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卿
(山東協(xié)和學院基礎部,山東濟南 250109)
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調查與分析
——基于山東省5所民辦高校的問卷調查
肖卿
(山東協(xié)和學院基礎部,山東濟南 250109)
通過對山東省內5所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卷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民辦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總體上有了很大改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總體呈現(xiàn)以下特點:一方面,班主任(輔導員)整體素質提高,學風建設整體很強,學校支持網(wǎng)絡明顯改善;另一方面,宿舍管理模式有待改善,校園文化建設滯后。
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為深入了解山東省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課題組于2013年選擇對山東省內5所民辦高校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山東省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總體上有很大改善,但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
班主任作為民辦高校學生管理的主體,其優(yōu)良素質是做好學生“指導者”和“引路人”的根本保證,故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管理及發(fā)展。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民辦高校的班主任素質整體得到提高,一半以上(52.8%)的班主任已是本科或研究生學歷,近一半(48.6%)的班主任是黨員;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法、組織管理能力、關愛學生等方面有顯著改善,基本上能做到民主、科學、熱情管理。
山東省多所民辦高校隨著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加強了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重視班主任的學歷、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的培養(yǎng)提升,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專業(yè)化隊伍,提高學生管理水平,讓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的“生活益友”、“人生導師”。在調查中,82.8%的學生希望班主任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46.7%的學生希望班主任成為學習生活的指導者,只有34.5%的學生希望班主任是他們學習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可見,一個優(yōu)秀班主任如果能真正擔當起學生心目中“良師益友”、“人生導師”的角色,就必須有良好的素質。
班主任是聯(lián)系學校、家庭、學生的橋梁和紐帶,與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最多,對學生個體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影響最大,班主任的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影響著學生人格和個性的塑造。在管理中“如何考慮民辦高校中層次多樣、成分復雜的學生實際,融合普通高校與中學生班主任管理的常規(guī)做法,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如何在管理工作中不充當上傳下達的‘通訊員’角色,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來加強對民辦高校學生進行管理,成為擺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大課題?!盵1]通過調查我們也發(fā)現(xiàn)各民辦高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還有30%的班主任學歷是大專及以下學歷,雖然學歷低并不代表著管理能力差,但會影響著管理水平的發(fā)揮,一方面大專及以下學歷的班主任在管理本科學生時會在學習方法、職業(yè)規(guī)劃、考研就業(yè)等方面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通過分析我們也看出,學歷的高低也會影響到班主任管理方法、能力、水平等,從表1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班主任學歷不同,其管理方法會有差異。
表1 班主任的主要管理方式(%)
民辦高校以生源求生存和發(fā)展,生源好壞取決于整個社會對民辦高校的口碑和認可度,而良好的口碑和較高的認可度來自民辦高校不斷加強和提升的自我素質。民辦高校為提高社會聲譽度,不斷加強學風建設,內強素質,重視對在校大學生的技能和素質培養(yǎng),為社會輸送優(yōu)質的畢業(yè)生。調查發(fā)現(xiàn),民辦高校的學生在學習目標、學習氣氛、學校考風、教師授課方面都有很高的得分,如有74.8%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目標明確,39.3%的學生在課余時間看書學習,73%的學生認為學校的考風很嚴,有67%的教師在教學中做到了教書與育人同時進行,改變了傳統(tǒng)普通高校教育和管理兩者分離的教學習慣。
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學歷模式、學習目標和考風作為相關因子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氣氛、課余時間的支配等與學風相關的內容。民辦高校中一般有多種學歷模式,如普通本科、普通???、高中后中職、中專等等。學歷模式不同學生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也不同,比如本科生的學習目標是四年后考研和就業(yè),普專生的主要目標是三年后就業(yè)或專升本,而高中后中職的學生雖然和普專生的學習目標一樣,但他們面臨的緊要任務就是要參加第二年的春季高考,因此他們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和具體,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也能得到相關證實。
相比較而言,高中后中職學生學習目標明確,班級的學習氣氛很濃,近一半的學生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看書學習備考。本科生和普專生常因為感覺離畢業(yè)還有很長時間,常常不能把長遠的學習目標具體化和細化,容易放松日常的學習。
另外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考風與班級的學習氣氛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學??硷L非常嚴格,那么班級學習氣氛就很濃,反之就淡化。這就給我們一定啟示:做學生管理時一定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細化學生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嚴抓學??硷L,督促學生充分利用寶貴的學習時間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民辦高校因受某些主、客觀方面的因素制約,在資金、人力和物力上對學生的教育投入受到一定限制,但通過調查我們可喜地發(fā)現(xiàn),針對大學生心理、疾病、學費、生活等方面,民辦學校支持網(wǎng)絡機構卻很完善。各學校都有針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中心、為學生提供兼職的就業(yè)協(xié)會、為學生生活服務的宿管中心,更重要的還有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的咨詢機構,而且這些部門在日常中為同學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貼心服務,及時滿足了特定學生的需求,增強了學生對學校的依賴感和歸屬感,保障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通過調查,一半以上的學生知道學校對貧困生提供了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生源地助學貸款等幫助貧困生上學的優(yōu)惠政策,而且有60%以上學生認為學校每次在評選獎助學金的過程中是比較公平的,這說明民辦高校在落實國家貧困政策時是比較公平公正的,更不會因為學校自身資金的緊張而扣留學生的獎助學金。
