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

        在人們相互交往時,現(xiàn)實社會中的那些各種各樣的、顯著的特征,諸如性別、年齡、相貌、種族、宗教信仰、健康狀況等,而人際傳播在通過網絡傳播時會出現(xiàn)變異現(xiàn)象。1987年學者庫爾蘭和馬庫斯提出“線索消除論”,認為網絡人際傳播消除了很多面對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肢體語言、語音語調、兩人間距、環(huán)境作用等,將對話置于所謂的“社會真空”中。在網絡交流中,人們渴望像日常交際中那樣看到對方的表情,及時了解對方的感受。表情符號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了類似人與人面對面交流時的場域,在交流時起到制造氣氛、補充情感的作用。另外,有學者提出“網絡符號從創(chuàng)造意義到傳遞信息的過程中,都帶有網絡大眾渴望自由和輕松的情感寄托,都有與游戲、娛樂相聯(lián)系的文化享樂主義趨勢”。

        基于988份網上調查問卷的結果,對于“您在跟別人發(fā)送網絡表情符號時期待別人的回應嗎”的提問,38.9%的人選擇了“比較期待”;對于“如果別人對您發(fā)的網絡表情符號經常不理睬,你會繼續(xù)再發(fā)送嗎?”,41%的人選擇了“不會”。由此可見,網上人際交流時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所處情境和對方互動的影響。

        2.模仿理論與社會認同理論

        對于人際傳播模型和過程,薛可、余明陽(2007)認為人際傳播類型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兩人之間的傳播、小群體傳播和公眾傳播。而網絡表情在這三種類型中應用都很廣泛。以我國目前主流的社交軟件微信為例,無論是一對一聊天或是群聊、朋友圈、微信公眾號中的某些文章中,emoji表情隨處可見。而在這種現(xiàn)象中,模仿心理與社會認同心理對于表情符號的廣泛使用起到了潛在的推動作用。

        模仿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主動仿效他人言行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也是人類的本能之一,刻意模仿和潛意識模仿在人際傳播中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命題。六十多年前,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勒和道拉德在《社會學習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過延伸刺激—反應關系與強化的概念來加以理解。他們認為人類許多社會行為都是通過人際相互影響——模仿而習得的,都可以通過一般學習原則的使用來予以說明。模仿對方的行為包含尋求認同的意味:當網絡表情最初使用并流行開來之際,傳播者通過模仿可獲得社會認同感?!熬W絡表情符號的流行是網民交際的內在心理需要,也是視覺文化發(fā)展趨勢與讀圖時代表達和審美的需要,更是新一代網民在虛擬世界里尋求身份認同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

        在互聯(lián)網出現(xiàn)伊始,以網絡為中介的人際傳播因為種種技術問題而造成非語言符號的缺失。有學者認為,缺少非語言行為暗示,信息的發(fā)出者很難通過信息表達某種情緒、展示個性、實施控制或者展示感召力,交流者雖然享有更多自由,但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展示個性。網絡表情符號提供了張揚個性的機會,而使用同一類型或同一種意義的表情符號又可以提供與對方同在一個場域并得到社會認同的心理感受。有學者認為,青少年特有的叛逆和張揚個性心理,可以通過網絡表情符號來贏得別人的認同,展現(xiàn)自己的風格和品位,這一事例便說明了表情符號在獲取人際認同方面的作用。網絡上的人際交流,可以突破空間、時間、場合和身份的限制,通過聊天時建立的虛擬私人空間,可以獲得在現(xiàn)實社會中難以建立和得到的認同感。

        (三)傳播效果

        1.意義的矛盾性:橫看成嶺側成峰

        人們創(chuàng)造出表情符號后,卻又被它的意義所束縛,不得不去知曉這些符號的意義。emoji等網絡表情符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類似于文字中的標點符號,所以,如果要全面理解對方的信息,就要正確解讀它們的含義。盡管emoji越來越通用,但人們理解它的方式卻并不一致。技術解決了符號的傳遞問題,但對符號意義的理解卻依賴每個人的大腦及大腦里關于客體的參照系。而表情符號的豐富性、文化差異性都增加了它的復雜性。正如它的發(fā)明者Kurita所說:“我很想知道它們的使用程度以及地域上的細微差別……可能有一些東西只有日本人才理解,或者只有美國人才會懂?!?/p>

