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才林 潘懷富 石志祥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氣管切開治療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該院隨機選取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來治療的90例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計算機軟件把9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分別45例患者。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氣管切開治療,觀察組早期氣管切開治療,比較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84%,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64%;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機率為11%,病死率為4%,對照組并發(fā)癥機率為26%,病死率為16%,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氣管切開治療療效確切,可將并發(fā)癥發(fā)生機率明顯減少,應推廣治療。
[關鍵詞] 早期氣管切開;治療;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療效研究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9(c)-003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arly trach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90 case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by computer softwar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tracheotomy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early tracheotomy. And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higher response rate(84% vs 64%),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11% vs 26%), significantly lower mortality(4% vs 16%)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early tracheotomy has exact effect,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o it is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Early tracheotomy;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Efficacy study
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是外科臨床治療中常見、多發(fā)疾病。臨床表現是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礙、肺部感染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為將患者窒息、休克發(fā)生率有效降低,將通氣狀態(tài)良好改善,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在患者患病后要盡快進行氣管切開治療,從而改善患者預后[1-2]。為研究早期氣管切開治療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該院隨機選取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來治療的90例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隨機選取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來治療的90例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齡在16~72歲之間,平均年齡(52.66±12.65)歲。把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分別45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在16~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27±12.75)歲。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齡在17~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83±12.67)歲。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后均為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從發(fā)病到入院治療時間在8 min~6 h之間,平均時間為(30.25±5.21)min,觀察組患者從發(fā)病到入院治療時間在10 min~5.2 h之間,平均病程為(25.03±3.07)min;對照組患者從發(fā)病到入院治療時間在12 min~6 h之間,平均病程為(27.88±4.08)min。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顱腦外傷腦出血患者實施常規(guī)氣管切除治療。對因顱腦外傷導致的意識障礙急性期階段患者進行神經外科處理。等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進行常規(guī)氣管切除術治療,氣管切開部位設置在環(huán)狀軟骨下緣處到胸骨上緣一橫指的前頸正中位置。
1.2.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顱腦外傷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氣管切除術治療?;颊咴谑軅?4 h接受早期氣管切除術,使用一次性切開導管,取患者仰臥位,頭居中并且往后仰,予患者經口氣氣管插管,保證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丙泊酚靜脈推注充分鎮(zhèn)靜,再聯合利多卡因皮下局部麻醉,沿著患者甲狀軟骨下緣至接近胸骨上窩處,沿頸前正中線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將患者皮下組織以及皮膚組織全部切開,沿著中線進行分離,將患者氣管充分暴露。手術治療醫(yī)師確定氣管正確后,在患者2~4氣管環(huán)處使用刀片由下自上挑開2個氣管環(huán),將氣管套入之后并固定。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式進行治療3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恢復情況,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其中痊愈是指患者各項臨床病癥以及體征均徹底改善,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恢復正常生活;顯效是指患者臨床病癥以及體征得到明顯改善,神經功能明顯好轉,日常生活可基本自理;有效是患者臨床病癥以及體征得到部分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部分恢復,日常生活需在家人照料下進行;無效是患者臨床病癥以及體征均無好轉跡象,神經功能無任何好轉,所有生活均需照料。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式進行治療6個月的并發(fā)癥狀以及病死情況,其中并發(fā)癥狀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高碳酸血癥[3]。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收集的所有患者資料和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療效對比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式進行治療3個月后我們對所有患者進行了觀察,經觀察后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4%,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4%,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以及病死率對比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式進行治療6個月后,我們對所有患者進行了隨訪,經隨訪發(fā)現,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機率為11%,病死率為4%,對照組并發(fā)癥機率為26%,病死率為16%,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顱腦外傷是因外界暴力作用導致的頭部損傷,90%以上患者受傷后頭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嘔吐、流血、疼痛、意識模糊、思維障礙等臨床表現[4-5]。患者在意識不清的情況下進行搬運搶救治療容易使患者出現呼吸道分泌感染、呼吸道堵塞、腦缺氧等繼發(fā)性損傷。研究發(fā)現,對于有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顱腦外傷腦出血后會將肺部感染的機率增加[6-8]。此病在臨床治療中有較高致殘率、致死率,因此及時判斷患者病情并且實施科學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非常必要。
氣管切開術治療是當前醫(yī)學治療中認為有效保證呼吸通暢的搶救方案。早期氣管切開治療可將患者呼吸道死腔有效減少,將肺通氣量有效增加,方便及時清除患者的呼吸道死腔,把肺部有效通氣量增加,將患者氣管內的誤吸物、分泌物全面清除,使呼吸機和藥物及時介入,從而將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有效減少甚至消除,將顱腦內氧飽和度有效提高,減少因繼發(fā)性腦損傷以及腦組織導致的損傷,從而達到將顱內壓降低的目標[9]。并且該研究發(fā)現,對患者實施早期氣管切除術治療可將患者肺部與氣管連接處并發(fā)癥狀的發(fā)生機率有效降低。
該研究發(fā)現,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84%,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64%;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機率為11%,病死率為4%,對照組并發(fā)癥機率為26%,病死率為16%,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將該結果和其他研究結果相對比,其研究基本一致[10]。
綜上所述,對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氣管切開治療療效確切,可將并發(fā)癥發(fā)生機率明顯減少,應推廣治療。
[參考文獻]
[1] 傅煌武.顱腦外傷合并腦出血患者行早期氣管切開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1):69-70.
[2] 王健,劉帥,付玉東.氣管切開時機不同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25-26.
[3] 季麗紅.淺談早期的氣管切開術及護理干預在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臨床救治中的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4):118-119.
[4] 朱道平,陳國堅,劉仕武,等.早期氣管切開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及預后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0):973-974.
[5] 黃瑛.早期氣管切開治療顱腦創(chuàng)傷和腦出血47例臨床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6):732-734.
[6] 陳芳芳,徐黔,王良,等.孟魯司特治療重型顱腦外傷早期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4,21(12):29-30,32.
[7] 許裕彬,馮春武,鐘強雄.早期氣管切開聯合過度通氣療法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的應用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4,21(11):1359-1361.
[8] 徐蘭娟,李保林.經皮擴張氣管切開時機對老年重度顱腦損傷預后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5):82-83.
[9] 王忠平.早期氣管切開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治療效果與預后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15):1852-1853.
[10] 鄧清軍,向志國,謝富連.早期氣管切開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及預后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3,42(32):3044-3045.
(收稿日期:2015-06-27)