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菊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寺莊鄉(xiāng)白岳學校,河北 保定 072450)
談小學英語教學資源合理配置與利用
葛文菊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寺莊鄉(xiāng)白岳學校,河北 保定 072450)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國際性語言,也是未來人才培養(yǎng)中必不可少的掌握技能之一。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開始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教育,但由于教學資源不均衡、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差異化。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小學英語教學資源,是提升我國小學階段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針對這一課題展開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資源;合理配置;思考;利用
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問題在我國中小學中十分常見,由于地理因素、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一些農村或偏遠山區(qū)在教學方面還利用較為傳統(tǒng)的方式,如掛圖、卡片等,與多媒體技術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學資源是展開教學活動的基礎,雖然不是決定性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
我國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分布差異主要是農村和城市,城市環(huán)境中英語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和先進,而農村及偏遠山區(qū)則較為落后和缺乏,呈現(xiàn)出十分不平衡的局面。小學英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和配置不合理的問題,是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瓶頸。
(一)資源浪費和閑置情況嚴重。
筆者通過調查,對一些偏遠地區(qū)和城市地區(qū)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偏遠地區(qū)的絕大多數教師利用最多的教學資源只是教材。而對于其他教學資源,諸如音像資料、教學儀器、掛圖教具、語言實驗室、教室環(huán)境等,并沒有真正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學資源閑置的問題較為突出,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沒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相對來說,在城市范圍中,也存在一些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老師,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資源并沒有派上用場。
(二)教師對教學資源認識不足。
很多學校在構建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只是“為了購買而購買”,并沒有制定詳細的應用計劃,以及如何在教學中展現(xiàn)出具體的作用。相當大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過分重視教科書,將教科書當成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師重視了校內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而忽視了校外資源的拓展和利用。同時,過分重視了教師教的資源,忽視了學生學的資源。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在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還會導致教學脫離當今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不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配置和利用資源能力較差。
在具有大量教學資源的前提下,不會使用、缺乏配置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部分教師不會利用多媒體技術,也不具備科學的課程資源觀,缺乏配置和利用教學資源的主體意識。不沒能意識到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學資源對促進學生成長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意義,導致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開發(fā)的結構單一,實效性差。
(一)目標性原則。
教學目標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向,教師應依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針對教學目標調整教學,按照教學目標評價教學。還應該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出明確、具體、恰當的教學目標。
(二)生活性原則。
教材對于學生來說是未知的新內容,而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是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的。教師應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縮短教材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學習新內容,了解新事物。
(三)交際性原則。
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生活與學習中的兒童愛說、愛動,教師可以利用兒童的這一天性,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真實的情境,為其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并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從而讓兒童真正實現(xiàn)在做中學。
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學英語教學資源的總體目標就是要發(fā)揮多種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要實現(xiàn)教的方式和學的方式的變革,提高教與學的質量,要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和學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轉變教師角色。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向課程設計者、活動組織者、參與者、環(huán)境構建者等角色轉移。首先,教師決定課程資源的鑒別、開發(fā)、積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必須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并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和整合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其次,教師自身就是實施的基本條件資源,即教師也是一本“教科書”。教師自身的人格和學識既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生學習的直接榜樣。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不僅要建構完整的組織體系、課外體系和環(huán)境體系,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語教育引向縱深;正確靈活地運用英語開展交際性練習,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由以前的被控制者轉變?yōu)檎n堂的積極參與者,同時,養(yǎng)成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善于創(chuàng)造的良好學習品質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有利的教學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是多維度、全時空的。要從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座位的空間形態(tài),教師積極的語言態(tài)度,和諧的師生關系,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做起,吸引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一是充分使用電視網絡。英語動畫片形象、生動有趣,語言簡單,兒童化,充滿趣味,因而受到多數小學生的喜愛。二是大膽“英化”教室。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布置教學環(huán)境?,F(xiàn)行的英語教材生動活潑,直觀形象,因此,有意識地根據教材內容改變教室環(huán)境,讓教室“活”起來,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第三,充分利用英語兒歌故事。唱兒歌、演小品,講故事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當教師把兒歌、小品故事的情節(jié)講給孩子們聽時,他們就會對全新的韻律、音調及單詞發(fā)音產生興趣。
[1]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研究課題組,黃衍玲.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與師專英語教學[J].淄博師專學報,2009,03:26-30+43.
[2]武平陽.小學英語教學狀況及思考[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102-103.
[3]周玲麗.重慶市小學英語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01:41-42.
[4]鄒娟.關于合理配置與利用小學英語教學資源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7:118-119.
[5]戴水姣,徐麗.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2:10-14.
G623.31
A
1671-864X(2015)12-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