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亮(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健身時間對室外大眾健身成效的影響
李 亮(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探討目前健身處于什么時間能給人們帶來更好的鍛煉效果,為更加科學有效的指導大眾健身提供理論依據(jù)。因此,文章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文獻資料法,對長春市室外健身居民所處于的健身時間段進行發(fā)放問卷進行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表明:部分人群在健身的時候并沒有掌握合理有效地健身時間,無法利用科學的時間進行健身,給身體帶來更好的效果。同時,提出如何掌握正確有效的健身時間,使人們健身獲得更好的成效。
全民健身 時間 合理 成效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大眾體育健身運動空前廣泛,更多的大眾對健身有了相對的認識,開始選擇了健身選擇了改善社會高速發(fā)展給人們身心帶來的疲憊。從申奧成功到北京奧運會開辦至今,全民健身在中國形成了一股民族風。全民健身的計劃實施,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漸漸地被人們所接受,“健身”這個字眼更多的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健康、長壽是人類的美好愿望。為了這個愿望每一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家的社區(qū)、公園、健身房開始了健身的鍛煉,追求一個健全的體魄。目前為止,健康水準已經(jīng)成為衡量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社會文化水準的重要標尺。本文對長春市各社區(qū)居民戶外健身時間以及成效進行調(diào)查與分析,并提出相關(guān)的建議,使群眾樹立正確的健身觀念,為更多的群眾提供合理的健身時間,使其進行參考。
1.1、研究對象
在長春動植物公園、經(jīng)開六區(qū)、南嶺體育場、人民廣場、文化廣場、臨河街路邊,分為不同時段(早晨日出前,早晨日出后,傍晚太陽下山,晚飯后)隨機抽取健身人群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guān)文獻資料10余篇。通過分析和整理,為本論文提供可靠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1.2.2、問卷調(diào)查法
發(fā)放問卷共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為95%,有效問卷180份,有效率為95%。
1.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利用了計算機對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進行了統(tǒng)計運算,驗證結(jié)果的可靠性準確性,為定量分析提供了技術(shù)指標。
2.1、健身時間對室外大眾健身成效的調(diào)查與分析
2.1.1、對健身知識了解程度調(diào)查與分析
表1 對健身知識的了解程度
從表1中可以看出,對健身比較了解的人群只占到了15%,對健身了解點和不了解的分別占到了65%和20%。這說明了即使全民健身運動在群眾中展開,但是還有85%的人群是盲目的隨大流情況,他們?nèi)狈α丝茖W指導的進行著健身的鍛煉。因此,為了保證室外健身的科學性,我們必須要加大科學合理健身的宣傳力度,保證人們可以進行科學有效地健身。
2.1.2、健身時間的分布情況調(diào)查與分析
表2 健身時間的分布情況
健身時間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日出前健身的人群占到了60%,日出后健身的人群占到了5%,晚飯前的人群占到了5%,晚飯后健身的人群占到了30%。由此表可見更多的人群盲目的選擇了日出前的健身,一日之計在于晨,清爽的清晨成了人們盲目選擇的目標。晚飯后的健身人群由于一部分自身的原因選擇夜晚健身,夏夜清爽有助于睡眠的思想在人群中被廣泛認知。健身時間的正確掌握成了人們健身的一個關(guān)鍵所在正確的健身時間才能獲得更大的成效。因此,我們需要正確的認識健身,更好的掌握健身的時間問題。
2.1.3、每周健身頻率的調(diào)查與分析
表3 每周健身頻率
表3可見,在健身的頻率上,一周每天都健身的人群只占到了百分之18,每周4-5次的人群占到了27%,每周2-3次的人群占到了35%,每周一次的人群占到了20%。健身的持續(xù)性也決定了時間對于健身的關(guān)鍵所在,健身頻率高的人群如果選擇錯誤的健身時間那么對身體的影響不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2.1.4 不同時間健身后身體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
表4 不同時間健身后身體狀況
表4可以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不同時間段的健身給群眾健身帶來的成效,相對于問卷的發(fā)放選擇一致性,日出前健身后身體狀況好的人群占12%,日出后健身后身體狀況好的人群占86%,晚飯前健身后身體狀況好的人群占32%,晚飯后健身后身體狀況好的人群占64%,由此可見初步我們可以認可日出后以及晚飯后健身的時間觀念,同時我們通過查閱相關(guān)資料再進行進一步的確定,使我們更好的發(fā)現(xiàn)正確的健身時間。
2.1.5、健身后2年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
表5 健身后2年健康狀況
通過對不同時間段的健身人群健身后2年期間的健康狀況調(diào)查顯示,日出后健身的人群健康狀況相對最好,起到了很好地成效。在50人的調(diào)查中晚飯前人群中有6人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晚飯后有4人,比例相對較高,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調(diào)查。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日出前健身的人群患病頻率再45人有效調(diào)查中患病頻率相對較高。因此,日出前不適宜人們進行健身活動。綜上所述,健身成效有明顯優(yōu)勢的是日出后健身的人群。
2.2、健身時間對室外大眾健身成效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分析
2.2.1、日出前的健身時間
