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菊平(渭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陜西渭南714099)
女大學生體育行為與身體意象的相互關系的研究
□邊菊平(渭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陜西渭南714099)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調查了解當前女大學生體育行為的動機和體育項目的選擇情況,探討女大學生休閑體育活動與身體意象的互動關系,提出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身體意象,使休閑體育與時尚追求健康發(fā)展的對策。
身體意象體育行為互動關系女大學生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身體意象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視,人們對自己身體愈發(fā)關注。有研究表明,當女性產生正向的身體意象,進而對自己的體型、外觀有正確的知覺與認同不會以非理性的方式尋求改變身體外觀的方法,接受自己的身體而產生自信心。反之具有消極身體意象的女性在心理、行為和生理上都有別于正常女性。本研究通過對陜西省高校女大學生體育行為與身體意象現(xiàn)狀的調查,初步探討了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并提出促進其互動良性發(fā)展的對策。
選取渭南師范學院、延安大學、陜西中醫(yī)學院、陜西理工學院、咸陽師范學院、安康學院、商洛學院、西安文理學院、寶雞文理學院、陜西師范大學等1O所高校女大學生(1-4年級)進行了調查,問卷采用現(xiàn)場發(fā)放、當面回收,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465份,回收率93%,有效問卷415份,有效率89%。采用內部一致法對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信度系數(shù)為0.85;采用5分制專家效度對問卷進行了效度檢驗,總體評分為4.315,問卷真實可靠。將收集后的數(shù)據通過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
2.1、女大學生體育行為中身體意象表現(xiàn)特征
(1)女大學生身體意象的現(xiàn)狀。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校女大學生中有60%以上的學生具有減肥意向,大多數(shù)同學的減肥目的是為了減體重。但是,從她們BMI計算結果來看實際偏胖者僅占10%左右。身體不滿意已是現(xiàn)代女性尤其在女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它是一種對身體的消極想法和低自尊體驗。
(2)女大學生體育行為的動機。
表1 女大學生體育行為動機調查(N=415)
調查顯示:當前女大學體育行為的動機,提高身體形象、減肥健身排在第一位。說明女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認知比較片面,她們甚至已經忽略了體育鍛煉本質的功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只是將體育鍛煉作為她們提高個人身體形象、減肥的手段。有一部分人群將運動鍛煉作為了追求時尚和應對考試的一種行為。
(3)女大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選擇。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在女大學生中都被涉及,但是排在前三位的項目分別為:健美操、有氧舞蹈、羽毛球。很多女大學生為了達到社會對于自身的角色期待要求,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也會更加傾向于展示女性美、帶有節(jié)奏和樂感的一些項目。
表2 女大學生對體育項目選擇調查(N=415)
2.2、體育行為與身體意象的互動關系
(1)體育行為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體育活動是學生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最好的方式,同時,學生對身體自我形象審美的態(tài)度也會發(fā)生轉變,體育運動本身可以改善學生的氣質、塑造健康與完美身材,增強學生身體意象滿意度;當前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有很大壓力,參加休閑體育活動可以消除疲勞,調節(jié)情緒,舒緩心理壓力,豐富業(yè)余生活。
(2)身體意象對體育行為的影響。
女大學生的身體意象和自我效能并不直接決定體育行為,而是要通過交互作用對體育行為起作用。當身體意象高時,個體為了自我展示和取得運動的愉悅感會產生較強的體育行為需要,而高的自我效能則增加了個體對行為滿足其需要的信心,因此他們的體育行為水平高;而高身體意象的女大學生卻由于低的自我效能會使得需要不能很好地轉化為動機,所以他們即使需要很高,但行為水平卻很低,即身體意象高自我效能低的女大學生體育行為水平低。當身體意象低時,由于受身體期望的影響,個體會由于審美的不平衡而產生改善自我形象的需要。但是當自我效能高時,個體會認為鍛煉即使能帶來改善身體狀況,但是卻浪費了時間,因此自我效能會降低她們這種改善身體形象的需要,所以產生的體育行為水平自然就會很低;然而身體意象和自我效能同時都很低的女大學生,由于她們出于最基本的健康身體和生活的考慮,會產生和現(xiàn)實生活相符合的高的體育行為。
2.3、大學生體育行為與身體意象互動健康發(fā)展對策
(1)樹立正確的身體意象。
大學期間是塑造健康身體審美觀念的關鍵時期,高校應加強體育課程建設,注重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可適當開設有關女性體育文化的專題講座,從身體意象的文化內涵和評價標準入手,幫助制定合理的體重、體形標準,根據不同特質的女大學生制定相應的健身處方,扭轉學生為一味求瘦在健身、節(jié)食和藥物等行為上的盲目性,學會從學識與氣質等綜合素質自我剖析外部表形象以超越社會身體審美文化的病態(tài)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克服盲目從眾心理。
女大學生處在青春期,個體急于建自我意識與角色來支持自信心,融人團體,容易出現(xiàn)“隨大流”的現(xiàn)象,使得女大生的理想體形與實際體形之間存在差異,難以接納自己,從而導致身體意象不滿,身體自尊受挫。這時就需學校各級管理者積極地引導其建立客觀科學的身體評價。可采取多樣的教育方式,如利用校園網建構網絡平臺,設立“美體時尚”專欄或“身體美學吧”等,討論女大學生有關身體意象所關心的話題來引導學生。
(3)重視培養(yǎng)體育師資力量。
學校在大學體育課程開設項目上,應根據女大學生身心特點設立體育項目。并加強審美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女大學生對自身的了解,引導她們進行客觀地自我評價、自我指導,促進其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為學生進行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基礎。
(1)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幾乎涉及所有的運動項目,但為了達到社會對于自身的角色期待要求,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具有傾向性。
(2)體育行為與女大學生的身體意象雖有很多的互動點,但相互間仍有一定的內在分歧,應從樹立正確的身體意象、引導學生克服盲目從眾心理和重視培養(yǎng)體育師資力量等方面促進其契合互動的良性發(fā)展。
(課題號:1.渭南師范學院教改課題JG201327;2.陜西省教育廳課題:2013JK0518;3.渭南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青年科研基金項目WZYQ201415)
[1]城市女性“運動塑身”現(xiàn)象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
[2]李秀娟,方芳,阮永福.女大學生形體認知偏差的文化反思與超越[J].運動,2011,4.
[3]劉世瑞,李湘蘇,劉彥.女大學生身體意象與瘦身行為的關系研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
[4]杜曉紅,陳永發(fā),赫忠慧.北京市大學生體育鍛煉態(tài)度和行為的調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
[5]陳興勝,李衛(wèi)東,柏文秀,曹漢榮.大學生休閑體育與時尚追求互動發(fā)展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