        一個笑臉可以表示愉快,但也可以僅僅表示禮貌,或者是表示諷刺的邪惡的笑,甚至表示無話可說。若沒有談話的背景和對談話中雙方的了解,就很難猜測某個emoji背后的意圖。俄國語言學家巴赫金認為:“意義并不存在于詞中,也不存在于說話人或聽話人的靈魂里,意義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進行互動的結果?!边@些分歧可以用傳播學上的“符號互動論”來理解。米德認為,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觀的意義,它是人在社會互動中不斷地賦予的,人在社會互動過程中,根據(jù)自身對事物意義的理解來應對事物;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是可以隨著社會互動的過程而發(fā)生改變的,不是絕對不變的,加之文化背景、生活閱歷的不同,對同一個文字或符號的理解都不會完全一致。emoji雖然被廣泛使用,但也會出現(xiàn)“圖不達意”、誤解圖標的狀況,但這反而是emoji的生命力所在。

        2.模糊性:距離產生美

        針對眾人大規(guī)模使用emoji的情況,《紐約時報》的JessicaBennett寫了一篇總結眾人大規(guī)模使用emoji狀況的文章,以及眾人對這種現(xiàn)象的反應。有的人覺得符號太小,閱讀起來困難;有的人則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們背后的意思;有的人覺得emoji現(xiàn)在的表達方法還比較粗糙;有的人覺得emoji包含的表情符號太少,這限制了它的表達能力。

        《隱私已死,還是我們誤解了隱私?》一文寫道,為了在社交網絡上保護自己的隱私,美國青少年通過創(chuàng)意使用代詞、身邊人才懂得的笑話、歌詞等文化上的工具,達到能夠跟朋友任意交流,卻又讓別人看不明白的意圖。emoji也是這種“社交密寫術”之一。絕大多數(shù)表情圖標表意直白,但也有少數(shù)圖標曾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用戶的困惑和誤解。例如,北美的用戶無法理解為何日本人會在表情圖標中設計一坨 “微笑的大便”。事實上,在日本文化中,“金大便”被視為好運的象征,因為日語“大便”的發(fā)音與“運氣”相似。

        當下有一種很有趣的現(xiàn)象是,有時在即時的信息交流時,雙方或群聊時會經常發(fā)送一些沒有特別意義的表情,僅僅是為了說明在線或者是在參與對話。在其他人看來,這些表情符號的意義是模糊的、無法解釋的。但這樣的用法卻不妨礙交流,可以說,這種模糊性反而是表情符號的魅力所在。表情符號的使用偏好也受文化、氣候和地理條件的影響。emoji可謂東方文化語境下的產物:“東西方思維方式對峙性的顯著特征,使得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方式上呈現(xiàn)出多樣性,東方的思維方式體現(xiàn)整體性、具象性、辯證性、主觀性、模糊性和思維的順向性;東方比西方更為含蓄。語言學家Tyler Schnoebelen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僅僅emoji是模糊的,語言本身就是多義的?!癳moji是新事物,所以它們并沒有完全被傳統(tǒng)接受。但是它們和我們了解的許多事物的性質是一樣的。就像僅憑一個詞語或者大笑判斷意思一樣,根據(jù)一個符號作出判斷是相當危險的?!?/p>

        3.傳播局限

        人的表情千變萬化、豐富多樣,模擬畢竟是模擬,比如“笑”的表情又可以分為多種細微表情,全都用圖標來表現(xiàn),目前看來是不現(xiàn)實的。表情符號相對于真實表情做了很大程度的簡化,相比起照片,符號的真實性與可還原性更低;而比起文字符號,表情符號雖然包含更多信息,但由于使用過程更加獨立,在符號所維持的“向心力”不足時,其帶有的人文含義也更容易變化。

        表情符號的使用局限性,部分是由即時信息的使用而帶來的。即時信息指可以在線實時交流的工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在線聊天工具。在問題“有因為不恰當?shù)厥褂镁W絡表情符號造成誤會的經歷嗎?”的回答中,39.4%的受訪者選擇了“有過”。即時信息有一種“濃厚的社區(qū)氣氛”,因為雙方一般都在“好友名單”上或是親密關系,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氣氛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溝通區(qū)域。而在關系不是很緊密的人之間或在嚴肅場合,表情符號就沒有文字適合交流,并且作為一種視覺語言與網絡流行語相比,喪失了口語傳播空間。在此次的調查問卷中的“在和哪類人群聊天時更傾向于使用網絡表情符號(多選)”的選擇中,91.5%的受訪者選擇了“朋友”,而1.6%的人選擇了“領導”,10.1%的人選擇了“陌生網友”,可見表情符號的使用更依賴于現(xiàn)實中關系的親疏等級。