有些人認為健身就是一日之計在于晨,清晨健身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加愉悅的心情,使得我們一天的工作更加舒爽。因此,很多的室外健身人群喜歡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出外健身,例如晨跑、舞劍、太極、扭秧歌等等,其實這樣的健身時間是相對來說非常不科學的一種做法。黎明前或天蒙蒙亮時的空氣并不新鮮,雖然經(jīng)過一夜的時間,空氣中的塵埃較少,但絕大多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還比較高;植物在夜晚的光合作用導致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較高,甚至在公園中、廣場上、公路上也處于空氣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這些物體會對身體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在健身期間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導致人體缺氧,起不到良好的健身鍛煉效果,甚至在健身后回到家中會感覺到相當?shù)钠v不堪,很多人會錯誤的認為是因為健身的疲憊導致,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日出前的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空氣中的污染物導致。故而日出前的健身時間是不合理的健身時間不會給群眾帶來有益于身體健康的成效影響。通過我們對人們的調(diào)查我們也同樣發(fā)現(xiàn)在日出前的健身人群在健身成效中也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在二氧化碳過高的情況下健身對身體的抵抗病菌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患病人群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健身完成后還會出現(xiàn)疲憊不堪,甚至憋氣的感覺,所以我們對日出前的健身提出不支持建議。
2.2.2、日出后的健身時間
很少有人會選擇在日出后出來健身,因為日出后空氣會緩慢轉(zhuǎn)熱導致健身時汗流浹背,甚至被人誤認為慵懶太陽照屁股了才出門,所以很大一部分人群舍棄了日出后的健身時間。殊不知,日出后,通過光合作用以及紫外線的照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相對減少,氧氣逐漸釋放,是一天中氧氣相對純凈,空氣相對清新的時候。日出時的太陽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給人們帶來汗流浹背的感覺,同時日出的陽光不會等同于中午時分的艷陽高照,和煦的日光同樣會給我們帶來健身中的一絲溫暖,健身后陽光照射防止我們因為受涼而導致感冒。調(diào)查中顯示,日出后健身的人群中,在健身過后會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相對于十分輕松地狀態(tài)的,這不代表他們沒有達到健身的目標,而是在健身期間通過呼吸新鮮的空氣,以及日出后氧氣的逐漸釋放,從而使人體的機能得到了很好地促進。故而,世界各國的運動醫(yī)學專家大多主張健身的最佳時間是日出后。通過上面的問卷調(diào)查我們也發(fā)現(xiàn)日出后健身的人群各項指標均達到了我們所要健身后達到的目的,起到了身心健康的作用,所以我們對日出后的健身時間確定為最為正確的健身時間。
2.2.3、晚飯前的健身時間
一部分人群因為工作的原因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選擇在晚飯前進行健身活動,這樣不會因為健身后的疲憊影響一天中的工作,或者其他的安排。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在晚飯前的空氣指數(shù)是一天當中最低的時候,汽車的尾氣排放、工廠的廢氣排放、人流量的交叉穿梭都是導致日落后空氣質(zhì)量降低的根本原因,同時空氣中含有相當多的塵埃顆粒,在晚飯前的健身中很容易吸入口中。長期的日落后健身很容易導致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導致呼吸系統(tǒng)相對脆弱的病癥。晚飯前的健身時間會導致健身成效的負增長,因此,各國的運動醫(yī)學專家不主張群眾進行晚飯前的健身活動。通過調(diào)查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晚飯前的健身情況并不好,更多的人出現(xiàn)疲憊狀態(tài),甚至在長期健身后出現(xiàn)了呼吸系統(tǒng)的一些疾病狀況,因此我們非常不提倡在晚飯前的健身,正確的健身時間對我們有更好的幫助。
2.2.4、晚飯后的健身時間
除去日出前健身的人群,飯后健身的人群占一天中健身人群中的31%。晚飯后健身的人群認為,晚飯后健身可以促進人體消化,同時保證夜間的睡眠質(zhì)量。同樣,在夜晚空氣中的雜質(zhì)相對較多,不適宜人群進行健身鍛煉,一天中的車流量開始減少,廢氣排放達到頂點,塵埃物質(zhì)降落。因此,運動生理學專家、社區(qū)健身指導員共同認為晚飯后不適宜進行劇烈的健身運動,考慮到一部分人群的工作性質(zhì)和原因,在晚飯后可以進行適當?shù)姆莿×业慕∩磉\動,例如散步、踢毽等簡易健身運動,以此來促進消化系統(tǒng)促進睡眠效果。同時人在睡眠的時候,皮膚及呼吸道每小時要散發(fā)20—30克水分,加之有些人夜間尿液的排泄,所以晨起時體內(nèi)處于缺水的狀態(tài),并造成體內(nèi)血液的濃縮,血容量減少、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增高。所以,運動生理學專家建議晚飯后健身的人群應在睡覺前1小時補充適當水分。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在晚飯后進行健身相對于日出后的健身會有明顯的差距,但是相對于日出前和晚飯前的健身又有明顯的成效,所以在時間不充裕的健身人群中可以適當選擇在晚飯后進行相對輕松地健身活動,這樣會有比較高的成效出現(xiàn)。
3.1、結(jié)論
3.1.1、通過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日出后的健身時間是最佳的鍛煉時間,可以給室外大眾健身帶來良好的成效。同時,晚飯后一小時進行簡單的散步等鍛煉可以促進人體機能的新陳代謝,給人體帶來良好的成效。
3.1.2、人們?yōu)榱私】刀x擇了健身,但是有83%的健身人群對健身的知識了解比較缺乏,存在著一定的健身時間的誤區(qū),有的人選擇了錯誤的健身時間很難達到自己所預期的健身目的,甚至導致與自己的預期目的相反的結(jié)果,造成自身身體的不良反應。正確的健身時間才能給人們帶來良好的健身效果。
[1]王磊,申愛杰.城市室外運動健身環(huán)境選擇幾注意[J].教育教學論壇,2011;35(3):234.
[2]田野,陸一帆.國民運動健身科學指導系統(tǒng)研究與建立[J].體育科學,2010;30(2):4-5.
[3]潘施伊,呂志剛.有氧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性別差異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8):92-94.
[4]張啟成.蘇州市區(qū)老年人健身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蘇州大學,2009;03-05.
[5]錢進.運動健身應避免進誤區(qū)[J].農(nóng)村醫(yī)藥報,200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