學校還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建立了心理咨詢室,開通了心理咨詢電話和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站。新學期為新生開展心理普查工作并對有問題的同學進行跟蹤輔導,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等等,民辦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發(fā)展,學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高的滿意度。當然,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心理咨詢機構的功能要需要增加和增強,及時有效地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也為普通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功能還未更充分施展,學生在心情不好或感覺壓力大時不會首先想到向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求助(3.8%),反而向自己的朋友、同學和家人尋求幫助(78.2%)。但是求學在外的學生和家人、朋友都不在同一個地方,不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如果真有問題也不能及時得到幫助。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在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排憂解惑方面就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而且心理咨詢機構的老師有著專業(yè)的知識、豐富的咨詢經驗和高超的溝通技巧,比普通人有著更強的能力來高效地解決問題學生。所以,民辦高校以后應重視對心理咨詢機構的建設和應用,這是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
總體來說,通過調查,近70%的學生對民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感到滿意(見表2),說明民辦高校采取的管理學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適應民辦高校學生的要求。
表2 對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滿意度
但我們也看到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和不同學歷
模式的學生對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學校的學生管理者在具體做學生管理時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和不同學歷模式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生硬照辦統(tǒng)一的學生管理方法。這樣才能在管理中做到事半功倍,不僅學生管理做的順利,還能深得學生們滿意,提高管理者在學生心目中形象,提高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從而提高社會對學校的贊譽度和美譽度。
宿舍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實現(xiàn)管理育人的重要陣地。學生在校期間,約有一半以上時間在宿舍度過。因此,以宿舍為中心的思想工作始終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之一。但由于民辦高校的學生生源復雜,學生學習基礎弱,不良行為習慣多,自我控制力差等原因,民辦高校一般都采取封閉式管理模式,在宿舍管理上也都采取軍事化管理方法。學生上課期間要在教室,只有中午和晚上休息時才能回宿舍睡覺、休憩,而這段時間正是班主任、老師下班休息的時間,因此以宿舍為中心的思想工作往往不能有效、長期地開展,即使在學生宿舍設立學生活動室等有利于學生活動、學習、娛樂的場所,也因為相關管理體制的不配套而不能有效開展,大多時候只能流于形式或應付上級檢查。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近一半(44%)的學生不滿意現(xiàn)行的宿舍管理方法,希望宿舍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56.7%),或者把主動權給學生讓他們自我管理(37.3%),真正實現(xiàn)“三自”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在倡導“管理即服務”、“以學生為中心”等新型教育管理理念的背景下,軍事化的宿舍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面對獨特的學生群體,民辦高校的宿舍管理模式勢必改革,逐步采取人性化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如此,宿舍管理的水平才有根本的提高,學生才能在宿舍中學有所樂、住有所樂。當然,宿舍管理模式的改革需要班級、教學、社團等的相應契合才能實現(xiàn)。
校園文化以其獨特魅力貫穿于一個學校的發(fā)展始終,它體現(xiàn)了一所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文化氛圍和品位格調。作為民辦高校,面臨著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直接沖擊,需要全方位的素養(yǎng)來豐富其文化底蘊,用以增強其生命力和核心競爭力,因此,民辦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有它的特殊性、緊迫性和必要性。校園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硬環(huán)境建設和軟環(huán)境建設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輕軟件培育、忽視品格塑造的“一條腿走路”現(xiàn)象,對校園文化的科學建設和健康發(fā)展形成嚴重阻礙。民辦院校因為自身的主、客觀原因,這種現(xiàn)象更需特別注意。
學生社團和學生會是當代高校學生課余活動的主要團體,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對山東5所民辦高校的調研發(fā)現(xiàn),學生社團數(shù)量和種類很少,社團組織的活動也寥寥無幾。周末一般是學生社團成員最活躍的時段,校園里會有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但是在這些學校中周末的校園冷冷清清,很少有社團或學生會在組織活動。即使有一些活動,“活動內容方式相對單一,缺乏新意,活動的娛樂性、快餐性、淺薄化等現(xiàn)象明顯,而且多數(shù)校園文化活動以文藝性、體育類為主,知識性不強,很少能與大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和人生發(fā)展目標緊密結合、“無縫”對接。另外,有些校園文化活動僅僅流于形式,‘作秀’給領導看,嚴重影響了活動的感召力和影響力?!盵2]學生會作為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其主要職能是組織學生開展學術、文體、娛樂等豐富同學們課余生活的各項活動。調查發(fā)現(xiàn)民辦高校的學生會部門也比較少,一般有紀檢部、宿管部、文體部等幾個部門,其主要職能檢查紀律衛(wèi)生、文明糾察等,很少組織各種活動為學生服務。這與同學們心目中的學生會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們希望學生會平時要多舉辦各類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多組織各種有意義的事情為同學們服務。
如果學生社團或學生會能夠經常地、固定時段地或重要節(jié)日組織學生舉辦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如體育文化節(jié)、公寓文化節(jié)、學術講座、志愿活動,重大節(jié)日如校慶、九一八舉辦紀念活動等等,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對學生起到文化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久而久之也會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特色和魅力。
[1]張延華.高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民辦教育研究,2003,(6):55.
[2]邱峰.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探索,2014,(1):92.
(責任編輯:韓清恩)
本文為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編號:2011GG216)的階段性成果。
G648.7
A
2095—7416(2015)06—0122—03
2015-09-09
肖卿(1985-),女,山東濟南人,碩士,山東協(xié)和學院基礎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