        三、結語

        表面看來,網絡表情符號是高科技的新產物,有人甚至認為其引起的效應可能會在網絡上發(fā)展為一場代替文字的革命;但在研究人類文字和語言的專家看來,它更像是一種對原始的回歸。人類最初的記事方式就是用簡單的圖案和符號,象形是最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記錄方式。象形廣泛運用于中國漢字、古埃及文字,到今天仍是人類最直觀、最常用的創(chuàng)造符號的方法。emoji等表情符號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通用語”,是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拼音文字和會意文字的區(qū)別。拼音文字和會意文字對于文化的影響不同,用拼音文字書寫的詞匯以其簡單性犧牲了文字本身的豐富意義,后者在埃及的圣書文字和中國的會意文字中得以保存,但與之相并存的是嚴密的家族網絡和部落式結構。也就是說,就某種程度而言,在使用會意文字的文化傳統(tǒng)中,個人的確受到較大限制,不容易從傳統(tǒng)世界轉入以線性邏輯為特征的視覺世界。在數(shù)字媒體出現(xiàn)以前,人類的語言媒介系統(tǒng)先是由口語、身勢語、有意義的圖案和符號為基礎,后來出現(xiàn)了文字系統(tǒng),使信息和文化不再難以保存和難以復制。自此之后,以“口語—文字”為核心的媒介形態(tài)就對人類文明的進程發(fā)揮著巨大的影響作用。

        表情符號的廣泛傳播也在一定意義上印證了麥克盧漢有關“地球村”的預言。在他看來,“地球村”指人們的交往方式及人的社會和文化形態(tài)的重大變化。表情符號在社交媒體的火爆,有時候反而顯得文字語言冗余?!霸诰W絡溝通及時便捷、表情符號又高度發(fā)達的當下,人們越來越少地深思熟慮、再三斟酌、反復推敲一個情緒的表達,我們越來越習慣把情感表達讓渡給表情符號,把自己變成一個在電腦屏幕前表情冷漠而在網絡世界里熱情奔放的怪異動物”。

        新媒體中人際傳播的論文以往多集中于對網絡語言的研究上,對近幾年使用日益頻繁的網絡表情符號,尤其是對某一類特定的表情符號缺少分析與關注;并且,此類的多數(shù)文章是把表情符號作為網絡語言或網絡符號進行總結,沒有分析表情符號廣泛傳播背后的原因和對其具備的更廣闊的價值意義展開論述。事實上,表情符號在社交媒體的人際交流中具有獨特的效果和作用,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傳播學理論更值得我們探討,它們對推進文字語言及網絡中人際溝通的研究有著極大的啟示與借鑒作用。筆者希望通過此文引起更多人對流行現(xiàn)象背后的傳播學思考,達到讓人們更有效率地交流的目的。emoji等表情符號在網絡會話中的使用呈動態(tài)開放性狀態(tài),且隨著使用頻率的提高,它自身的意義和用法也在不斷豐富和更替。作為使用者,應該辯證地看待網絡表情:表情符號“生長于文字表達的體系之外,掌管著語盡詞窮后廣袤的情感叢林,但要想融入這個日趨冷漠、平淡的文明世界,表情符號還要繼續(xù)尋找指引的道路、渡載的船”。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2014級碩士生)

        編校:張紅玲

        猜你喜歡
        表情符號人際符號
        微信表情符號寫入判決:你發(fā)的每個表情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
        消費電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3:52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號的由來
        搞好人際『弱』關系
        從《戰(zhàn)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變符號
        這個表情符號,你用對了嗎
        大作文(2016年7期)2016-05-14 11:13:25
        表情符號玩上癮 時尚愛嘗鮮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01:01:58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shù)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劍南文學(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极品美女高潮喷白浆视频| 深夜福利国产|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俺来也|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一本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区免费看 |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国产黄色三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免码va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午夜影视啪啪免费体验区入口|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国产91在线精品福利| 在线观看的a站免费完整版| 国产亚洲精品a片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午夜|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 麻豆精品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国产av| 中文字幕日本av网站|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瑜伽裤| 一区二区久久精品66国产精品| 痴汉电车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毛片|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高清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国产七十六+老熟妇|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网| 日韩av中文字幕一卡二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无码手机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AV片a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